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作者通过写杨梅树的美,杨梅形、色、味的惹人喜爱,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它体现了第八册第二组“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的重点训练要求,并且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不失为一篇好的习作例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全文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可以要求学生说说这一段的段意。学生自然能说出:我爱故乡的杨梅。接着提问:“中心词是哪个?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就懂得作者用画龙点睛之笔开宗明义,揭示中心思想,表达了对杨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第二段描写杨梅树在细雨如丝的春天的情态,遵循这一思路,可以设问:作者怎样描绘杨梅树的美?让学生懂  相似文献   

2.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记叙文,是状物的。它体现了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组课文的重点要求,是学生练习把文章写得中心明确、段落分明的例子。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对故乡杨梅的回忆,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作者以时间(节令)为顺序,也可以说是按杨梅从开花、结果到成熟这一客观生长过程来写的。可以此为线索来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即把全文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第三自然段  相似文献   

3.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语言隽永、热情洋溢的抒情散文。课文以“爱”为线索,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赞美家乡、热爱家乡之情跃然纸上。文章首句点题,挈领全文,自成一段。杨梅,世界多处有产,“我”独爱故乡江南的杨梅,足见爱在故乡,寓情于物,自是明显的了。接着写杨梅树。先写树(整体),再分写树枝、树叶(局部),再以“这就是我故乡的杨梅”归总,层次井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没有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组教材中《手》、《大理石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等三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都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并有条理地安排内  相似文献   

5.
一、扣题直读。对于题目揭示了思路或中心的课文,可以跳出分段读议框框,扣题直读全文,把审题贯穿于读议之中。如教《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扣住题目阅读思考:全文主要写什么?(作者爱故乡的杨梅),江南盛产杨梅的地方很多,作者为什么专爱故乡的杨梅?(抒发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本文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先总的写我爱故乡的杨梅,然后分别具体地写杨梅树、杨梅果。)故乡的杨梅果有哪些方面特别惹人喜爱?(形状、颜色、滋味)通过扣题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和内部之间的联系也清楚  相似文献   

6.
《雨中》是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拉车运货的姑娘在阴雨的傍晚 ,车子歪了 ,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 ,过路人主动帮她拾苹果的事。全文按撒苹果、捡苹果、苹果回到车上的顺序进行叙述 ,脉络清楚 ,语言生动活泼。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怎么说就怎么写”。通过对前一篇《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的学习 ,学生对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 ,抓住特点 ,进行观察和说写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本课的教学 ,要在上一课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 ,把事情说完整 ,说清楚 ,并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明白 :作文就是把要说的写下来 ,怎么…  相似文献   

7.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传统课文,选自作家王鲁彦的《故乡的杨梅》一文。课文节选的是写杨梅形、色、味的三段话。原文是一篇怀念故乡的真情散文。作者把杨梅作为寄托乡情的一种佳果美食来介绍,文笔朴素生动,活泼多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8.
抓住特点读懂课文体会感情──《我爱故乡的杨梅》简析与导读设计陕西宝鸡县教研室白绪科一、教材简析1.鲜明的特点。《我爱故乡的杨梅》突出了杨梅树和杨梅果的鲜明特点。写杨梅树时,作者抓住了枝条“四季常青”和叶子“狭长”的特点。写杨梅果时,作者从形、色、味三...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写作文 ,往往为开不了头而苦恼 ,即使开了头 ,不是离题太远 ,就是过于突然。结尾时 ,又往往是画蛇添足或是生搬硬套 ,空喊口号。为此 ,我在阅读教学中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落实开头 ,训练结尾。重点训练学生写好开头、结尾。文章的开头。(1)开门见山。如四年级上册中《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开头 :“我的故乡在江南 ,我爱故乡的杨梅。”指导学生抓住总起一句 ,点明题眼 ,定下全文的写作支柱。根据这种的开头方法 ,教师可出这样的作文题 :《我的好朋友》、《我爱家乡的柑桔》、《我的家乡》 ,让学生按照“开门见山”的方法写好以上题目的开…  相似文献   

10.
[第六册习作训练五](同六年制第六册习作训练四) 读过《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你一定会被作者细腻的笔法所感动。请你也试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和蔬菜。可要注意,写之前要对你写的东西做一下细致的观察、了解,抓住特点,尽量写好。  相似文献   

11.
吴燕 《江西教育》2022,(35):50-53
<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整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这一单元课文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两类。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2.
训练到位上出特色──谈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学安徽王友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教好习作例文呢?我的做法是:教学过程中注意读写结合的训练,加大力度,训练到位,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爱故乡的杨梅》记叙了故乡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我”对家...  相似文献   

13.
挖掘教材是个老话题,但我从最近的课堂教学中看,这依然是个大问题。有两篇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家似乎觉得挺有抓头,容易“出彩”,多爱讲这两篇,下面就一一谈起。《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中,教师未尝不以杨梅果的特点为重点引导学生找相应的段落、句子及关键词语,并有条理地板书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们家的猫》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生动、具体的事例描绘出了一只性情古怪、行动淘气、逗人喜爱的大花猫,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要求学生写作文时不要说假话、空话,不生编硬造,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如实记叙。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训练重点。教学本课要依据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课文的写作特点,落实读写训练重点。   一、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学新课时应引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大体了解…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在上《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有位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老师,杨梅我们太熟悉了我家就有杨梅树。您就让我们自学吧!我们肯定能学懂,”我高兴地说:“是吗,太好了!能说说你打算怎么自学这篇课文吗?这位同学稍微想了一会儿答道:“我可以把杨梅介绍给大家听,”另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说:“然后看看是书上写得好.还是他介绍得好。”“还要看看书上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杨梅  相似文献   

16.
海门县实验小学的陶老师,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最后总结时问:“课文的作者怀着自毫和喜悦的心情,向我们介绍了他家乡的杨梅树和杨梅果。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17.
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第六册第四组课文教学谈江西龙宅俊人教版义务教育第六册第四组教材包括三篇讲读课文(《古诗二首》、《春蚕》、《我爱故乡的杨梅》)、一篇阅读课文(《课间十分钟》)、一篇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本组的训练重点是侧重指导作文的“围绕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18.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法一例韩爱琴《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习作例文。全篇350字左右,篇幅短小,但作者笔调清新活泼,条理清楚。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是学生阅读写作的佳篇。为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领会,掌握此文写作的基本步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一...  相似文献   

19.
一看题目有的文章题目是点睛之笔,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从题目中我们知道,文章描述的是故乡的杨梅,表现了作者对杨梅、对故乡的热爱。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从题目中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理文路明学路设教路──《再见了,亲人》教学谈包头市东河区公园路小学李智《再见了,亲人》一课,由于时代较远,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篇文中的情、景、事理解起来并非易事。为此,我紧扣单元训练重点,理清课文思路,确定学习思路,设计了教学思路。一、理清文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