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启超"趣味主义"强调审美对于趣味人格、趣味人生建构的重要作用,张扬在审美与人生的统一中,实现个体生命的诗意超越。这一思想对高校美学教学改革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当下高校美学教学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忽视了美学学科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及阐释艺术;忽视了美学理论在面对时代文化及审美对象时所应有的穿透力;忽视了美学教学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因而如何实现美学教学的内在逻辑美与外在形式美的统一,如何增强美学理论对审美实践的阐释有效性,如何认识审美对人生境界构建的积极意义,是美学教学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生论美学根植于中国古代美学,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人的生命活动与艺术的生命精神”、“生活与生活的艺术化”、“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美”、“文化理想与艺术—审美境界”。这些方面基本涵盖了审美、艺术、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具有民族特征的中国现代美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它的形成经历了从修辞技法到审美体验的过程。“兴”作为心物对应关系中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传统心理结构。“兴”体现了传统诗歌文化的基本美学精神和原则,具有着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审美体验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以深层的人生体验为基础,在心灵的、总体的生命体验中,达到心与物、情与景、形与神、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感悟与创造。谢榛作为明代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以他深刻的见解和独有的笔触,在中国诗歌“感于外物”的“兴”、“登眺山川”的实践、浸渍书籍和借助他人以启己等不同方面,对中国诗歌审美体验论作了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体验,是一种生命活动的过程,体现为人的主动、自觉的能动意识。审美体验,是指对于具体审美现象深入而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它最能够充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在人类的多种体验当中,审美体验可以称之为最高的体验。人在这种体验中获得的不仅是生命的高扬、生活的充实,而且还有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于客体世界的认知和把握。审美体验是心理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中,应如何打造充满人文关怀、团结奋进、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不断为学生营造奋发向上的浓厚环境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审美体验,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努力向善,奋发向学的良好状态呢?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学的“中和”特性既体现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本真状态,更是艺术和审美的最高境界;既含有哲学意义的生命本体论特征,又汇聚着审美智慧,呈现着深生态意蕴。由“中和”到“致中和”而归位的审美状态是由生态、生命指向艺术与美的辩证生成过程及境界。它能够以人与自然的生态感应与审美体验而铸就审美主体的心灵世界,在体悟美与艺术及生态之意味的活泼的生命韵律中,使人以一种圆融无碍的自由精神畅游于宇宙万物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哲学、美学思想影响深远,它完成了生命自由、超越理论的建构,使苦难人生本身朗照于审美的光辉之中。唯一遗憾的是没能为社会实践提供一种现实的路径。现拟从本体论、创作论以及生存论三个视角来阐释道家美学自由与超越的特征,并阐发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学批评就是理解与发现,通过体验和知性解析理解作品的内在构成,所体现的人生经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理解作品的形式意义和审美价值,学批评的目的在于发现作品蕴涵的新意义和新价值,具有未来意义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发现离不开价值判断,理解是前提和基础,发现是目的和指归。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中国书法的生命和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精髓,是古代中国天文、人文交互作用而产生共性的心理需要。和谐,体现在中国书法的形态美、韵律美和意境美之中,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又是一个广泛的哲学、社会学概念,探讨和谐在中国书法及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我们推进中华文化及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审美与人生既是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又是关于人存在的终极意义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从哲学的高度阐明审美与人生的结合点何在即何谓人生审美化,以及对人生审美化何以可能的追问。同时,对这个问题在当代的回答也是对当代人的生存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游”本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深刻揭示了审美体验的实质和中国古典美学作为审美体验论的实质。郝经继往开来,进一步提出“内游”概念,把中国传统美学对审美体验的认识推上了顶峰。“内游”具有四种特性:内在性、情感性、超越性和直觉性。郝经的“内游”说将儒、释、道三家关于“游”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对审美体验作了一次完备的界说和阐述,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儒、道、释美学都很重视人的"本真"生存问题,都是从"生存"的意义上关注人的。就儒家美学而言,"仁"的构成境域就是人的"本真"生存态势或生存状态。并且,从重视人生出发,儒家美学强调个体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仁"的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的构成就是心灵的升华,为人的一种"本真"生存态,表现出一种对人自身生命意识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上领悟生命、体味生命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3.
李勇著《生命的容颜》一书,从书名上看,像是描写和诉说生命的容姿与容色,其实却是一本美学专著,正如该书的副标题所示:"审美体验与人生境界探微"。审美体验是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而人生境界则是哲学、尤其是人生哲学所关注的核心议题。在著者的视域中,"生命"一词非指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命形式,而是从哲学和美学层面上提出的有关"生命"的范畴。在这里,"生命"所指谓的是作为人的个体生命和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生命,它凝聚出来的是"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14.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是先秦时期,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时期两大基本美学派别。在先秦,儒家美学主要指以孔子为代表,包括孟子、荀子以及《乐记》等在内的美学;道家美学则是指由老子开创,以庄子为代表的美学。下面将儒道两家美学思想做一粗略的比较。 美学思想的出发点——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 儒家和道家都是以解决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和人生幸福为出发点和前提的,或者说,他们的美学都是在思考、关注和体验人的存在状况和生命意义的哲学反思中所形成和阐发的。他们的美学与他们的哲学、伦理学融为一体,是一种注重情感体验和精神修养,以把握人生境界的美学。他们对美和艺术的运思和言说,是与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分不开的。所以,如果说儒道哲学是人生哲学,那么,他们的美学就是人生美学。与时代上大致相当的古希腊美学不同,中国先秦儒道  相似文献   

15.
武术运动既是传统体育,又是一门传统美学艺术。武术的传统美学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本文以美学和体育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对称均衡"、"对立统一"、"多元和谐"三个方面来说明武术的审美价值。这对于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认识武术的审美价值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一书已于今年3月由巴蜀书社出版,该书是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最终学术成果,主编皮朝纲教授,副主编钟仕伦教授、李天道教授。中国传统美学何以自立于世界美学之林?世纪之交,传统美学怎样进入现代化?旧有的观念、范畴与体系如何实现向当代美学的转型?正是由于对这些迫切问题的关注,《审美与生存》一书的作者们全心致力于发掘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人生意蕴,以独特新颖的视角,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重新审视,力图把其中合理的、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融入现代美学体…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说过:“阳光包括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在缤纷的当今时代,人类不仅关注生活之美,也关注自身生命之美。先进文化之花的价值在于它既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满足人们精神世界丰富性和愉悦性的需要。审美文化理论认为:文化象征着审美人生的存在,它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时时闪耀美的光彩,给人以鲜活的审美体验和不竭的生命张力。少先队文化是为儿童的文化,它象征队员在少先队生活中一切美好而愉悦的情感体验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少先队文化是充溢着独特情趣的儿童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8.
就人生美学意义看,“仁”生命域的达成是“人”内在心灵的升华、净化与超越,也是儒家美学所推崇的最高审美域的实现,是人生境域的审美提升,是需要“人”自身本心本性的去蔽与敞亮方能达到自由之境域,个体的人经过长期修养把握了“仁”,把“仁”变为自身自然而然的行为——克服和控制情欲,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社会、及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感受、体验生命存在之美的意义,即是豁然开朗,也就获得了自由。“仁”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儒家美学的出发点与精义所在,在“仁”的伦理价值中包含着审美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美学研究严重脱离审美实践,这种脱离使得美学研究缺乏生命力和创新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鲜活生动的感性体验世界。继承传统的真正秘密在于挖掘、体会、并在生命个体身上复活这种灵动鲜亮、清新刚健的生命状态,使这些内化在我们现实人格之中。就是说,这种“生命形式”的复活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复活。  相似文献   

20.
老庄美学中的重要范畴“虚静”,与中国古典美学“天人合一”的传统密不可分,是达到物我两冥的审美境界从而达到自由生命的前提条件。它肯定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表现着自由生命特别是内在精神生命,充分荡漾着生命之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