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电是由天空中云层间的相互高速运动、剧烈磨擦,使高端云层和低端云层带上相反电荷。此时,低端云层在其下面的大地上也感应出大量的异种电荷,形成一个极大的电容,当其场强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产生对地放电,这就是雷电现象。  相似文献   

2.
10千伏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电对10千伏配电变压器的危害通常所谓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当然,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然而,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尤其对变压器危害更大,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通常雷击有三种主要形式:其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其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  相似文献   

3.
雷击     
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闪电和雷鸣。  相似文献   

4.
随着春季的到来,雷雨季节也会随之而来,雷电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只要我们积极主动的防御,采取正确良好的防雷手段,雷电灾害是可以避免的。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通过对建筑防雷设计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笔者总结出一些建筑防雷的施工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圣保罗掠影     
隆冬时节,大地寒凝。我们从上海浦东机场乘飞机往巴西圣保罗。掠过申城上空,飞机便钻进了云层。机翼下,金色的蒙古沙漠、银色的西伯利亚大地、白雪皑皑的东欧平原  相似文献   

6.
皑皑的白雪无情地吞噬了整个大地,世间万物都被染成了雪白的颜色,树木也经受不住大雪的压迫而断了枝.   看来世界要受些苦了,太阳已隐没在云层背后,不愿再露出它的脸.正是这样一个令人心悸的寒冷冬日,尤使我苦恼不堪.……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通过对成雨成雪条件的严密分析,便巧妙利用了天空中已有的条件,如天空中有大量的云层,云层中有冰晶.但是,没有达到一定的饱和度,仍不具备降雨降雪的条件,云层条件再好也不会降雨降雪.此时,人们便可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使云中产生凝结或凝华达到降雨降雪的目的.而且根据不同云层所具备的条件可实现不同形式的降雨方法,比如,高炮人工降雨撒播催化剂法等,实现了人工影响天气使其降雨降雪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50万KVAH节能环保新型电池新建项目 项目产品:电动车电池、摩托车电池(小型密闭电池)、储能电池、通信电池等 建设地点: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2 建设背景 能源危机是本世纪中叶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严重影响着国家的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目前全球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产业领域,一旦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将创造新一轮的经济繁荣.电池工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与电力、交通、信息等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是社会经营活动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在大自然中,每天都有很多大气放电现象--雷电.雷电是由云层相互摩擦碰撞而使不同云层带有不同极性的电荷,当电压达到可以击穿空气的程度后,临近的两片云会发生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由强对流天气环境中所产生的,云层与云层之间,或者云层与大地之间强烈的瞬间放电,被称之为雷电。其中雷击所导致的配电变压器所引发的事故,是众多安全事故中的重要种类之一。为防止雷电引起的配电变压器安全事故,保障国家、人民的财产,人身安全。急需对雷电的形成,以及各种雷电的种类、特点,还有雷电所引起的配电变压器安全事故,产生的原理,需要仔细的分析,个人主要是从雷电的种类入手,进一步的分析雷电以及雷电波侵害的原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路秋妮 《科技风》2011,(23):198
雷电是由于云层间、云和大地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放电现象。通常雷击分为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我们应对几种雷击作用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在相应的区域进行必要的雷电防护。  相似文献   

12.
中天山附近强降雨过程中云冰水含量随高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CloudSat卫星加载的云廓线雷达反演资料2B-CLDClASS、2B-CWC-RO和2B-GEOPROF,针对新疆天山及周边地区2007年-2009年天山山区的5次强降雨过程中的6个云个例,对其云冰水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水含量值越小,出现频率越大,冰水含量小于1O0mg/m3的冰粒子所占的比例在65%以上.冰水含量在云的垂直高度上有峰值现象,云层的顶部和底部均是冰水含量的低值区,冰水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云层中下部,且最大值出现在5~7.5km高度层内.从垂直方向分布看,冰水含量小于100mg/m3的低值域段冰粒子在整个云层垂直高度上均有分布,6个个例中最大分布比例各不相同.冰水含量大于100mg/m3的中高值域段冰粒子分布在云层的中部,各个值域段的分布比例都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3.
当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通常,由于移动通信基站BTs天线位于室外且架设的比较高,带电的云层会在天线上产生感应电荷。如果天线与大地之间有直流通路,则电荷可以通过大地泄放,而不至于积累起来,从而也不会因感应电荷在天线与大地之间产生高电位差而引起放电。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砂土、雪等与天线的摩擦也会产生静电,接地有助于减少雷击破坏、静电破坏和人为噪声,所以对于每种接地通信设备进行良好的接地是很重要的。由于接地系统的质量往往成为避免雷击事故发生的关键,所以防雷问题往往成为BTS设备安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山区内孤立山上的BTS,雷击事件更为频繁,更应该重视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放电现象,其是由于高空中冷空气摩擦产生正负电荷,这样就形成了云层对云层、云层对地面的放电。施工设备在室外进行施工过程中,或夜晚静止中,这种自然界的放电一旦击中设备,将会对设备进行破坏性的伤害。就施工中雷电时施工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治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报告关键要素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和比能量密度高、循环性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便携装置储能电池中,并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方面潜力巨大。本文对锂电产业及锂电池所属各类材料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梳理。预计2013年,锂电材料用量规模有望在2010年基础上翻倍。  相似文献   

16.
雷电的故事     
<正>雷电是大自然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它是由带电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的自然放电引起的,会对建筑物、设备和人畜等产生严重破坏。因此,人们对雷电的形成过程及其放电条件应有所了解,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不受雷电袭击。关于雷电的知识有很多,本文介绍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雷击不是"报应"  相似文献   

17.
张培华  李鉴 《百科知识》2021,(26):35-37
世世代代生活于地球上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却要晚于对星空的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地球之上,我们无法观察到它的全貌,更感受不到它的运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无比艰辛的历程. 大地的形状 在几乎所有的古代文明中,都有关于创世纪的传说,也有对世界(地球)的认识.受限于人的视野和生活环境,早期的人们都认为大地是平坦的.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埃及人认为地球像一个漂浮在海洋上的盘子;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腊人认为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大圆盘;古代俄罗斯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圆盾,由三条极大的鲸用背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古印度人甚至认为地球是驮在大象背上的.这些认识不难理解,因为人们站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大约是以4.6千米为半径的一块大地.  相似文献   

18.
英国牛津大学发明了一种以甲醇为电池液,以醇脱氢酶铂金为电极的细菌电池。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基分解分子,以释放出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在甲醇液体中,添加某些诸如染料之类的芳香族化合物作稀释剂,来提高生物系统中输送电子的能力。在细菌发电期间,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9.
坐飞机旅行可是一个观察天空的好机会!有些奇幻的大气现象,只有透过机窗才能看到,而这些奇幻现象,竟蕴藏着很多光学原理呢!美国大气光学专家考利就列出了其中的几个:飞机在云层上方疾驰,在飞机背向太阳的一面,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光晕。这些光晕是由于光射向云层,被云层中的一个个水滴散射回去而产生的。云层中水滴的大小越均一,你就能看到越多的光晕。根据云层水滴的大小,这些光晕还会相应地收缩和膨胀。只有在飞机下方有云彩时,我们才能看到这一奇幻现象,因为云彩是光晕的“画布”。如果恰好碰到万里无云的天气,就看不到光晕了。不过没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大暴雨     
昨天下了一场大暴雨。晚上九点钟,打雷闪电多了起来。一道道闪电好似一把把利剑,刺破了浓密的云层;一道道雷声仿佛一阵阵怒吼,震撼着坚固的大地。它们都肩负着自己的使命:刺眼的闪电存心要对房屋的坚固程度进行考验,而震耳的雷声则要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