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如今在数学复习中真正能做到“知新”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恐怕与他们的复习方式不无关系.据笔者调查,如今的高三数学复习课大都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反复训练的层次上,学生视复习为“炒冷饭”.试想,“炒冷饭”式的复习能“温故而知新”吗?要彻底打破这种局面,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把“研究性复习”引入高三课堂,即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或设置与学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不能一味地罗列知识点,而应把基础知识放在一个动态的氛围中,不断变换角度,改变形式,而化学学科是一门生活加实验的课程,自身的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能研究灵活多变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便能灵活驾驭课堂,激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化学教学中"教师快乐教学,学生享受学习".  相似文献   

3.
"活动单导学"是复习课的一种新型模式."活动单"是课堂活动的方向盘和路线图."活动单导学"式复习课坚持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促使学生充分参与.实施"活动单导学"式复习课,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学生能学,教师要还其时空;学生能教,教师要还其可能.复习课并不是教师认真地按照教材带领学生"复习"一遍.复习,要求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上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经历体验、成长的过程.小学数学"四学"教学模式:预学,把握学生自主生成;研学,给予学生空间;固学,夯实学生能力;延学,拓展学生思维.运用小学数学"四学"教学模式,让...  相似文献   

5.
高考复习中第二轮复习过程的每一个专题复习可谓重中之重。如果能着力精讲每个专题,精选每个练习,能够让学生跳出题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教学中就必须授之以“渔”。下面谈谈化学无机框图题专题复习时的一些做法。一、注重基础,守纲务本无机框图题考查了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  相似文献   

6.
在复习课中教师只有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重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将一节单薄的概念课复习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考中“语言表达”(高考第六大题)这个板块有一个特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难保都能拿到高分;学生不怎么训练,可能也会拿到一点分数。这个特点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复习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复习的积极性。于是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在“语言表达”复习课上,如何保证把每一分钟都用在刀刃上,保证教师高投入,学生也高收效?笔者认为在“语言表达”复习课中,应力求让每位学生通过实践认识事物(知识)的个性,再掌握事物的共性,进而形成理论,又返过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就要优化“语言表达”复…  相似文献   

8.
复习课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主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梳理、巩固、提高,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复习课中通过题组训练,提高学生的"四基""四能"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一次公开课的展示活动,阐述了复习课中渗透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数学复习,通常是教师把某一个章节重要的定义、定理和题型罗列出来,或是花费较多的时间把某个内容的题型进行整理、归纳并打印分发给学生"啃"……这种"填鸭式"的复习,或许能使一部分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无疑时间与效益不成比例.  相似文献   

10.
在高考数学复习冲刺阶段,不但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能灵活掌握运用,还要强化以下“四点”.1熟悉考点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掌握并研究《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知识点,逐一进行分析和归纳.如《函数》一章的考点,它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热点,复习时除了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外  相似文献   

11.
徐秀萍 《物理教师》2007,28(3):61-62
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学案导学”复习课正是由教师提出复习学案,组织学生自主复习,在学生完成复习学案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和分析的一种复习课的模式.它克服了传统上复习课(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主要是接受式学习)的弊端,通过教师学案的引导,促使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作过一个复习前与复习后测试的小实验,与一项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的有关复习的书面调查,从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语文复习中存在着缺陷,如复习前与后的效果不明显,复习时无从下手,缺少对策,单方面加重学生负担,学生参与性不高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上好一节复习课比上好一节新课的难度要大的多 ,且主要难在备课上。复习课没有现成的教材 ,又不能简单地重复以前讲过的内容 ,因此 ,教师在备复习课时 ,需深入分析教材 ,善于抓住教材的主线 ,然后围绕这条主线对教材进行提练和归类 ;需善于找出那些隐藏在繁杂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概念、规律和原理 ;需善于研究学生 ,抓住学生平时学习中最容易混淆的概念 ,最难以理解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复习 ,对所学知识更加系统 ,对生物学中最本质的问题有更深入的领会 ,最终能进行知识的扩展、迁移和应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很多知识是学习“生物的遗…  相似文献   

14.
正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复习中出现的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六忌"。一、忌"重放轻抓""自由式"复习法又叫"放羊式"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忽视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进而导致复习效果的不佳。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  相似文献   

15.
课本中每节后面设置的练习题 ,基本上都是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 ,学生完成时 ,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势 :本节的题目用本节内容解决。因而思考方法单一 ,做起来也轻松自如。在章节复习或总复习时 ,很多教师对这种“小题”都不屑一顾 ,认为太简单了。其实 ,这些练习题中的许多题目 ,如能认真挖掘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这些“小题”进行“大做” ,不仅可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 ,而且可为学生创造很多创新的机会 ,同时可免去一些寻找新题之苦。例如 ,在复习课上 ,我曾对新教材第 1 1 7页练习中2 (2 ) :“在等差数列…  相似文献   

16.
遗忘规律表明:当学生第一次接受新的知识并完成当天作业后,对这一新知识的记忆可持续三至五天。如果在这一阶段中不给学生复习,则一部分学生的记忆开始模糊,若十天仍不进行复习,则大部分学生开始遗忘。反之,教师若能在第三天到第五天之间给学生进行一次巩固训练,则学生的记忆加强,且记忆的时间可运转七至十天。若在第七天到第九天之间教师能给学生一次练习,则记忆的时间就会更长。况且,学生对数学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需要有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重点知识只有不断、反复地学习,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教材在安排上对某些知识的应用有一个“间隙…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题型,当练习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率不再提高,而是保持当前这一水平,心理学上将这种由劳动的单调性和重复性造成的低效率叫做“高原期”现象.在数学高考总复习中,持久、单调、重复的复习,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反而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持续快速提高,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必须防止和克服“高原期”现象的制约作用,下面分析高三复习中的“高原期”现象表现及对策.1数学总复习中的“高原期”现象的形成1)复习课型设计单调,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丧失兴趣,造成复习低效率.在总复习中,大多数老师撇开课本,以复习资料为蓝本进行复习.这些资料的设计都是课时型的,基本上是练—讲—练模式,或是讲—练—讲模式,课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设计课堂教学形式,单调重复的复习形式,会让学生失去新鲜感,因而对复习缺乏兴趣.2)学生参与度低,动脑动手机会少,造成复习低效率.总复习是高中阶段知识的汇总,因而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往往日复一日地采用“一言堂”,忽视师生双边活动,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好的教学方法能使所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而完美,更易于被人感知.根据高三学生及其能力培养的特点,历史复习课不再沿用高考改革前高耗低效的滚动式复习方法,而是在合理的教学时间内使用"四步法"使复习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19.
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更不像上新课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结构模式.在日常的科学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就是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使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复习课需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的理解,忽视了复习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韦霞 《华章》2007,(12):221-221
在政治复习课中要经常让学生总结某部分的知识要点,学生往往是按照教材目录将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直线性罗列即算完成复习了,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遗忘.通过实践探究思维导图在复习过程中的应用,发现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能使复习效率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作为一个近几年来新兴的研究视角,文章从思维导图和复习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基于思维导图的教育教学应用提供借鉴,为课堂效益年的活动提供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