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充分认识到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知道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处理有关的问题,使所学的数学知识成为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2.
实践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完成该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新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数学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处理有关问题,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强调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3.
张建 《考试周刊》2015,(14):68-69
传统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强调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忽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忽视数学的实际运用等现象。数学应用意识是指行为主体具有的一种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倾向和能力,它表现为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态度处理实际问题的自觉或习惯。要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践",所以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但要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的学习不止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应是数学思想和意识的培养。学生只有自觉地用数学意识和思想去观察、思考身边的数学问题,自觉地用数学头脑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才能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用长远的目光来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意识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现实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关注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能让学生逐步学会主动地认识数学,初步形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事物,具有一定的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等等.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9.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践”,所以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但要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提高解决实...  相似文献   

10.
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用数学思想、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主要指整体意识、化归意识、抽象意识、推理意识等。现结合小学数学竞赛中的有关试题,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一)全面审察,培养整体意识。整体意识是指将问题看成一个整体,注重从全局  相似文献   

11.
詹羡玉 《考试周刊》2009,(31):27-27
如何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里,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教师在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让抽象的数学还原于生活?我觉得关键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工具,学生学习数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是要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和数学的观点认识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能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处理问题。这就需要让学生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使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能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理解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一、联系生活,培养数学意识现实…  相似文献   

13.
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事物,用数学思想、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主要指整体意识.化归意识、抽象意识、推理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参考了由我国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年5月起实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由日本文部省1992年起施行的小学数学大纲。一 教学目标的比较通过比较可知,两份大纲都强调了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份大纲的差异是,中国大纲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而日本大纲强调让学生亲身体验对日常事物进行数学处理的好处,以及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用于日常生活的态度。两…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很多同学向我这样抱怨:“有一段时间我学习数学真的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到底是怎么了?”实际上,对于我们的学习,要遵循规律,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也就是类似“悟”的道理。我们所提到的“悟”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学习的向导,一个进步的阶梯。那么,我们要怎样去抓住数学的规律,怎样掌握学习方法,怎样“悟”出其中的道理呢?这就要求我们先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但数学的本身却是抽象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用具体的事物表示出来。教学时我们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同学们自己处在经常接触数学问题的氛围中,并要告知学生数学并不神秘,从而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其次,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意识,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坚定学习的信心之后,我们要进行学习的“三步曲”,即:课前的预习、课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从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了解生活;学会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数学教学看,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数学意识,即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这是一个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要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通过列举数学知识在地理学科的应用,横向联系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观点审视其它学科的问题,运用数学思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在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