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媒介选取不当是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原因之一.基于媒介丰度理论,分析知识转移媒介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机理,认为知识转移媒介是诱因,合作企业行为是直接动因,而知识属性和合作情境起重要调节作用;从反馈能力、多重暗示性、语言多变性和个体关注性四个方面阐述知识转移媒介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形式,发现相同的知识产权风险可能由不同的媒介属性引发,因此媒介属性分析对防范知识产权风险非常重要.最后基于知识转移媒介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机理,从转移媒介、合作伙伴、知识属性和伙伴关系四个角度提出了风险防范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知识转移和交流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而知识转移过程中常伴随着知识产权风险,因此,通过网络所进行的知识转移必然也面临着一定的知识产权风险。不同的网络沟通方式所产生的风险也不尽相同。本文依据媒介丰度理论对网络环境下的沟通方式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的沟通方式分析了其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风险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3.
知识转移与知识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从仿生学和生物进化角度重新审视知识转移,基于知识发酵理论,剖析了知识转移的内在机理,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转移发酵模型,结合华为公司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知识转移发酵过程,并就如何促进知识转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斌 《科研管理》2016,37(6):159-167
在对知识转移理论、知识存量理论等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问题。引入博弈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郑州铝工业知识联盟的案例分析,构建知识转移效率作用机理模型。结果表明,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呈倒U型关系;知识反哺活动的加强,会促使联盟内知识存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同时,知识反哺在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探讨知识转移效率的形成机理,增强对知识联盟运行内在规律的理解,有利于指导企业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知识转移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影响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的主要因素,即转移媒介、转移情境、知识特性和人力资本等。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的因果关系,并给出因果关系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服务网络知识转移行为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和模型有效性及灵敏性检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知识转移双方的行为演化过程,为知识服务网络演化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组织间的重叠知识与知识转移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纲  刘益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211-213
从组织间的重叠知识与知识转移的关系出发,综合考虑重叠知识、知识距离、相对吸收能力、关系嵌入和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关系,形成组织间重叠知识与知识转移的关系模型,提出了揭示二者关系的理论命题.本文认为,组织间的重叠知识会通过知识距离、相对吸收能力和关系嵌入等因素影响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因此在组织间的知识转移中,应考虑组织间的重叠知识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不同影响路径及其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7.
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的理论模型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外部性和非排他性使得知识的转移与分享能够创造出几倍于知识本身的价值.对于知识是如何在不同个体、团队和组织的内部及其之间实现转移,许多学者提出了很有创意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经典模型的研究评述,形成了对知识管理领域研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单一型图书馆知识转移相关理论,包括图书馆知识转移概念、特征、研究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因素的意义,着重分析了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知识转移理论为依据,结合虚拟企业的组织特点,通过归纳分析,在前人对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提出影响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12个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我国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虚拟企业各方进行知识转移的根本出发点仍然以利益驱动,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双方自身相关的因素如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的能力、成员企业的信任关系、知识转移机制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程度较高,其次是被转移知识的特性因素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最后是文化差距、组织差距和市场竞争环境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以珠三角地区102家高科技企业作为实证对象,探讨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知识与转移绩效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吸收能力对组织知识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知识整合对组织知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吸收能力对技术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知识整合对技术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组织知识对技术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提出在管理实践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知识特征与知识传递媒体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传递是知识创造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从知识特征入手,分析根据知识特征如何选择合适的知识传递媒体。首先,本文定义了知识歧义性,论证了知识歧义性与性息歧义性的本质一致,并指出减少歧义性的根本途径都是组织学习;然后论证知识歧义性是选择知识传递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指出知识的隐性特征是选择知识传递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然后引入信息富裕和媒体富裕的概念,得到知识特征与媒体富裕匹配规律,即知识的隐性特征越强,所需的媒体富裕度越高,最后用已有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该规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引入影响知识转移的两类因素:知识特性与人际信任,着重分析对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容易性关系的单一与联合调节效应。基于对369份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高能力信任增加知识转移容易性,知识复杂性与隐含性均增加知识转移难度。结论是:高情感信任降低知识转移容易性、高能力信任在知识复杂时降低转移容易性。引用"过分信任"进行分析,发现过分信任导致知识转移双方拥有不完全相同的信息,双方误以为对方知道自己所知道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影响转移容易性,最后给出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认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知识转移、企业创新至关重要,但较少有研究探讨这其中的作用机理。分析信任这一构念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以及知识异质性在这一过程的调节作用,证实:关系越紧密,知识转移活动越多;基于善意的信任和基于能力的信任在关系和知识转移之间有着显著的中介作用;相互间的知识异质性越大,则基于能力的信任、基于惯性的信任越能促进知识转移活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以知识吸收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为调节变量,对来自213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并构建了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的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在知识搜寻和服务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大数据能力对知识搜寻和知识吸收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大数据能力能调节知识吸收在知识搜寻和服务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大数据能力越高,知识搜寻通过知识吸收对服务创新的间接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5.
以ICT产业专利为数据基础,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2487家企业的专利引用网络,从知识吸收与知识扩散两个维度探究专利引用网络结构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剖析联系强度这一关系要素在知识流动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吸收广度和知识吸收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广度和知识扩散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联系强度正向调节知识吸收深度与知识扩散深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对知识吸收广度、知识扩散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没有起到预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的主导创新模式,然而已有研究对于企业"是否应该以及是否能够同时实施本地和国际知识搜索战略,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实施更为有利"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通过创新性地整合组织双元与外部知识搜索理论,界定了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2个维度(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的含义,并实证检验了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平衡和联合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复杂性和产业竞争压力对上述影响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219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对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创新复杂性、产业竞争压力均正向调节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2个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赵息  李文亮 《科学学研究》2016,34(1):99-106
现有理论对于不同特征的知识如何转化为突破性创新的内在机理尚不明晰,由此为实践带来的困惑是企业获取何种外部知识才能取得核心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以我国208家高新技术企业为调研对象,探讨了知识特征(隐性知识与复杂性知识)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以及运用权变方法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在知识特征与突破性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复杂性知识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结构维度正向调节隐性知识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而认知维度正向调节复杂性知识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根植性视角的联盟协作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联盟协作创新,已经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作了分析研究.在此,从知识根植性的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理论模型,对知识根植性的影响变量进行系统分析,并明确了战略联盟中知识根植性对协作创新中的作用及中间调节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郭京京  周丹  李强 《科研管理》2017,38(12):29-40
本文深入考察了技术学习惯例在知识属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技术学习惯例强度在知识属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知识存储惯例强度和知识激活惯例强度在知识缄默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激活惯例强度在知识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对知识缄默性与知识存储惯例强度、知识激活惯例强度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差异对美资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笑君 《科研管理》2010,31(4):49-58
摘要: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跨国界转移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以美资跨国公司为例,重点分析公司总部的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意愿、显性知识和社会化知识转移渠道丰富性对向在华子公司转移知识效果的影响。本文还借鉴Hofstede的民族文化模型,重点分析权力距离和男性-女性主义两个纬度上的文化差异对总部知识传播能力-知识转移渠道丰富性-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提高跨文化知识转移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