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以徽州古民居木雕装饰图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徽州古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的产生和演变分析,探讨徽州古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的艺术特色。结合徽州古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的题材分析,总结其文化价值中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6,(3):17-23
从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的建筑装饰层面入手,对该古民居的建筑装饰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揭示了桥溪古民居在建筑装饰内容、建筑装饰细部处理上所形成的主次分明、繁简灵活、装饰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缘由。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下梅古民居圆形装饰纹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山下梅古民居建筑中有众多的圆形装饰纹样,通过实例分析圆形纹样的含义,阐述了武夷山先民的“天圆地方”观念、“太阳崇拜”情愫以及“和谐圆融”情结。  相似文献   

4.
徽州古民居雕饰艺术表现为思想与文化相结合、实用与装饰相结合以及朴素简洁与清丽淡雅相结合的特征。通过其关学思想、图案装饰、造型装饰、工艺装饰等艺术表现形式,结合设计实例,分析得出徽州古民居雕饰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方法,包括模仿法、解构重构法、嫁接法和极限法,是设计和开发具有“徽派”风格特点的现代服饰及服饰产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是徽州地区特有的艺术和文化综合体,它既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发展轨迹,又象征着徽州地区的艺术价值取向.本文以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为研究内容,先对其类型与特色进行分类阐述,最后论述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所具备的审美、文化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民居很多,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古民居文化和建筑特点。这些特点中又蕴含着中国书画精神的存在。湘南地区古民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从永州门窗雕刻装饰艺术中发现,它的装饰纹样的简洁,图案追求神似和韵律等等。这都是受宋代文人画的影响,追求一种"得意忘形"、"象外传神"的意境。从而构成传统民居中"天人合一,人神相处"的装饰特点。这样使建筑更加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又及富有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7.
三峡地区传统建筑中的山墙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而湖北省秭归县凤凰山古民居群的山墙更具有典型代表意义,通过归纳分析该古民居群山墙的基本形制,重点部位的装饰,装饰手法以及装饰内容,探究山墙装饰的深刻内涵,揭示了三峡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观及丰富多元的峡江文化是山墙装饰艺术独具魅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婺学,是以儒学思想为主的金华学术,其提倡经世致用,求真务实。受婺学文化影响,清中期金华古民居装饰形成较统一的范式,木雕的题材、风格、工艺等均与婺文化内涵相契合。金华古民居木雕装饰构图形式疏密结合,虚实结合;木雕装饰的造像程式飘逸灵动,大气精细;精神内质具有明确的儒学核心内涵,具备独特的精神构架。其装饰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地域特征明显、技法风格独特。清代中期金华古民居木雕装饰体现了鲜明的婺学文化特征,既注重装饰又注重实用,其内容主题包含着丰富的民间吉祥寓意,以表达理想与祝福,传达出独特的婺学文化意蕴,具有比较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浙西(衢州)明清古民居的建筑装饰风格融浙、闽、赣、皖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手工技艺、人文背景及人口迁徙是浙西古民居装饰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有助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借鉴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针对汉水上游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及其古村落的社会风俗文化进行研究,客观、真实地分析汉水上游古民居的人居环境、建筑形态,以及古民居聚落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详细阐释了针对其进行变迁和现代改造的原因,针对汉水上游良好人居环境建设提出古民居规划和保护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泉州古民居建筑俗称“皇宫起”、“汉宫体”,其建筑形制、风格、名称源自古代中原,一千多年来。泉州古民居建筑名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语言学,化学角度探究泉州古民居建筑化的源流变化与化意蕴。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皖南古民居依山伴水而建,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独有的徽州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皖南古民居依山伴水而建,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独有的徽州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皖南古民居独特的建筑特点及室内装饰元素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实地考察、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皖南古民居形成的原因及其建筑装饰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对现代室内设计案例的分析,概括总结出使用直接引借、意境营造、抽象提炼等方法将皖南古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使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塑造出新的民族文化特色,体现民族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培田古民居是客家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笔者通过对培田古民居的实证考察、测绘、访谈等工作,探析培田古民居在环境艺术、建筑艺术、装饰艺术等方面的创作手法与特征.认为培田古民居建筑既有历代相承之处,又显时代鲜明个性;既有民族性,又实现池域性.对中国现代的建筑如何体现其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无疑是一个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暑假期间,以考察福州地区古民居为主题的“榕台青年夏令营”在福州开营,12名来自台湾成功大学的师生和榕城青年一起先后考察了福州“三坊七巷”、华林寺等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古民居、古建筑。图为两位来自台湾成功大学的师生在福州“三坊七巷”考察古民居。台湾成功大学生来榕考察古民居  相似文献   

15.
徽州古民居建筑彩画是是中国古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久远的历史和显赫的艺术造诣.本文以徽州建筑彩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徽州古民居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全面梳理了建筑彩画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徽州彩画装饰多样性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徽州建筑彩画的装饰功能.最后总结出我们应该对徽州传统古建筑彩画进行保护,让徽州的经典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中的宝贵珍品,是徽化研究的对象之一。徽州古民居建筑中蕴含的化意味,主要体现在对古代美学的家居运用上,徽州古民居建筑依山傍水、顺应自然、浑朴简约、富于变化、精雕细刻、造型独特等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化中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中国儒家化的致用性、教化性。  相似文献   

17.
章从泉州古民居的布局、造型、色彩、结构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阐述了泉州古民居建筑具有的美学风格及其形成原因,力图展示泉州传统建筑的艺术价值,增强人们的古城化保护意识,并为现代城市建筑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一个建筑体系。作为徽派建筑代表的徽州古民居,其建筑风格具有整体协调性、建筑科学性、装饰艺术性、功能完备性等特性,成为中华建筑的一朵奇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居建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徽州古民居建筑来讲主要是中原文化以及山越文化结合的一种产物.就整体而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承载着一些美学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讲徽州居民建筑的"中堂"书画装饰在装饰文化中是一种特色,同时也是徽州的主要代表性文本.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木材的选用和木雕工艺的运用对湘南古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木材的选用上,湘南地区的人们注重方便、经济和审美,主要选取当地产量大、本身材质好、符合百姓审美习惯的樟木、杉木和松木等树种。以当地的木材为材料,湘南地区发展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居木雕装饰,在制作工艺、雕刻形式、艺术特色方面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装饰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