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出版业航母——中国出版集团再添新军,“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4月22日在北京挂牌成立。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为公司揭牌并讲话。组建“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化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提升传统出版产业,促进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相结合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5月19日宣布,由中国出版集团旗下数字传媒公司主办的中国数字出版门户——大佳网,将于5月29日在第21届全国书博会期间正式上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化战略,实现业态升级,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数字出版网作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4月22日,"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据介绍,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投资组建,初期投资1000万元。公司成立后,将设置董事会,监事会,按照行业特点和市场规律运作,形成现代企业管理架构。公司成立后,将进一步增资扩股,吸收集团各成员单位和出版发行各界、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投资,组成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并着手在两三年内实现上市。  相似文献   

4.
业界资讯     
钟边 《中国编辑》2015,(2):109-110
中国出版集团签约25家战略合作伙伴2015年1月6日,2015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全国重点经销商战略合作联席会暨第三届经销商大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国出版集团签约25家战略合作伙伴,发布"十大品牌单位""中版好书2014年度榜",表彰30位优秀采购经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在致辞中说,2014年中国出版业最为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是"转型"与"合作"。2014年中国出版集团在兼并重组、结构调整、数字出版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转型动作。而"转型"同时催生"合作",中国出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传统出版业的代表,中国出版集团具有丰富的、优良的出版资源,拥有业界最丰厚的出版和文化积累。在中国出版业数字化的发展浪潮中,中国出版集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传统出版业的代表,中国出版集团具有丰富的、优良的出版资源,拥有业界最丰厚的出版和文化积累。在中国出版业数字化的发展浪潮中,中国出版集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从国内外的现状来看,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尽管如此,出版的本质不受影响。中国出版集团在数字化方面作出的探索主要有:通过编制《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数字化标准规范》,规定各子公司数字内容的上缴、入库、存储、电子书元数据内容、版权页信息、制作格式、标识、内容标准、电子书流通、销售等数据存储与流通规范,并制定《中国出版集团数字资源管理办法》,启动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出版资源总库建设,计划实现格式化存储,一次制作,多元发布。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集团原创IP、纸书出版、音频、影视版权推荐会近日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版权保护协会网络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除了集聚大量传统图书数字版权,还通过举办"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获得了大量原创精品文学作品.据中国出版集团科技与数字部主任、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赖雪梅介绍,今年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正在进行复评,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为了更好地将上述版权作品价值最大化,特举办此次版权推荐活动.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已成为业内共识.总署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的发展指标,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的任务.然而转型的口号已提出多年,究竟进展程度如何,成效又如何呢?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十余家出版集团及旗下出版传媒公司代表出席了"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发展圆桌会议",共商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大计.  相似文献   

10.
王琦 《出版参考》2016,(8):51-52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的纸质出版业逐渐向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发达的欧美国家在20世纪末开始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我国一些完成改企转制的大型出版集团从21世纪初开始也纷纷发力数字出版业,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05年开始制定数字出版战略,建设“中国数字出版网”;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年启动了“电子书包”项目;江西出版集团2000年开始与北大方正Apabi、书生、时代圣典等技术提供商开展合作,计划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管理、数字化内容管理、网络销售等,实现从传统的出版物提供者向数字时代内容服务商转型;安徽出版集团推出数字出版及新媒体业务,建立“智慧校园”和社区数字网络教育系统,2010年开通“时代e博”网上教育平台;陕西出版集团、重庆出版集团等也纷纷开拓数字出版领域,全国形成了十大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出版产业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初,由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明确表示,重组是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推动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从此后一年的出版业改革历程来看,从新政之后的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改制重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到年末中国出版集团重组黄河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其间颇具意味的"公私合营"式重组,都明确地昭示了一个事实--2009年是一个出版重组年.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业的资本运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2007年起,资本运作成为出版业的主话题之一.上海新华传媒是我国出版业第一家借壳上市企业,辽宁出版传媒通过IPO形式以中国出版第一股实现上市.2008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举办主题为"资本市场与出版产业未来"的高层论坛,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出版产业融资的制度瓶颈与出路,国有资本在出版业的控制方式、代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出版产业的资本运作与政策规范、文化产业的融资经验与启示、资本市场与出版产业的未采等问题.这一年还有几家出版集团表达了上市的意愿并着手运作,成为出版集团发展新态势.资本意识日益觉醒的中国出版企业,萌生了强烈的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资本运作的欲望与冲动.然而,进入资本市场需要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11,(16):30
本刊讯(记者韩阳)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全力打造,旗下数字传媒公司主办的中国数字出版网即大佳网近期浮出水面。5月19日,中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召开"大佳网新闻发布会暨大佳网首批顾问授聘仪式",大佳网隆重推出由  相似文献   

14.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3,(21):7
数字出版业应注重体验和分享《中国文化报》报道: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有一个特点:过度集中于基础内容数字化加工转换、数字出版发行平台这些"宏观"和"基础"建设,重项目、轻产品是数字出版界尤其是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金更达  傅强 《出版参考》2013,(31):15-16
尽管我国出版业已然清醒地认识到顺应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内有观念、资金、人才、技术等的限制,外有IT、传媒、运营商等竞争者的围堵,自我转型之路异常艰辛,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贡献率不足5%。为进一步加快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十二五"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称总局)将"加快科技与出版的深度融合,推进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列入2013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12项工作要点之一,并遴选出首批25家在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产业,出版业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传播的强烈冲击。基于编辑把关、纸本印刷、书店贩售和出版社主体的传统出版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商业环境与知识需求,这一落差使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性挑战。面对颠覆性的互联网传播,出版业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思路。一种是坚持传统出版思维,强调"出版为体,互联网技术为用",试图以各种不同方式来"数字化"成型于19世纪的传统出版模式;另一种思路则质疑传统出版模式和核心价值在互联网环境中的适用性。任翔《移动互联时代出版核心价值的颠覆与重构》一文围  相似文献   

17.
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条件,是应对国际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发展模式不清晰、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发展速度迟缓、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产业标准亟待统一、数字版权保护还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升级转型,加快数字内容资源的深度整合,加强技术公司与出版机构的深度合作,加快数字出版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开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实现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大跨越。  相似文献   

18.
以出版业数字化战略视角,分析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的两个方面,即出版产业数字化战略与出版事业数字化建设、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作为独立业态的数字出版;探讨"三个关系",即出版业数字化战略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数字出版的关系,得出出版业数字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基本判断."十四五"期间,数字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将更加凸显,数字出版将体现出产业体系智能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质,数字出版的市场调节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将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9.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3,(21):6
龚曙光:传统出版依然有发展空间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我坚信数字出版一定会替代纸质出版的功能,但也应看到,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纸质出版依然呈现为一种主流形态。即使在今天,在数字化挑战的前提下,传统出版业也依然没有穷尽自己  相似文献   

20.
赵然 《新闻爱好者》2011,(14):68-69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积淀的重要途径。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在媒介融合不断加剧的当代社会,出版业如何借助新兴媒介实现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出版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首次超过了传统图书出版业产值,今年数字出版将破千亿元大关。①面临出版业的"拐点",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