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文章对目前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主要包括绿色技术及其创新的内涵,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过程的绿色化,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及其它问题,构建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发展绿色经济,现有研究的不足等。  相似文献   

2.
绿色技术创新是驱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把握其绿色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变规律,厘清其绿色技术创新关键影响因素,对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2009—2019年中国市级数据,通过ArcGIS空间统计模型分析了市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格局,并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了市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时序演进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2009—2019年市级绿色技术创新总体格局呈显著空间自相关,并呈现持续增强趋势;局部格局呈显著的东西分异,热点区域以从东南沿海为中心分裂成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两个中心,冷点区域从关中平原城市群向中原城市群收缩。第二,关键影响因素中经济水平、科技支出、环境压力、互联网普及和贷款余额的重要性高于外资使用、高校数量、环境规制和科研人员,其中大部分影响因素同绿色技术创新呈非线性响应关系。第三,影响因素的时序演进反映了互联网普及、外资使用和环境规制的重要性在提升,而环境问题、贷款余额和环境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在下降,这表明市级绿色技术创新正逐步从环境压力和政府支持驱动转向市场竞争驱动。该研究旨在评价市级绿色技术创新时空...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省级范围内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同路径,理解其差异化发展的机制,基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研究框架,运用fsQCA方法探讨山东省16个地市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1)R&D人员投入是影响山东省各地市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瓶颈,且不存在构成非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2)发现4条高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和3条非高绿色技术创新路径;(3)山东省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集聚辐射效应。深层次地解释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因果复杂性,有力证实“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也为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绿色技术创新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局面,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支撑。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采用绿色专利数作为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海岸线距离构造工具变量,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通过知识外溢、示范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显著地促进了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进一步从地区异质性来看,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均有助于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政府科学制定外资政策,发挥外资绿色技术创新最大化溢出效应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可持续发展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发展战略,而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从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绩效与环境现效四个方面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审计的指标体系,并对这些审计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试图为绿色技术创新管理提供一个定量化管理的工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超效率EBM模型,利用2019年省际截面数据,测算了我国30个省(区、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基于四螺旋模型,探究政府、产业、高校、社会公众协同绿色技术创新机制,选取政府支持、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优化度、高校技术转移、公众参与度五个前因条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多主体协同联动产生区域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路径。研究发现,单个条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解释力度不强,但相较于其他条件,政府支持与公众参与在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存在3条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路径,包括政产学协同型、政府助力下的产业推动型、政府主导逻辑下的公众参与型;两条导致非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路径,均呈现政府支持乏力与公众参与缺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绿色技术创新功能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绿色技术创新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居有核心地位,而传统的单一制造商创新源观点已经大大束缚了创新管理的视野,十分不利于推动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故本文从创新功能源入手,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我国各类绿色技术创新功能源的分布以及功能源分布差异的经济机理,并给出了对我国当前绿色技术创新管理与政策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双向FDI对于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应如何通过合理的IFDI和OFDI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是一项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同时,由于政府环境政策以及企业冗余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现有研究针对双向FDI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基于此,本文依据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要素联动模型,进而运用动态fsQCA方法探讨了“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十二五”规划时期存在“资源紧缺—双向搜寻”和“政策联动—外资融合”两种充分条件组态,“十三五”规划时期则存在“压力驱动—双向搜寻”和“环保补助—双向搜寻”两种充分条件组态,由此形成的绿色技术创新实现路径在构成要素上存在差异;同时开展IFDI和OFDI能够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但并非为必要条件;对于开展双向FDI但冗余资源欠缺的企业而言,在不严格要求高水平政府环保投资的前提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技术创新前因要素动态联动机制的相关文献,能够为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环保意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不同结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梳理、归纳了消费者环保意识的研究视角和发展现状,指出消费者环保意识在企业和供应链视角研究中的重要性;梳理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分类和内外驱动因素,指出有关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研究有待补充,以及未来研究中需要考虑内外部因素的交互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厘清消费者环保意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多层面影响机制,指出未来应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阐释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得出: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约束作用及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和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不确定4种观点,结合了以上研究内容和观点对未来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