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良芝博士的《图书馆学导论》是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一部全新的反映图书馆职业、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和变革的概论性著作。文章对该书的内容、特色进行了分析、评介。  相似文献   

2.
在得知于良芝女士与蒋永福先生就图书馆现代性问题进行通信交流时,职业的敏感告诉我们应该抓拍这一闪光时刻;当我们看到两位学者充满激情与睿智的文稿时,职业的责任又驱使我们快速做出反应。于是我们突破刊物的原定篇幅,以超常规的速度刊出这组学术通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的积累和传承。在图书馆长期实践中逐步积淀起来的,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并且有时代特征,它是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赵宣 《图书馆》2004,(4):28-29,33
我非常喜欢博尔赫斯的一句话:“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天堂一样的图书馆,虽然我们离她还很遥远很遥远,但捧读一册《不尽边缘——忆清华大学图书馆》,我又觉得她仿佛就在身旁。  相似文献   

5.
美国图书馆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王周生曾伴君赴美就读数年。期间,她以独特的眼光考察了美国社会,先后撰写了《陪读夫人》、《我看美国月亮》等作品。本刊特邀王女士撰写的《美国图书馆点滴》一文,于细小之处反映了美国图书馆的情况,读来颇有趣意,并能从中得到某些启迪。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哲学方法论角度对业界图书馆精神的研究与争鸣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学术研究与争鸣应首先明确论题中的主要概念,遵循逻辑学基本原理;要应用联系与发展的历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去思考图书馆精神研究现象,从现象中把握本质。文章在明确了“图书馆精神”诸概念与揭示了业界图书馆精神研究的本质的基础上,对程焕文、于良芝的图书馆精神理论进行了评析,并对黄俊贵与程焕文的图书馆精神争鸣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黄俊贵的论点做了简要批驳。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职业精神   总被引:79,自引:6,他引:79  
肖希明 《图书馆论坛》2004,24(6):64-66,79
文章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及其特征,探讨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内涵,分析了构成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26(1):140-140
2006年1月14日下午,《河南图书馆学刊》编辑部2006年度工作会议在河南省图书馆一楼研议厅召开。河南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甘源,河南省图书馆馆长、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河南图书馆学刊》主编王爱功,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孔德超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来自全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20多名编委及《河南图书馆学刊》编辑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大家聚集一堂,共谋《河南图书馆学刊》未来发展大计。会上,甘源处长作了讲话,她对《河南图书馆学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她在注重学术性的同时,要在面向更多…  相似文献   

9.
国内图书馆学术界最近大力提倡图书馆职业精神,笔者认为此举有点不合国情,图书馆职业精神是由从业人员的个人价值观,图书馆所处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图书馆上级主管部门的价值观等因素决定的,不是通过馆员个人奉献就能解决了的。不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图书馆的经费、普及和馆员的职业资格制度等问题,图书馆职业精神最终也只能是流于形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日前,《香港文学报》社社长、《香港诗刊》主编、《国际汉语诗坛》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当代作家协会荣誉会长、香港文学促进学会副会长,文学博士蔡丽双女士向桐城市图书馆寄赠了十一部文学作品集,丰富了图书馆藏书。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图书馆法》立法回眸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01年1月4日,台湾地区正式颁布《图书馆法》。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对台湾地区《图书馆法》的产生过程、《图书馆法(草案)》与《图书馆法》之间的承继关系,以及《图书馆法》给予我们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辉 《图书馆学刊》2009,31(12):60-61
简要分析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应有的积极作用,结合工作实际需要提出了培育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3.
梁文婕 《图书馆界》2011,(1):12-13,54
通过介绍小说《图书馆战争》的内容及其体现“图书馆自由”的案例,分析日本为何确立《图书馆自由宣言》的一些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界正处在“新学”与“旧学”的激烈思想碰撞和“公益”与“私利”的剧烈观念冲突的时刻。《图书馆服务宣言》作为一份行业承诺,向社会表达了图书馆的精神与核心价值。《图书馆服务宣言》的发表具有时代意义,她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追求信息自由和民主平等,充分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时代理念。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里到底缺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读书报》在 2 0 0 2年 1月 1 6日第 3版“家园”栏目中发表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吴小如的《图书馆今昔》;另一篇是潘真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两篇文章分别通过纵和横的对比 ,对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界提出了批评。这两篇文章口气还算平和 ,但到了 4月 2 4日 ,在同一版上又推出一篇《大家都来议议“老大难”》的文章 ,作者马龙闪把图书馆问题直称为“老大难”,行文就不那么客气了。对图书馆的批评 ,很难见于图书馆界的专业期刊上。在此类期刊上 ,人们大都谈技术、谈方法论、谈知识经济等 ,要么细而又细 ,要么大而无当 ,而对图…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定位图书馆职业培养良好职业心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世辟 《图书馆论坛》2005,25(6):314-315,343
最近由《图书馆杂志》发起的职业化、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的讨论,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话事的都是图书馆界知名的重量级人物,我等无名之辈,岂敢加入其中妄发议论。但是,从事了一辈子图书馆工作,对图书馆职业还是有所思考的。我所思考的主要是图书馆职业在整个职业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和图书馆工作者应有的职业心态问题。1图书馆职业在整个职业体系中的位置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社会进行了分工。这种分工是一个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分工的结果产生了不同的行业,于是在不同行业工作的人,就有…  相似文献   

17.
周英 《图书馆杂志》2011,(5):111-112,96
我注意到北京大学王波先生的《快乐的软图书馆学》中的不少文章,都是首发在《图书馆报》上的。作为我国图书馆界唯一的一份周报,《图书馆报》从正式命名到现在不过一年多而已。一年的时光,于人而言,只是初生的婴儿,往往显得稚嫩、无助。不过,对《图书馆报》而言,套用一句别人用过的话,它一出生便风华正茂。这部分原因在于《图书馆报》的前身是《新华书目报》的《图书馆专刊》,已经有数年历史;另一方面,独立的这一年她长势喜人,生机勃勃,显示出年轻人的激情和活力,带给我们许多的轻松和快乐。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图书馆员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职业风范和职业能力。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载体是图书馆员,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核心部分,体现在其社会职能的学术性特征、服务性特征和信息能力方面。图书馆职业精神,是通过图书馆员在实践中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含义,新时代图书馆职业精神体现在奉献精神、科研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等几方面。并提出了新时代如何培养图书馆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 工具书在图书馆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图书馆情报职能的加强,工具书的这种地位将愈益提高。图书馆各个部门如何处理与工具书的关系,是每个图书馆均会遇到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采购工具书的采购要注意六个问题: 1.配套。工具书的配套要注意四个方面。第一是原书配套。原书配套是指同一部工具书的不同卷册和不同部分。包括索引、补编等。如《中国丛书综录补》问世之后,阳海清对此书中所遗、所略、所讹之处,详加补正,又编撰了《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一书,因此,购置了《中国丛书综录》的图书馆,就应添置《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一书,以便配套。《贩书偶记》与《贩书偶记续编》也是这样的情况。又如,中华书局1962年1月出版了重新整理的唐代类书《初学记》,但《初学记索引》则在1980年1月单独出版。类似的例子还有《太平广记》和《太平广记索引》。这些索引,均依附于原书,是原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还有一些多卷多册的大型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