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城东北的周恩来纪念馆,于1992年1月6日建成开放。纪念馆高26米,外方内八角,四坡草坪基台,屋顶由4根11米高的花岗石石柱支承,显得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主馆分三层。正门上方镶有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周恩来纪念馆"6个金色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1991年初被抽调到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筹建处工作,一开始就负责征集书画和文物资料,几个月后被调进周恩来纪念馆任资料科科长,仍是负责书画、文物征集工作。据我自己粗略统计,从筹建到退休这十多年里,共为周恩来纪念馆征集了好几百幅书画作品。而这些作品背后,许多都有着动人的故事。胡絜青深情用笔老舍先生不仅与周恩来同庚,而且还曾得到过周恩来在政治上、生活上的很多关心照顾,以及工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一批抽调在周恩来纪念馆搞筹建工作的人,由于今年两则不能兑现的预告消息,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也在社会上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今年1月8日,新华社发了一条周恩来纪念馆主体工程封顶并预告7月1日将开馆的消息,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新闻单位争相编发,一时海内外尽知。由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国内的权威性,地方领导又误以为“7·1”开馆是“中央定下来的”,于是周恩来纪念馆所在地的淮安市专门成立了“迎双庆”(“七一”和纪念馆开馆)办公室,并在淮安市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一批抽调在周恩来纪念馆搞筹建工作的人,由于今年两则不能兑现的预告消息,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也在社会上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今年1月8日,新华社发了一条周恩来纪念馆主体工程封顶并预告7月1日将开馆的消息,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新闻单位争相编发,一时海内外尽知。由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国内的权威性,地方领导又  相似文献   

5.
1998年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前举办了一场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的大型广场演出活动。被誉为我国第一号女主持人的倪萍谈笑贻然,轻松自如地征服了全场观众。可是在整个主持过  相似文献   

6.
王旭馗 《档案与建设》2006,(2):28-29,33
从2006年1月5日开始,为纪念周恩来逝世30周年,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举办了《永远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杜修贤摄影作品展》。为此事先我们专程去北京拜访了年届八句的著名摄影师杜修贤。他曾任周恩来专职摄影记者,跟随飞越五大洲四大洋,出访过30多个国家,用他炉火纯青的摄影技艺,摄取了新中国开国总理的音容笑貌、翩翩风度。20世纪60年代,凡是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周恩来的新闻图片,大多出自他之手。  相似文献   

7.
噩耗传来举世惊1992年7月11日晚7时许,电视里传出阵阵震撼人心的哀乐声,邓颖超同志不幸逝世了……第二天下午,我们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就在主馆前边以及周恩来汉白玉座像后边的保卫科值班室,分别挂起了“沉痛悼念邓颖超同志逝世”的黑底白字横幅;并在主馆悬挂了一幅24寸的邓颖超  相似文献   

8.
从1979年周恩来故居对外开放到1988年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修复,1992年周恩来纪念馆建成开放,再到2008年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各项纪念工程全面结束,到2009年3月5日周恩来诞辰111周年,淮安周恩来纪念地已走过了30年历程。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由单一到完整,由松散到统一,由简单到成熟,由一般到知名,逐步建设成全国一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成为全国人民陶冶情操的社会课堂、放飞心灵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安市楚州区的桃花垠。馆区占地约40万平方米,近三分之二为水面,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景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桃花垠曾经是淮安历史上有名的一处百舸云集的船坞,繁华过两千多年。当年这里岁岁桃花盛开,万紫千红,绿柳戏水,碧波荡漾,引来许多诗画巨子,墨客骚人。1958年淮安县人民政府曾计划将  相似文献   

10.
1998年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前举办了一场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的大型广场演出活动。被誉为我国第一号女主持人的倪萍谈笑贻然,轻松自如地征服了全场观众。可是在整个主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小失误,有的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剪辑了,也有的还未处理干净。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现场观众,认为造成倪萍同志这些小小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案头”工作不  相似文献   

11.
据悉,浙江绍兴周恩来纪念馆向世人宣称:周恩来出生于绍兴。近几年来,有关周恩来出生于绍兴的各种文章,也不时见诸国内的一些报刊,一时间搞得沸沸扬扬。周恩来到底出生于淮安还是绍兴?不知底细的人们产生了疑问。为了维护历史真实面貌,澄清事实,解惑释疑,我就掌握的档案资料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国新闻年鉴第26届全国工作会议在江苏淮安市举行。来自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各省、区、市的新闻媒体代表齐聚淮安,研讨中国新闻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会议总结了2006年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安排部署了2007年卷的组稿和编辑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闻年鉴社负责同志尹韵公、张昌东及淮安市委副书记王维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希平出席开幕式。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淮安日报让承办。会议期间,代表们參观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吴承思纪念馆及淮安经济开发区等。  相似文献   

13.
<正>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保存有周恩来1936年4月15日写给杨立三的一封信。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刚刚长征到陕北,周恩来既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又兼任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同时还兼任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鉴于几天前已经在肤施(延安)实现了和张学良的秘密谈判,所以红军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以主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入晋作战,既打跟着蒋介石较紧的阎锡山,又使红军主力接近抗日前线,从而符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周恩来在南京、淮安生活和战斗的经历,弘扬周恩来无私的高尚人格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风范,3月9日上午,由江苏省档案局、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市博物总馆、淮安市档案局、淮安市淮安区委区政府等主办,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淮安区档案局、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承办的《江准之子——周恩来与南京、淮安图片史料展》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恩来图书馆开展.  相似文献   

15.
1998年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前举办了一场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的大型广场演出活动。被誉为我国第一号女主持人的倪萍谈笑贻然,轻松自如地征服了全场观众。可是在整个主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小失误,有的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剪辑了,也有的还未处理干净。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现场观众,认为造成倪萍同志这些小小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案头”工作不足。所谓“案头”工作即是资料档案方面的准备工作。当倪萍在东方歌舞《脚铃舞,里拉,你在哪里》节目过后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运动员潘多…  相似文献   

16.
明红 《四川档案》2003,(3):38-39
秦九凤先生退休前是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研究室主任,高级政工师。秦先生学识广博,热情爽朗,蔼然可亲,细看他那宽阔的脑门和富有神采的眼神,就似乎探到了他的深邃,他的睿智。“退而不休”是秦九凤的行为准则,迄今,他已为各地党政机关干部、部队驻军、学校师生和其他行业人员做周恩来事迹专场报告178场,每场都激起人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他说:“不是我讲得好,而是周公事迹太感人了。”几十年,秦九凤写了多少文章?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知道用稿单位有350多家,用稿的报刊范围远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写作(含与人合著)出版了17…  相似文献   

17.
《学衡》杂志于1922年1月在南京东南大学创刊,从1922年1月到1926年12月,以月刊的形式出版了60期,1927年停刊一年,1928年1月复刊,改为双月刊,到1929年底出至72期,1930年再度停刊一年,1931年复刊,之后时断时续,直到1933年7月终刊,先后共印行79期。其间,《学衡》团结了一大批学者文人,编撰队伍中不乏赫赫有名的文化大师,如王国维、陈寅恪、柳诒徵、吴宓、  相似文献   

18.
又是一年春光好,又是一年报人忙。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起步年,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一年。对于我们报业来讲,2006,是机遇、是挑战、是关键。我们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做好2006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小古 《出版参考》2005,(8S):18-18
大致勾勒一下《三联生活周刊》的发展进程,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它的艰辛历程:1992年开始策划;1993年3月到1994年5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出版“讨论本”5本,然后休刊;到1994年9月再度启动出版工作,1994年12月出版试刊号;1995年1月出版创刊号;1995年5月再次休刊;1995年12月续刊号出版,此后逐渐成为双周刊出版;到2001年进入周刊出版时期。这期间,有3年的准备期,2次休刊阶段,内容定位多次调整,  相似文献   

20.
赵尔巽家族与泰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尔巽字次珊,又名次山、无补,奉天铁岭人,隶汉军正蓝旗。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1927年。清同治甲戌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安徽、陕西按察使,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护理山西巡抚,二十九年任湖南巡抚,三十年署户部尚书,三十一年出任盛京将军,三十三年任湖广总督,不久调四川总督。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