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它温查汉西地区铁多金属矿床处于柴达木陆块与祁曼塔格陆块的结合部位柴南缘祁漫塔格成矿带内,研究区内共发现五个矿带41条铁、铜、铅、锌、金多金属矿体,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热液型铁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形成受物理化学条件、岩浆岩条件、围岩条件、构造条件控制明显,下步工作中应在强磁异常区寻找磁铁矿型铁矿体,在低缓磁异常区寻找除磁铁矿型矿体以外的铜锌金等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2.
滇东南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份,矿床点沿文山—邱北—广南—富宁弧形构造带成群成带展布,含矿地层以泥盆系中下统,三叠系中下统碎屑岩为主,具明显的层控性。矿区化探异常以Au、As、Sb、Hg组合异常为特征。矿床分布在重力梯度带上的重力低异常区或重力低异常区与重力高异常区的分界线附近旁侧的断层破碎带中,矿体受区域性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背斜+断裂、背斜+断裂+不整合面联合控制,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的中等强度以下的硅化、黄铁矿化为主,金呈显微一次显微状产出,不见明金。  相似文献   

3.
杨战士 《科技风》2012,(11):28+30
根据化探异常所圈定的靶区,在西藏出波松多地区发现了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侏罗系地层中,其产出部位和层位与构造及岩浆侵入作用关系密切.构造作用对铅锌矿床的形成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对矿床特征、找矿标志的分析研究,对该地区内的此类型铅锌矿床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为今后在该地区寻找此类型的铅锌矿床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玉海铜(钼)矿是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七〇四队于2011年在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新疆哈密市黄山-镜儿泉-图拉尔根一带铜镍资源潜力评价”时,通过异常检查所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前景的隐伏斑岩型铜(钼)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充分说明了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带向东仍有找矿空间,而且使三岔口-玉海地区有望成为东天山地区一个新的斑岩型铜(钼)矿集区。  相似文献   

5.
田巴普锑矿是2016年西藏康马县布主地区地质矿产综合调查时发现的,位于喜马拉雅成矿亚带藏南锑矿带,拉轨岗日被动陆缘盆地。含矿地层为日当组下段(J_(1-2)r~1),属潮坪-陆棚相沉积,赋矿岩性段为深灰色中薄层状粉砂岩夹浅灰色薄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矿体受北北西向断层控制,矿床属碎屑岩地层中低温热液型矿床。1:5万区域化探异常显示高、大、强的特征,与矿体套盒很好,主要元素具有三级浓度分带、浓集中心很明显,显示了矿区及外围具有很好的锑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海寺矿区及外围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探讨,利用重、磁、电等成果及矿区地质资料对该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研究区构造、隐伏岩体的分布特征、矿化蚀变带与物探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该地区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对本区的铜多金属矿产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测了4处成矿有利异常进行了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以其独特的地质背景,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先后发现汤家坪、千鹅冲及沙坪沟等大型钼矿床,该地区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和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形成时代为142Ma~112Ma,把该地区钼矿成矿时代分为2期,即148Ma~138Ma和131Ma~112Ma。表明大别山地区钼矿床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大转换过程晚期到中国东部岩石圈东西向大规模伸展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拉陵灶火地区铁多金属矿产资源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找矿的新成果。本文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结合区域物化探异常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将拉陵灶火地区划分出3个找矿远景区,并进一步指出各远景区下一步主攻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9.
梧桐不浪金矿近年来勘查工作有所突破,在异常查证中发现大范围的金矿化,矿化体主要赋于二道洼群的绢云石英片岩及大理岩,其次为石炭系的变质粉砂岩。研究表明矿化带的地球物理特征为高视极化率及相对低(中)的视电阻率异常;地球化学特征为成矿元素异常以金为主,直接指示元素异常组合为Au、Ag、W、Sb,间接指示元素异常组合为Mo、As、Cu、Zn、Pb等。金矿化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有较强的物、化探异常出现,对比周边已发现的成型矿床,本区有较大的找矿前景,本区的工作重点应针对激电高极化中低电阻率值异常区、化探金元素高值区所构成的近东西向异常带进行,同时也要注意北东向异常带的查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地质物力探测队在新疆的阿舍勒地区发现了块状硫化物矿床,这一发现说明我国的阿舍勒-冲乎尔盆地地区有着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这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矿床,本文笔者综合分析了阿舍勒矿区的有色金属中的铜矿地质特征以及有色金属矿的成因,描述了阿舍勒矿区的成矿模型,大都是呈"T"字型和"雨伞"型,下面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该矿床是以铜锌为主共(伴)生铅、金、银的多金属矿。本文阐述了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初步认为中一基性辉绿岩、闪长岩、斜长癍岩与铜、锌、铅关系密切。中-酸性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与金银成矿有密切关系。破碎蚀变带、激电异常、Cu、Pb、Zn、Ag、Mo、Au综合异常是找矿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吴海陆  王耿明 《内江科技》2010,31(7):120-120,154
通过分析大河背地区的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针对性的选择开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技术工作,进行相关异常的选区,并进一步对异常进行解释。本文通过对大河背地区进行综合分析,并与邻区矿床(点)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大河背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栾木厂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多金属成矿区内,矿区发现金矿脉4条,其中以2号金矿脉为主,现已探获控制的(332)资源量近4t。本文通过对栾木厂金矿区深部及其外围进行物探、化探工作,结合该矿区矿体特征、矿物特征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初步确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成矿时期属燕山期。矿床为石英脉型,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经历了多次热液活动,形成方式以充填为主。重点是2号脉矿化富集规律、矿体三维空间变化规律、断面波形控矿规律,以及金矿体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研究,对2号脉深部含矿部位进行预测,同时对2号脉SE延伸部位瓦窑沟地区重点开展物化探(高密度电法和化探)工作,预测2号脉南侧和北侧次级断裂或平行断裂有一定找矿远景,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北东段、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部、塔源-呼中火山岩带的布鲁吉山1/5万水系沉积物钼多金属异常呈北东向带状沿燕山期花岗岩(局部为花岗斑岩)分布,面积大、强度高,长17Km、宽6Km。对主要异常部分地段进行1/2万土壤测量验证,异常再现良好,经槽探揭露地表发现多条钼矿体;矿体呈浸染状局部为团块状赋存在燕山早期花岗岩、花岗斑岩及其岩体内的石英脉中;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钼矿、黄铁矿、钼华;蚀变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白云母化。矿床成因类型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找矿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地区位于甘肃东南部,区内矿产资源缺乏,工业落后,为了振兴该区经济,增强社会经济效益,甘肃省立项“甘肃西秦岭地区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由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朱永新研究员组织实施。课题组全面收集区域地、物、化、遥、科研成果等资料,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及GIS技术,开展综合分析研究,筛选找矿靶区。对下拉地一代家庄铅锌矿带已知矿床(点)进行评价,了解矿床的控矿因素、空间分布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提交可供进一步工作、具有大型一超大型资源远景的铅锌矿产资源基地,并对整个铅锌成矿带的1:5万化探异常和矿点择优开展查证工作,对整个铅锌矿带的资源潜力做出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东马扎尔-老沟一带成矿条件有利,已发现大型金矿床位1处,中型金矿床1处,小型号矿床(点)多处。综合地质与化探异常特征,研究区划分为6个成矿远景区,其中Ⅰ级成矿远景区4个,Ⅱ级成矿远景区1个,Ⅲ级成矿远景区1个,其中八里房、北极村河西北两处成矿远景区定为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张发山  王怀坤 《科技风》2015,(5):117-118
利用双频激电法对蒙古国蒙格特铜矿区进行地球物理勘查评价,圈定出多个高幅频率、低电阻率异常区,并经过偶极装置测深测量,判定出异常产状,经工程验证异常是由铜金属矿体引起,矿体赋存于蚀变花岗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矿,矿床规模为中型矿床。该矿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频激电法可快速圈定铜金属矿化异常体,并为后期探矿工程部署提供依据,是寻找同类型矿床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日益紧张,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多,我国开始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马元铅锌矿床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南郑县,矿床处于扬子板块北缘处,其矿产地层属于震旦系,主要包含在灯影组白云岩中,其底层间破碎带控制着整个成矿作用。通过破碎带研究发现,其所含角砾岩缝隙中存在大量铅锌矿质,不存在后期破坏现象,因此断定构造定型期为矿床主要形成时期。应用成矿中较晚时期存在的热液沥青进行同位素测试,其等时线年龄为(126±8)Ma,与其地区构造形成背景相结合,认为此矿床具体形成时期为侏罗纪中晚期。  相似文献   

19.
王超  汪辉  杨智全 《科技风》2015,(6):168+173
新疆昭苏县苏勒萨依铁矿区处天山兴蒙造山系伊南天山-红柳河结合带中天山岩浆弧和哈尔克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结合部位,铁矿体产于古元古界木扎尔特岩群中,矿区附近磁异常强度高,面积大;矿床由3条铁矿化蚀变带和3个铁矿体组成,矿石矿物主要为镜铁矿、磁铁矿,呈条带状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矿化蚀变强烈,地质化探成矿信息丰富,成矿前景较好,是寻找磁铁矿等矿产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在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的示踪下,发现了拜仁达坝-维拉斯托超大型银铅锌矿床,本文以1:20万化探数据为基础,在总结前人基础地质、成矿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拜仁达坝矿区异常以Ag为主,Pb、Zn异常较弱,伴生元素以Cd、Cr、Co、Ni、Mn、Cu为主,最终以地质特征为基础、以地球化学异常为特征建立该矿床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