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吴晶琦 《文化学刊》2011,(2):102-106
东北大振兴,为东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产业先行。振兴东北绝不只是单纯的工业振兴和经济振兴,而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是整个社会事业的全面振兴。在大振兴的宏图伟业中,文化的振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优化社会软环境,提升社会发展力,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振兴的主要出路是发展文化产业。辽宁省文化产业的大繁荣与大发展,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了辽宁省的文化产业现状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文化产业中的优势及不足,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辽宁省的文化振兴与繁荣。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智慧源泉。文化振兴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对乡村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本文从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阻碍入手,有针对地探索文化振兴的路径,以期对更好地满足乡村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推进良好乡风文明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乡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是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乡村文化资源,在产业化的带动下,对实现乡村经济转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同样具有深刻的发展启示。对此,我们要坚持乡村文化自信、发掘乡村文化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平台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新兴载体,这一变化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为乡村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文旨在探讨网络直播平台在乡村文化数字化传承中的潜力和挑战。网络直播为乡村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为乡村文化传承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增强了文化的互动性,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同时,乡村文化网络直播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例如硬件设施的落后、内容表达单一、市场商业化严重等。为确保乡村文化在传播中不失独特性和真实性,需加强创作者能力培训,丰富直播内容类别,鼓励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要全面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把行政村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为“实现农业强、产业旺、乡村美、村民富”的领头雁和主心骨,把村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组织在一起。要坚持突出“党建+”模式,在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创新农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乡村特有资源禀赋、区域特色,有效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构建“党建+农牧文旅”发展新支撑,全力打造高效种养殖业和民宿旅游两翼齐飞乡村振兴致富路,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文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对乡村振兴中的经济振兴、乡村的规划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振兴中文化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文化自信、传统的文化载体逐渐消失、文化传承人才基础匮乏等。只有解决文化建设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乡村,从而促进乡村的振兴繁荣。  相似文献   

7.
李春华 《文化学刊》2015,(3):180-182
高校图书馆一直都是整个学校的学术资源,为学校的学术研究以及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当下社会中,学生对于图书馆文化的重视度逐渐的加深,图书馆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书籍资源,同时也代表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很大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概述了图书馆用户的不同类型,以及在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将进行怎样的服务来应对网络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连续19次将"三农"问题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与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立足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实际情况,分析村庄发展中规划编制、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文化保护、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9.
节庆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洛乌乡日都迪散及其"火把节"概况,随后分析节庆文化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现实必然性,最后提出节庆文化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接着从和谐社会发展、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和服务管理三个层次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同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四个作用。最后从思想理念创新、入力资源的保障、基本建设、网络知识的综合开发利用、建设宜人的服务环境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由馆员、读者共同创造和认同,并逐渐形成的全员遵守的价值观,在高校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详细论述高校图书馆文化的作用,提出通过美化馆内外环境建设、完善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优化图书馆资源建设及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四方面促进图书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肩负起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坚持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推动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省属高校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是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而高校图书馆不仅为高校教学提供重要保障,也为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图书馆人,应认清数字化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作用,让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融入到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当中。本文首先分析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其次探讨影响高校图书馆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优势,并提出在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划时代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理念,既为我国乡村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也为农村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我国农村发展的总纲领。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要求,对如何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新方向。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振兴乡村文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乡村特色文化得到发展,特色文化开发路径亟待创新。本文将通过实地访问、观察、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梳理和解析龙门嘉义庄农民画村开发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为龙门嘉义庄农民画村进一步开发提供建议,打造出农民画产业兴旺、村庄文明美丽、村民生活富裕的特色农民画村,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思想植根和实践于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层面,已成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基因。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文化建设思想演进的100年间,始终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的历史使命。百年实践证明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把航定向,为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村振兴战略是塑形和铸魂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以乡村文化建设思想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发展进程,凝练了乡村文化改革创新的时代意蕴与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乡村遗产承载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有机农业技术体系、敬畏自然人文精神和丰富的地方性知识都是未来生态文明社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原真性保护、“疾风暴雨”式的利用和乡村文化自信消失,是当前乡村遗产保护的主要误区。从地方性知识共建出发,探索传统村落乡村振兴乡村遗产活化利用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构建新时代文明乡村的必然要求。"道德银行"的出现,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临汾市蒲县"道德银行"进行调研,在分析其运行机制和评选细则的基础上,总结"道德银行"作用下当地乡风文明的现实成就,进而归纳得出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奖惩制度、加强多样载体建设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如今,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客观上要求博物馆与图书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本文从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是未来社会的信息中心,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博物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及途径四个方面对城市博物馆与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合作进行了探索,以期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基层民间文艺团体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文化惠民的重要表现,是培育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笔者以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家庭型民间文艺团体刘家"文化大院"为例,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民间文艺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