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口蹄疫     
口蹄疫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人感染上这种病毒,口腔和四肢也会出现水疱,造成饮食和讲话困难,并伴有口臭。口蹄疫病毒属于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种。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 cA、O、  相似文献   

2.
胡全 《生物学教学》2000,25(6):42-43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不时传来口蹄疫局部流行的消息,引起人们极大关注。1什么是口蹄疫 口蹄疫又叫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鹅口疮,是猪、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本病是现有猪、牛传染病中最受重视的疾病之一。其原因是该病传染性极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其传播速度极快,往往造成地区流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因人类也可能感染,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所以在公共卫生上也有重要意义。2病因、传染源及其特点 病因: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该病毒分为七个主型,即甲型、乙型、丙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其…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家畜传染病 ,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 ,是一种传播迅速、感染率高、死亡率高的牲畜疾病。因此病变发生在口腔、蹄部等处 ,又呈现出畜间传染流行的疫势 ,称之为口蹄疫。在畜间流行口蹄疫时 ,也曾偶见传染给人而发病的病例 ,因之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 口蹄疫病原体的特点及传播途径口蹄疫的病原物为口蹄疫病毒 (FMD)。在病畜的内唇、舌面水疱或糜烂处 ,在蹄趾间、蹄上皮部水疱或烂斑处以及乳房处水疱排出病毒最多 ;其次是流涎、乳汁、粪、尿及呼出的气体也排出病毒。这种病毒在外界的存活力很…  相似文献   

4.
浅说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是被疯狗或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一旦发病,很难救治。近年来,我国城市、农村养犬的户数逐渐增多,如不加强预防,狂犬病的发病人数会随之大幅度增加。同时患了狂犬病而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害。1狂犬病的病原体与感染方式 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在分类上属于核糖核酸一类的病毒,其大小约100~150纳米。病毒常存在于病兽或病人的神经系统、唾液及唾液腺中,能感染动物和人,使之发生狂犬病。狂犬病,为热血动物传染病,犬、猫…  相似文献   

5.
牛的发病症状与防治一、口蹄疫口蹄疫是偶蹄兽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形成水泡为特征。病源为口蹄疫病毒。①症状:该病潜伏期平均2~4天,体温可升高到40℃~42℃。牛闭口流涎,开口发出吸吮声,1~2天后,口腔粘膜、舌与齿龈发...  相似文献   

6.
<正> 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鼻炎、咽炎、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尚可有发热、头痛、乏力等较轻的全身症状。感冒不同于其它传染病,一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后机体都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很少再次患病,即使患病也要隔一定的时间。而感冒则不然,感冒是上呼吸道粘膜的局部感染,病毒不到血液中,所以体内产生的免疫力反应也较弱,使免疫力不持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发生同型重复感染。但人反复得感冒的主要原因是能引起感冒的病毒型别太多,  相似文献   

7.
生物武器,是一种用生物战剂(能使人和动植物发生疫病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杀害人、牲畜,毁坏环境,使对方丧失战斗力的武器。在战争史上,军队因传染病流行而造成大量减员,导致战争失败的实例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8.
直面禽流感     
去年,禽流感先后在欧洲数国和韩国肆虐;新年伊始,这种可怕的动物传染病又席卷亚洲十多个国家,日本和越南相继爆发了禽流感,造成上百万家禽染病死亡,数十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今年1月27日我国广西隆安县叮当镇的一个个体养鸡场也被证实发生了H5N1亚型高致病型禽流感。随后湖南、湖北等地也发现了禽流感病毒。据说越南胡志明市的“肯德基”都换成“肯德鱼”了,那么就让我们来关注禽流感吧!关键词: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引起的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  相似文献   

9.
谢丽君 《考试周刊》2016,(7):192-193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火鸡、鸽等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之一,目前预防新城疫主要使用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本文主要从抗原提呈角度,分析新城疫灭活苗免疫后,鸡体发生的免疫反应及其机理,并分析该免疫反应建立后鸡体对抗该病毒再次感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俞锁 《师道》2003,(7):44-44
乙肝流行性广,人群感染率高,目前我国约有1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肝患者有1000万。由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硬化、肝癌有密切关系,所以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也是对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一种传染病。当您感觉似患感冒、疲倦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甚至有轻咳、低热、浑身不适时就应及时观察尿色。因为肝炎引起的尿黄早于眼黄及皮肤发黄,如尿色发黄,则应立即去医院化验肝功两对半,及时就诊,尽早治疗。乙肝病毒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一般来说,乙肝病毒进入人体主要经过四个渠道。一是通过输血、药…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是严重威胁养禽业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不仅在禽类之间传播 ,还能感染人 ,给人类带来危害 ,如何认识禽流感及其病原是防制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对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的相关特性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病毒细胞表面受体具有广泛性和特异性双面属性。口蹄疫病毒的感染引起宿主细胞的凋亡。病毒复制引起细胞表面标志的丢失,逃避免疫监视系统的监控;巨噬细胞可能充当病毒携带者的“传输者”和“贮存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种畜禽的大量引进,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近年来,动物传染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我国的畜禽疫病出现了六个新的特点,即传染性疾病危害加重;新病种类增多;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多病原感染病例(混合感染)增多;环境性病原微生物致病性日渐严重;营养、代谢及中毒性疾病的发生日益突出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六个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7,(4):25-27
大家知道艾滋病是什么吗?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何为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1983年法国学者和美国学者相继从患者体内分离出这种病毒;1986年将其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并将该传染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俗称艾滋病。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因此,凡是长期发热、消瘦、盗汗、乏力、慢性腹泻,并有不明原因的多处淋巴结慢性肿大者,都可怀疑是否得了艾滋病,应立即进行血液检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从根本上说只有两个要素,第一是病毒携带者排出了体液(血液、精液和唾液等其他分泌物)…  相似文献   

16.
现行中学《生理卫生》课本将病毒性肝炎列为消化道传染病,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按照目前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是,它可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其中甲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属消化道传染病;乙和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属血液传染;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是血液和血液制品、皮肤损伤和生活接触。因此丙型病毒性肝炎既属血液传染病又属体表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正>传染病是什么样的疾病?它是怎样传播的?我们又将如何预防呢?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一、传染病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它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例如:流感病毒可以引发流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引发水痘,肺结核杆菌可以引发肺结核,皮肤癣菌可以引发手癣和足癣,蛔虫卵可以引发蛔虫病,血吸虫可以引血吸虫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 鸡瘟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大小鸡都能感染。春秋季,喂养两年以上的鸡最易感染。鸡瘟,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个类  相似文献   

1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ome ,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是由新型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肺部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病 ,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 。1 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公认SARS是由新型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此病毒又称SARS相关冠状病毒 (SARS -CoV) ,是一种RNA病毒 ,形态学上它与已知人类冠状病毒十分相似 ,其颗粒直径根据有无表面突起而异 ,分别为 80~ 14 0nm ,SARS -CoV的基因组是由 2 972 7个核苷酸组成的多腺苷酸RNA。我国及美国研究人员都对…  相似文献   

20.
病毒感染     
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人、动物、植物、昆虫以及真菌和细菌等均有病毒寄居并易引起感染,对人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都有很大影响。人类急性传染病中约70%由病毒引起,有些病毒还能引起肿瘤。病毒侵入机体的方式与途径常常决定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自然条件下,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上皮表层是病毒侵入机体的三大重要门户。病毒可在侵入部位引起局部感染,或者通过淋巴、血液和神经到达机体的其他部位,引起全身感染。病毒传播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水平传播指的是病毒在个体之间的传播。包括,通过黏膜表面传播:呼吸道与消化道是多种病毒的侵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