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针对理论上对大学行政权力范畴的认知差异,本文对大学治理中的行政权力进行了解构.研究认为,大学行政权力的价值逻辑在于学术人员(或教师)对“学术本位”回归的诉求.与国外相比,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行政权力不但包含了与职位相联系的制度化了的“行政管理权力”,还将政治权力、政府权力以及部分学术权力内化其中,几种权力在大学内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行政权力生态.大学行政权力的纵向治理边界可界定为学校层面的行政权力制度设计,横向治理边界可表述为学校层面上的相对于学术权力的行政权力的范围.大学治理要秉承“一切基于学术、一切为了学术、一切由学术引导”的动态整体的“学术性行政”的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2.
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该成为治理下的当代大学的自主价值选择。通过历史透视,发现过去广播电视大学内部一直处于行政权盛于学术权的失衡状态,这将严重削弱今后转型为开放大学面向社会和求学者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影响到办学的开放和教学现代化建设进程。开放大学是真正的大学,学术权力应该与行政权力处于同等地位,但需要通过制度予以确认和形式化,可构建内部权责划分的制约机制和实施学院(部)参与型的治理制度的内部治理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组织成员之一的高等学校,在国家治理层面和语境下,首先应该强调的是高校对于国家治理的理解、把握、贯彻和执行能力,同时使大学回归本原与本位,按照大学的本来面目去治理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的基础包括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大学治理的组成包括制度体系、行动体系、价值体系;大学治理的主体包括学术权力主体、行政权力主体、个体权利主体.大学要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必须正确领悟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重塑的初衷,理性反思行政权力主导的成效得失,认真审视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4.
内部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大学内部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等多元利益主体。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需从制度体系、管理机构、环境设施等多方面着手,确保党委领导地位、行政执行地位、学术核心地位和民主基本地位,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大学治理制度建设相对最完善的国家之一。美国大学治理制度中的权力关系经历了由早期的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到学术权力日益凸显的发展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了如今共同治理理念下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均衡匹配的模式。在对大学治理的本原性质与治理要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要明晰大学制度与国家制度、大学与政府的职能和关系;通过综合治理调动积极的学术要素,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威;要因地制宜,避免盲目照搬。这对提高我国大学治理的绩效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完善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对A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动因、内容及过程研究后指出: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将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推动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的重要因素将逐渐由外转向内;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校和院系两对关系是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的核心问题,是否能够处理好这两对关系事关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成败;以大学章程为首的公立大学制度规范将成为约束大学内部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将权力行使纳入法制框架才能真正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7.
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我国大学组织的三种主要权力形态。本文提出要妥善处理政党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理念下的大学组织多元权力配置模式,以及三权相互制衡的大学治理结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力规制体系,形成以学术自由为基础的大学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根据的,确定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的主要管理权力机构的结合情况。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特色在于除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还包括以党委为领导的政治权力。如何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成了搞好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关键问题。我国大学目前的内部治理模式是典型的集权模式,其主要的弊病在于党政不分、学术权力地位低微。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改革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行政化倾向使我国大学权力结构呈现出一元化的特征,它不符合学术组织本质的要求,不利于大学学术的良性发展.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多元共享治理体制,调整大学权力结构与关系,不但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科学管理的需要,更是重塑大学精神、回归学术本质的需要.调整行政权力关系,要求调整行政权力的内部关系,转变行政工作性质,建立专业化的行政团队;调整学术权力关系,重在落实教授治学,建立多元学术主体共担权力、共治学术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周世菊 《成人教育》2019,39(8):30-35
新时代下,我国开放大学进入了系统建设时期,必须要不断明确其新的建设内涵,积极落实国家对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要求。但就现实而言,开放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在治理架构和治理机制、办学规范和质量标准、衔接性和融通性学习制度的建设以及应对在线教育竞争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开放大学建设必须要构建新型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构建"适需有效"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健全办学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以及构建融通性与衔接性良好的终身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1.
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权力分配则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关键.双层治理结构是西方大学的共同走向,实现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适度结合.董事会遵循公共规则和社会逻辑,通过角色分配和责任制实现治理;评议委员会遵循学术规则和自然逻辑,通过大学章程和学术自律实现治理.双层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种标准范式,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达成了多元利益主体的平衡,既获取了足够的办学资源,又增强了大学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大学治理的理念与制度设计,其核心是厘清大学与外部各种权力关系以及确立内部权力制衡机制。我国开放大学承袭了广播电视大学原有的办学难题,又面一临着定位问题、法律地位及自主权问题和体系衔接问题三大治理困境。因此,推进开放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开放大学治理路径的必然选择。开放大学通过建立外部法人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厘清开放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完善内部制衡机制,制定大学章程,整合教育资源,真正落实办学自主权,成为实现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大学"行政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去行政化"为突破口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去行政化"层面。作为国家层面,主要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还大学以办学自主权;对于大学管理层面,主要是改革大学校长的遴选方式、建立符合学术主导的治理结构、将学术事务管理交还学术权力。借学术自由之火,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要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完备的大学治理体系是提升大学治理有效性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呈现规制化特征,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大学、大学与院系、学术与行政的治理关系中。造成我国大学治理体系规制化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深刻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完善、集体主义文化的过度张扬、大学组织的学术传统不深厚等。基于院校运行的微观维度,新时代推动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去规制化改革,需要正确认识大学的组织属性,培育学术文化;扩大院系组织自主权力,激发"学术心脏"活力;改革一元化权力运行模式,增强专业权力的影响力,努力探索其变革之道。  相似文献   

15.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大学权力结构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应保持一定张力。目前,地方高校存在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办学历史短暂、办学理念陈旧、教师队伍与学生生源薄弱。本研究认为地方高校只有从文化、理念、制度、实践等四个层面,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和谐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治理重心不断下移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管理权限和资源聚积在学院,完善二级 学院治理结构是当前实现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学院制是牛津大学治理制 度的特色所在,形成了治理团体、以院长为首的行政官团队、学术团体和执行委员会等4 种形式的 权力主体,执行行政治理系统与学术治理系统相互交融、权责明晰的运行机制,有着“教授治理下的 集体决策模式”特点。促进“院为实体”演变、完善制度建设、保障学术主体性,这是牛津大学学院治 理给我国二级学院治理体系建设提供的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融入内部治理是一个重要政策议题,对在高校特定基层场域内统筹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囿于高校学术生态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党的建设与内部治理两者融入的机制仍有欠缺。文章通过比较分析高校党的建设与内部治理的共同价值和共生逻辑,基于两者工作理路的整合建构,从“政治建设统领办学定位、思想建设厚植大学精神、组织建设优化治理组织、作风建设带动大学校风、纪律建设制衡多元权力、制度建设完善大学制度、反腐倡廉嵌入内部控制”七个方面探索性提出了共进路径。  相似文献   

18.
学术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在党委领导下正确处理“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的关系。在阐述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历史发展与逻辑演变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界定模糊、学术委员会学术决策权缺位等问题或困惑,并从优化组织架构、厘清职责权限、健全运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具有创新性的、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组织结构研究一直是组织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的组织结构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组织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开放大学的组织结构是指开放大学在组织定位的引领下,在职责职权等方面分工协作的体系,具体包括开放大学组织的分工形式、层次等级、分校组织架构、权力划分、协作机制等内容。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亚洲7所开放大学在组织定位、组织环境、组织特征、组织架构等方面表现出诸多共性。由于所处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亚洲7所开放大学在分校组织构架、内部治理模式、学科组合方式、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配置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目前我国开放大学建设已进入实质阶段,探讨和解决开放大学的体制机制等问题已是不争事实,这首先需要从组织结构层面对开放大学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我国开放大学应充分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组织环境方面加快终身教育立法进程,在分校组织架构方面强调分权管理和合作共赢,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注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在学科组合方式上探索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学内部治理面临“班长”与“校长”、“人治”与“法制”、“个治”与“共治”的困惑,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混淆失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导致了大学治理权力失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制度”、“机制”作用,对大学权力进行有效制衡,在权力约束权力中,促进大学内部权力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