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商丘地域文化的称谓,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科学的文化命名.商丘是商部落的发源地、商朝的建立地和商业的发祥地,商文化是商丘最重要的文化品牌;同时商丘是西周分封时宋国的受封地,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宋国文化是商丘在全国叫得响、人人共知的又一著名文化品牌,因此,用"商宋文化"来命名商丘的地方文化不仅恰如其分,又具有唯一性,是商丘地方文化的确切称谓.此外,宋国是以商朝后裔的身份和地位被分封的,在某种程度上,宋国是作为殷商文化的象征而存在的,但它又发展了殷商文化,商宋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扩而大之,整个商丘地域的历史文化,都可称之为商宋文化,它们都与商宋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是商宋文化发展的源与流.  相似文献   

2.
商丘是商人、商业、商文化和商朝的发祥地。商国的强大应是从王亥所进行的商业贸易这场经济革命开始的,不久在汤时取代夏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商王朝。商丘历史源远流长,古商文化几度辉煌,如商代、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唐代、宋代以及明清时期,商丘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土地上生活的每一位商丘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秉承创新传统,承担起打造"华商之都"、建设和谐商丘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文化兴市是国家和政府大力倡导的城市发展方向,文化景观建设是文化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商丘文化景观的创意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丰富的营养。要全面、系统的开发商丘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文化品牌与文化景观,就需要在总结商丘市文化资源与文化景观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商丘文化景观品牌进行科学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文化品牌进行具体的视觉创意设计。这样,才能实现商丘文化景观的科学规划与长远发展,才能实现商丘经济与商丘品牌文化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4.
商丘地域文化是由火文化、商文化、汉文化乃至宋文化组成的特殊文化资源体系,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商丘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应在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5.
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商丘作为“三商之源”和“华商之都”,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三商文化。三商文化所创造出的文明可以看做是华夏文明的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三商文化的内涵需要总结,三商文化的精髓需要提炼,三商文化也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帝丘"和"商丘"这两个地名自古就有,在诸多历史文献中频繁出现,研究夏商周历史不可避免地都要接触到这两个重要地名。商族的先公相土和商代的始王汤都曾居于商丘,说明商丘和先商时期商部族的迁徙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许多人认为,商丘是现在商丘县的前身,但根据《左传》《水经注》《艺文类聚》等书的记载,古籍中的商丘应该是指古帝丘即今天的濮阳地区。因此,濮阳与殷商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商丘文化资源进行国情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更多的人全面、深刻地了解商丘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进而增强商丘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实现人们关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商祖祠     
商祖祠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是为纪念华商始祖王亥所建。它主要由三商之门、富商大道、万商广场、商祖殿等几部分组成。商丘是商部落的发祥地、商汤最初的居住地、商朝的第一个都城,是先商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原古文化群是河南极具竞争力的潜在旅游资源。商丘可以利用其特殊的文化资源及区位优势成为中原古都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文化、火文化和以商丘古城为载体的传统民间风俗,参与性极强,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将商丘打造成古都群中独特的民俗之都。  相似文献   

10.
商丘旅游业的发展对商丘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和形象的树立会产生积极 的影响,它不但有利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展现商丘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色,而且有利于商丘城市的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精神文化形象的塑造;同时商丘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形象的树立是互相促进的,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商丘文化形象的树立,文化形象的树立又可保证商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丘有着丰富的商品质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场定位不准确。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市场定位的意义,剖析对商丘旅游市场定位的几种观点,结合商丘旅游资源的特色及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以商文化、火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中心来定位商丘旅游市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火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州大地的文化重镇——商丘有着密切的关联。出现在商丘的火祖燧人氏和火神阏伯是火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两大中心人物。商丘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但目前对于这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仍存在一些不足。通过研究发现,明确政府职能、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投资力度及宣传舆论等,对商丘火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丘古城与大运河商丘段所承载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是商丘古城与大运河商丘段捆绑申遗的关键条件。首先要盘点、厘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标志性项类的历史渊源及保护现状:物质文化资源以商丘古城、张巡祠、应天府书院、侯方域故居、阏伯台等标志性品牌为例;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商丘民间技艺与商丘民间戏剧两方面内容,分别以饮食标志性品牌资源、传统剧目标志性品牌资源为例。其次要探究捆绑申遗的具体措施和应对方略,强调对各种文化资源项类的深入挖掘和有效保护,进而树立商丘特色文化品牌及区域文化遗产标识。  相似文献   

14.
阏伯台庙会与商丘的历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丘的阏伯台庙会作为商丘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其起源、发展、演变与商丘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最早发明人工取火和进行天文观测、商业贸易源头的商丘,拥有古代丰厚的文化传承,也使阏伯台庙会能够在当地及周边民众的思想上和日常生活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商文化就已相当发达,并因此还在诸子商家中形成一些商家群体。据史料考证,中原地区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商流所在地,而活动于商丘的商先公相土、王亥,以及商初名相伊尹是先秦商家学派的先驱。先秦商家群体的诸多思想,不仅对中国企业的商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培育当代的商家文化和精神,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商丘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素有“豫东门户”之称的商丘,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商丘党和政府充分利用商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包括旅游资源、庙会资源、名人资源、曲艺及民间工艺资源等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使得旅游商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为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使其为商丘经济文化的全面  相似文献   

17.
根亲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定位使中原根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新时期中原根亲文化的形态特征表现为祖亲、宗亲、本亲、族亲和乡亲。其功能效应随着形态特征的丰富而表现出维系与认同、整合与凝聚、标志与品牌等互惠共生的情状。  相似文献   

18.
在五粮液品牌资本高速扩张中,成功的品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在品牌传播过程中,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品牌传播的物质基础;历史文化、企业文化、责任文化和政治文化的综合推力,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厚了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商丘古城建筑文化内涵之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丘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独具特色的“阴阳五行八卦城”,其独特的风格、优美的造型、完善合理的结构,在古代建筑中可谓独树一帜。从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方面来看,商丘古城的源流构图和规划布局极富特色,商丘古城的传统建筑文化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豫商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商文化资源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影响深广,是我国商业文化资源的重要支脉。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科学地梳理、界定、整合豫商文化资源,综合判定豫商文化资源的客观属性、开发价值、产业化程度,解析豫商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工程中存在的产业形态单一、开发模式僵化、产业理念滞后、产业体制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提出豫商文化资源开发产业化的立体型规划、产业链升级、多元素融合、辐射性扩张等路径,这不仅对于传承优秀豫商文化资源、振兴河南文化产业有着重大经济、社会价值,而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颇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