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卫 《科学大众》2013,(9):64+180
现代电教媒体在课程改革中有独特的作用,课改第一线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电教媒体技术,推进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电教实验课的观察、调查和检测分析,论证了电教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合理运用电教媒体,选准最佳作用时机,能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韦桂兴 《今日科苑》2007,(8):146-146
电教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一直被广大学生所喜爱,那么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如何正确的运用电教媒体并予以创新呢?对于这个问题作者进行了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化的时代,随着教学的深入,电教媒体教学技术被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网络环境已成为了一种趋势。通过电教媒体的音频、图片和视频的播放展示功能,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生动形象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领域,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巧用电教媒体,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为题,展开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电教实验课的观察、调查和检测分析,论证了电教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合理运用电教媒体,选准最佳作用时机,能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提出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和启发创新。  相似文献   

7.
电教媒体作为常规教学的辅助手段,为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延了多维的教学时空现代,同时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广阔的舞台。电教媒体可为数学课堂的好帮手:一、电教手段的最佳选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二、电教媒体的合理利用,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三、电教媒体提供的探索性学习的直观环境,能帮助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四、电教媒体是为学生拓展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自由空间的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作以探索和尝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树立敢想、会想、能干、敢干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朱崇选 《科教文汇》2009,(12):90-90
新课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作以探索和尝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树立敢想、会想、能干、敢干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根据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凭借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开掘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谢尚礼 《科教文汇》2009,(22):203-203
利用电教媒体优势,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益高,教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赵长山 《今日科苑》2010,(16):273-273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课上要注意诱导、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造,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做题、识记前人已有的知识,而是不断质疑、不断探索,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赵长山 《金秋科苑》2010,(16):273-273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课上要注意诱导、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造,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做题、识记前人已有的知识,而是不断质疑、不断探索,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连娥 《科教文汇》2008,(18):86-86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一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创新精神;三要给学生设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四要实行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五要爱护具有创造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论工程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工程管理创新人才,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意识,完善培养模式:利用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开设研究探讨型实验,探索“第一、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认为: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创新精神强大而天资差一点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对自然学科如何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本人从启发求异思维、创设创新氛围、学生自主学习、引入竞争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创新教育的含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和建构的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二、创新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教育,包  相似文献   

20.
何贱凤 《知识窗》2013,(24):22-22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数学是培养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本文从激发兴趣、优化教学、质疑问难、尝试探索、直观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两点注意事项,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