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黔东南苗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的习惯法规范体系。至清代,习惯法成为苗疆地区维持苗民内部的社会组织秩序及其运转的主要力量。鼓社、议榔和理老作为苗族社会的三大支柱,并在习惯法的执行机制中扮演关键性角色。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来看,苗族习惯法也是苗疆地区山地耕猎性经济文化类型的集中反映,苗族原始宗教、禁忌、生态环境、社会风俗等因素对其习惯法的生成、发展和适用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甘孜彝族习惯法发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奴隶社会,其发展历程是追求明与进步的彝族先民逐步将他们积累起来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断升华的结果。进入奴隶社会后,在习惯法中被黑彝奴隶主增添了一些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甘孜彝族在解放前通用习惯法。解放后习惯法在处理彝族民间纠纷和调整人际关系中对社会主义法律还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需要予以适当的节制与引导。  相似文献   

3.
略论原始宗教精神对早期中国文学的美学导向张清华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各自原始宗教以及承载这些宗教内容的早期神话的滋养。从一定意义上说,各民族早期文化中最具有百科全书意义的原始宗教与神话不但培养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同时也塑造了其文学...  相似文献   

4.
原始宗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原始人的生活。原始宗教思想对“习惯法”起了造模定型的作用。无论是古代印度、古希伯来,或且封建社会的伊斯兰国家宗教经典《摩奴法典》、《摩西律法》和《古兰经》都成为治国安邦的法律典籍,宗教经典成了法律的依据和基础。纵观历史,古代受宗教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法律,在法理思想上不完全健全,甚至有些扭曲与变形。表现在:集立法与执法于一身,人治大于法治;缺乏平等原则,法律不公。宗教法规反映法律的初级性特点。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大幅提升,宗教对法制的影响也必然弱化。从历史角度看,政教分离是进步现象,也有利于法律文化的健康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应当崇尚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先秦是中国古代宗教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几千年的宗教文明,皆与这一时期的奠基有着根本的关系。古代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为一种较高等级的宗教形式,较之原始宗教,它增加了极其宝贵的伦理内容。五帝时期,随着国家的形成,原始宗教向古代宗教转化;夏商完备国家机器的建立,使古代宗教得到充分发展,臻于成熟;西周宗法制,为古代宗教伦理化提供了沃土;春秋时期,随着宗法制的解体,氏族政权衰落,诸子理性学说出现,中国思想走出古代宗教,进入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彝族原始宗教方面的论著不算少,但全面系统深入有创意的专著不多。近年出版的《彝族原始宗教研究》一书,可谓集彝族原始宗教之大成。该书概括为以下四大特点:内容博大精深,涵盖多学科、多元文化;理论上的概括与创新;资料丰富详实、全面系统;研究方法上有突破与创新。该书不仅为彝族原始宗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拓宽了研究空间,而且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有着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蒙古族习惯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法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法,如果没有习惯法的产生和发展,就不会有现代明社会的法律,蒙古族习惯法具有独特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是北方马北民族法律典型,是了解北方各民族法律明化的纽带,研究探讨蒙古族习惯法,对于正确解蒙古社会制度及其性质,正确理解蒙古法律化,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和现代化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化及社会发展,促进牧区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法、实地访谈法和因素分析法等,从原始宗教的视角对繁衍生息在哀牢群山、红河之畔的新平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花腰傣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受到南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情结,他们的民族体育文化与原始宗教关系较为密切。原始宗教对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原始宗教的存在而使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9.
畲族村寨传统的宗教信仰是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内容的原始宗教,其核心是祖先崇拜,它是由血缘关系培植起来的宗教情感,具有对其他异教的排斥性。但就在原本只局限于原始宗教的地方,基督教却能存在和发展。本文以广东漳溪畲族乡上、下蓝村为田野调查点,分析了当地畲族民族信仰与基督教各自的特点,阐释了基督宗教与畲族宗教的能够共存与发展事实。  相似文献   

10.
原始宗教是维系原始文化的精神纽带,是原始文化的思想内容,原始文化是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原始文化艺术渗透在原始宗教中。  相似文献   

11.
原始宗教是巫术、图腾制度、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产物。由于原始先民们求生能力的薄弱,将自然力量本身看成具有意志的对象而加以崇拜,并由此产生了宗教和宗教艺术。宗教在宣扬自身教义的时候,通过绘画雕塑等审美主体将宗教教义镶嵌其中,在这个语义结构下,宗教艺术使人对神性的宗教意识顶礼膜拜,在宗教艺术里蕴涵着深刻的宗教内容。  相似文献   

12.
腊尔山苗族巴岱原始宗教信仰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形成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分散性和狭隘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容易形成一种文化趋同心理,又易被社会某些不法势力所诱导,给地方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而我们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巴岱原始宗教,探寻适合民族地区原始宗教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原始宗教生活是魔幻现实主义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于对生死轮回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描写与挖掘,并以此作为表现民族文化的实质性的内涵,实现民族文化的艺术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佤族原始宗教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的原始宗教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关系,伦理道德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信仰、禁忌所构成,伦理道德的维系和传承也大多由原始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来控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今天,处理好佤族原始宗教与建设现代伦理道德的关系,对弘扬佤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原始社会存在道德教育。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形式主要有:原始宗教、神话与传说、巫术与禁忌。这些道德教育形式告诉原始初民"应当怎么做"和"如何做才是对的",因而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早期人类所采取的调整人与人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最初的道德范畴体系。原始社会中的道德教育植根于原始初民的生活实践,并为原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自古至今 ,我们使用的陶器形制大同小异 ,考察其中的要素 ,则以圆和球体为造型的基本出发点。陶器产生在地老天荒的原始社会 ,原始宗教在这一时期的文化产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看来 ,圆和球体必定有其神异之处 ,否则它何以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岁月中始终对陶器的制造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呢 ?只有从原始宗教的角度去考察、去探索 ,并联系到生殖崇拜、母神和女始祖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 ,才可能去破解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纳西族许多传统体育活动都植根于其民俗信仰的文化土壤。通过对其民俗信仰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纳西族原始崇拜、原始巫、觋信仰以及东巴教中的传统体育活动,分析了传统体育在纳西族民俗信仰中的功能。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规律及保护与传承纳西族传统体育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宗教因素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使西欧社会呈现独特的发展特征。反映在法律特征上.一方面,教会发展出完备的教会法体系,使西欧社会呈现教俗二元法系共存。另一方面.法律制度本身同样可发现宗教渊源,宗教为法律提供执法的神圣基础。最后,宗教对法律的渗透,使法律具有信仰要素,法律功能得到完美实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西欧独特的宗教传统构成了西欧独特的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19.
《楚辞》、《诗经》同为诗歌,但它们的艺术性质却有着极大的区别:《楚辞》重在抒情,不带任何功利目的性,是审美的艺术;《诗经》要在讽谏,实为政治的工具,是应用性诗歌。它们不同的艺术性质的形成,与南北原始宗教不同的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原原始宗教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便立即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而不在娱神;并在“政治中心”价值观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实用的传统艺术观。而楚国的原始宗教在春秋战国时期却依然保持着原始宗教的原始色彩,不带任何政治功利目的性。因而,从民间原始宗教脱胎而来的楚国诗歌,依然继承着原始宗教艺术的抒情传统,只不过是在更多的时候将宗教情感转变成了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