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一步谈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燕国材自1983年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之后,1985年我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亦可简称为IN结合论, ̄①嗣后又撰写了两篇有关文章发表。 ̄②现再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谈谈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学习理论往往强调智力发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作用.事实上,“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理论研究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与低,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最明显的差异并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于他们之间非智力因素的不同。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乃至整个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动力;二是定型作用,使学生磨练意志、  相似文献   

4.
学习成绩除了跟人的智力因素有关外,还与非智力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动力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和弥补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信心、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职生英语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不浓,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不好等现象影响了智力发展,因而有必要对其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挖掘非智力因素,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5.
说说“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的漏洞周作云,蒋崇才,吴天武燕国材同志在《进一步谈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一文(《江西教育科研》,1995.3)中,郑重表明:“我的所谓IN结合论是由‘三条核心思想’和‘五对十个判断’组成的。前者即...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除了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有关之外,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智力的发展往往会使非智力因素得到相应锻炼,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则有利于智力水平的提高.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和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并不断在较高层次上进行良性循环.因此,开发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思想、气质、性格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着这样的相互关系:智力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起间接作用;智力是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非智力因素是心理条件;智力是学习活动的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是动力—调节系统;智力活动本身没有积极性,非智力因素才有积极性;智力活动指导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导智力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非智力因素在促进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始动作用、指向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强化作用、补偿作用。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多元智力取向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的扩展和补充,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测验的因素不能解释而又与智力活动有关的另类因素。国内学者与西方学者在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认识上有着巨大差异,无论从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概念定义、研究内容、应用范围还是生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来,学习好,有成就的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协同发展、完美结合的,具有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不是绝对的、自发的。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水平不高的人,易于无为;智力水平一般,非智力因素好的人,也能有所作为。可以说,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业成就往往起决定作用。“终生努力便天才”,很多人靠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促进了智力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要培养非智力因素,必须着力培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学习动机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它往往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一种学习的需…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群体非智力因素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延才 《教学研究》2007,(4):319-322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学习和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群体中的非智力因素有个初步认识,研究表明:人们针对非智力因素这一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只有将其赋以科学理念下的“量“与“质“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实证研究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非智力因素调控系统,进而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性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智力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非智力因素的可塑性很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丛立新调查发现,智力中等而非智力因素优秀者其成绩可与智力较高者相当。张履祥、钱含芬的研究把中学生分为四种类型: A型,智力较好,非智力因素优秀,学习成绩优良; B型,智力较好,非智力因素欠缺,成绩不良; C型,智力较差,非智力因素优秀,学习成绩优良; D型,智力较差,非智力因素不良,学习成绩差。李洪玉、阴国恩也对…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习活动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 .智力因素明显影响着中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成绩 ,而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重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智力的同时 ,也要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非智力因素在中学生物理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观点 ,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为人们接受 ,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学生学习心理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为此 ,笔者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做了如下调查 ,旨在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笔者认为弄清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一个学生学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由智力因素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影响,并在统一、交织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智力差异并不悬殊,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教育中,人们普遍重视智力因素对知识获得的影响,而忽视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目前,许多教师和家长千方百计地开发学生智力,但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虽有能力学好各门课程,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求知兴趣、学习热情和毅力、学习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而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导致留级或辍学。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教育的一个目标。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对非智力因素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智力的关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定倾向相结合,那也不可能取得较高的成就。因此,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也具有较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在正常智力范围内,非智力因素都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特别是对于智力中等的学生而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心理活动是统一的整体,智力的发展与个性品质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后者甚至更为重要。目前,研究者将目光主要投向对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认识过程起调节和动力作用的人格因素领域,而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就属于这个范畴。本文拟在深入探讨非智力因素实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与运用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教育教学研究中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那些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辅助因素。英语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智力就很难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把学习比作一枚火箭的话,实际上非智力因素就是这枚火箭的“能源库”。  相似文献   

18.
个体的学习心理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定向、引导、强化等一系列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差距逐步增大,其原因就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一旦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注意力必然高度集中,学习目标就容易实现,如此循环,就会让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一、改革教法,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有人说:"知识积累不多就无法谈学习方法."注重让学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够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消极的非智力因素则严重阻碍学习的发展。本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试论非智力因素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智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而学习需要两类因素做保证:一类称为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另一类则是激发、保持和强化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因素,称为非智力因素,如理想信念、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