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有这么一幅漫画,两个人趴在墙头,相互欣赏着对方所拥有的桌子。一个人的桌子是方的,另外一个人的桌子是圆的。拥有方桌的人对拥有圆桌的人羡慕不已,认为自己的方桌不如对方的好;而拥有圆桌的人对拥有方桌的人也心存一丝妒忌,认为自己的圆桌不如方桌好。陈鹏同学,你是不是也像漫画中的两个人一样,一直在做心灵的守望者,一直在为自己没能像别的同学那样拥有一帮好室友而感到沮丧呢?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直在考虑做一些自己认为“正确”和“妥善”的事情,但我们很少想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有独立尊严的人。  相似文献   

3.
在人的创新素质中,创新精神是一个敢于创新的问题,而善于创新或日是否能够创新则处决于人的思维、及思维指导下的创新技法。其中创新思维是起决定作用的核心要素,它决定人创新水平的高低、成就的大小、乃至品行的优劣。因而中科院院士、全国高校人文教育倡导者杨叔子教授认为,学生上大学就是要做三件事:一是学会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4.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爸爸、妈妈、祖父和外公都是人民教师,从小我在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也许是遗传和耳濡目染的原因吧,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里名列前茅,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担任班长等职务,是校园里人人羡慕的明星。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发现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在老师眼里,我要做一名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我要做一名听话的儿。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阅读》2007,(3):20-21
国内新闻 1.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2006年11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前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他强调,民政工作关乎干家万户,关乎亿万群众。各级民政干部都要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6.
班级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细腻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所以,大多数教师在初任班主任时摸不到头绪,基本处于无从下手状态。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只做了一两午班主任工作,却成为班级管理的行家;而有的人做了十凡午班主任,却还像一个新手,这中间差距怎么这么大!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处在各种关系的连接点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人为什么活着”一直是热门话题。有人认为人活着是为社会做贡献,为了他人的幸福;有人认为人活着便是为了钱,为了享受,为了名利。谁是谁非,人们自然心里明白。但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幸福而活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的奉献精神做保证。  相似文献   

8.
一直认为学校里有两个岗位是容易产生职业成就感的:一个是校长,另一个是班主任。我不是校长,所以至今认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时期就是做班主任工作的那些年。  相似文献   

9.
外出讲学,与老师们谈得最多的是读书;给孩子们上课,总忘不了推荐好看的童 书;与徒弟们进行研讨,最感兴趣的话题往往也是读书,我一直认为,不读书便无以做教师。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07,(10C):7-7
年轻的时候,我在一家工厂上班,迈克是我的好哥们儿。他个子高大,人又聪明,经常爱搞一些恶作剧。我们还有一个同事叫杰克,我们认为,他是一个不合群的笨家伙。他沉默、孤僻、老实厚道,从不做坏事。3年中,他一直穿着一条打着补丁的破裤子,从来不和大家一块儿吃午饭。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我总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一个人承担所有的事情,不太愿意和人合作、分享。那个世界里有我全部的喜怒哀乐。伤心时,一个人趴在床上号啕大哭;  相似文献   

12.
无悔的选择     
总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甘于平庸的人,一直渴望过一种紧张、刺激,每天都充满新鲜感的生活。所以,在得知我选择了做教师时,家人和朋友表示了十二分的不解,同事的想法也和他们惊人的一致:老师嘛,每天的朝六晚九,太死板:年复一年讲同样的书本,太单调!  相似文献   

13.
唐素良 《上海教育》2006,(5A):46-47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着千百万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着国家与学术之兴衰。”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好校长起码应该——  相似文献   

14.
李彦春 《科技文萃》2001,(3):181-184
“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 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 的常轨。”这是《底线伦理》一书作者、北大伦理学教授何怀宏书中所言。“市场经济初始 ,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我意识到,机遇、自由降临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不杀 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 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 ,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 底线伦理遭遇挑战 何怀宏说,“仁”字形为“二人”,即道德是在二人以上的关系中发生的。鲁滨逊独居荒岛 所做之事不涉道德不道德,来了“星期五”就关涉道德了。现今社会,一天当中总会让人碰 到底线伦理崩溃事情,俗话说,不道德。经商的人会遭遇信用危机,一般人会有信任危机, 比如——  相似文献   

15.
作家王蒙曾说,一个事无巨细都操心的人不会有成绩;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不会有所作为;一个热衷于“关系学”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建树;一个拼命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会有深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茄子时刻     
掐架 早晨上班等车的时候,听到路边一人问:“‘360’不是做运动鞋的嘛,怎么跟‘QQ’掐起来了呢?”另外一个人说:“我也一直搞不懂一个做鞋的和做汽车的闹腾个什么劲儿。”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成才之路》2009,(7):I0005-I0005
有关情商的研究自开始以来,一直层出不穷:有研究发现,成功80%来自情商,20%来自智商;也有科学家指出,情商高的人更具创造力;更有人认为.只要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对如何认识人的发展的涵义及其历史重要性?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界一直较为关注,但却未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必须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对其加以分析和把握;人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最终标尺,是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最后标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演进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就个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成为一种状态或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我们作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做人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从教28年来,我常扪心自问:自己是如何做人、做教师和做学问的?1做人我一直认为,要做一个好老师,首先应做一个好人,就是要做一个诚实、正直、谦虚、本分的人;就是要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一直认为,我不是做营销的材料。第一,我怕应酬;第二,我不善人缘;第三,我不喜欢做不守信用的事情,而别人对我却不一定守信用。如此的一个人去做这样一份工作,无异于夏虫语冬冰,结果便只有一个:冥迷高低,不知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