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动画是一门广征博取的艺术形式,它海纳百川的艺术胸怀和有容乃大的艺术气质成就了艺术动画的诞生,也成就了宫崎骏等动画大师的成功之路。于此相比,当下的国产动画形式单一,普遍缺乏民族特色和原创性,渐渐沉默在他性文化的阴霾之中。文章尝试将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服饰文化与动画角色设计相融合,探讨民族风味的动画角色设计的方法。以鄂温克题材动画和民间传统服饰的结合经验,探讨鄂温克风味的动画角色设计,一定程度上营造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内容和形式,为未来动画创作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有关驯鹿鄂温克人的研究动态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驯鹿鄂温克人是鄂温克族中的独特群体,他们世代追随野生驯鹿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从未离开过森林,受外来语言文化影响不太大,因而较完整地保存着极其古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其传统文化深厚而富有特色,所以对驯鹿鄂温克人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对驯鹿鄂温克人的研究,本文就有关研究动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额尔古纳河右岸》通过对区域文化的历史性叙事,再现了使鹿部鄂温克族百年时空镜像下文化事项、生活场域、精神信仰以及民族心理一脉传承与顺从适应的变化.小说文本中的冰雪、驯鹿、森林、河流等"符号",给读者一种鄂温克族生活在近乎童话般场景中的想象,而"仙人柱""乌力楞""萨满"等文化符号承载着鄂温克人的历史与族群记忆,折射出在...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服饰文化 ,民间谚语是服饰文化的语言体现形式。谚语反映了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强调等级、崇雅尚俭、注重得体。服饰谚语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人情世态 ,积淀着中国的文化传统 ,是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使鹿鄂温克传统服饰是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保存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古老民俗文化,经历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已濒临失传,传承人的保护和有效地传承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服饰文化的沿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着服饰是人类在亿万年的探索之后寻找到的一种具有本质意义的文化形态和审美形态,服饰常常与人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被人审视和欣赏,成为第一位审美主体。而对于服饰文化的研究,对服饰的文化涵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把握;必须结合服饰文化发展的历史,在历史的变迁和演进中去把握。惟其如此,才能够不断挖掘服饰文化的艺术宝藏,不断汲取文化营养。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物画以人为主,是我国传统绘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人物画烙印着深厚的时代特征。以中国人物画中的服饰来讲,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画中的服饰,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充分展现当时服饰文化的魅力。文章探析中国人物画中的服饰文化,以便更好地在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服装文化之间进行权衡,实现服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乌热尔图是我国近年来颇有影响的一位青年作家,也是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第一个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始终以广袤的原始森林为背景,描写生活于其中的鄂温克人,不遗余力地进行着鄂温克人民族品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是生活在大兴安岭西北麓密林深处,以狩猎、使用和饲养驯鹿为生的少数民族群体,也是我国迄今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本文以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的体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的体育特点,为使鹿鄂温克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鄂温克族人口今昔今年8月初,全区各族人民,将在富饶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上热烈庆祝鄂温克民族的盛大节日——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三十周年。鄂温克族为我国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四十年前,全国鄂温克族人口仅有6000人,现已发展到2.2万余人,几乎增长了3倍。鄂温克族绝大多数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据1987年统计,有2万余人。呼伦贝尔盟广大草原、山林及河谷地区,是鄂温克人长期生活的地方,这里有近2万人。位于呼伦贝尔盟大草原东部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是鄂温克人最大的聚居区,有8309人,占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人口的41.5%。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  相似文献   

11.
服饰作为元代重要的工艺美术组成部分,其史料价值也是多方面的,而服饰观念则更能集中地体现元代设计最为核心的精神。研究古代服饰,对探究元代各阶层的审美观念、造物思想、等级制度甚至是元代时各文明互相交融的状况,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服饰是人类的"第二肌肤",由于它不可或缺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审美欣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最直观的表达,是区别于与其他民族的形象标识和视角符号,甚至被当作是某种意义上的"族徽"。布依族服饰的形成、分布及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布依族服饰艺术是布依族的历史载体和情感表象,充分表现了布依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3.
蒙古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服饰的发展和演变在整个蒙古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当前对蒙古族服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方面,笔者从传统蒙古族服饰的研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两个方面对现在的研究成果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作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服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中国自古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敦煌石窟壁画中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世俗女子服饰最绚丽多姿、雍容大度。通过分析敦煌壁画中的女性服饰特点,可以领略到唐代开放蓬勃的文化气派。  相似文献   

15.
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畲族与惠安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特质和风格,展现出绚丽多姿的地域服饰文化特色。同时,畲族与惠安妇女服饰纹样无论是装饰部位、装饰手法还是装饰风格、题材运用等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比较发现,传统畲族和惠安女服饰是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凤鸟纹样、蝴蝶文样的文化内涵和装饰造型的吉祥寓意上。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贵州羌族同胞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羌族服饰文化。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如今贵州羌族服饰文化对传统文化虽多有继承,却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针对服饰文化日渐消失这一现状,提出了保护贵州羌族服饰文化的建议。只要我们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贵州羌族服饰文化就能传承发展,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陶瓷首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艳 《贺州学院学报》2010,26(1):62-64,69
在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经济繁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品味、质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饰品正在从追求价格到时尚,从时尚转化为个性,从个性改为如今崇尚文化和风情。陶瓷首饰艺术作为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协调装饰美化人体已日渐被人们所接受。陶瓷首饰作为一种新型的首饰,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或凭造型出奇,或靠釉色取胜,或在装饰上展现其独特的风味,创造了一系列意蕴隽秀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服饰类汉字数量众多,它们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纺织业的悠久历史和服饰品类的异彩纷呈。文章以常见的服饰类汉字作为考察对象,上溯其源,下探其流,以求揭示服饰类汉字深邃丰厚的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9.
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古老帝国封闭的大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冲击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开始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洗涤,得风气之先者莫过于服饰的变革.服饰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对美追求的表现之一.受洋装的冲击与异化,城市女子服饰从传统走向现代,呈现多样化.特别是上海妇女的服饰,已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海...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服饰生态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黄河三角洲的服饰习俗,既充分显示对地域生态自然的适应,又充分体现社会的伦理道德;既展现大平原的宽广的胸怀,又印缀着复杂细腻的各种情感;既有原始情欲的闪现,又有精神自由的追求;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更具有时代的变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