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兼具社会改造理想与实践的慈善组织,如何在扶贫工作中实现准确定位,进而探索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与路径,是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关键问题.从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议题出发,通过对一个慈善组织精准扶贫实践的研究发现,扶贫价值观与参与式扶贫方式的结合、人力资本的提升与扶贫产业链的建立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由此,总结并阐释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即"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社区综合发展"与"助贫创富价值链"的融合,以期为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郭小刚 《学会》2013,(12):23-29
辽宁全省各类公益慈善组织目前已达100多家,公益志愿者逾百万人,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公益慈善组织已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但不容忽视,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辽宁四城市慈善总会为例,实证分析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会》2016,(9)
<正>9月5日,为纪念中国《慈善法》的颁布和首个中华慈善日暨第四个联合国国际慈善日的到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清华大学、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发起并主办,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承办的"世界公益慈善论坛"(World Philanthropy Forum)在清华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生态、新公益",围绕全球参与、企业及企业家参与、社会组织及社会参与三个视角,关注政策、学术、实务和人才培养,设有两个总会论坛、五个分论坛共七场不同主题的高端学术活动,并有世界顶尖的专场学术讲座。具体议题包括:联合国促进妇女儿童青少年健康全球战略、世界公益学、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与全球治理、面向未来的社会价值投资、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基金会与财富分享、公益慈善院长论坛等。  相似文献   

4.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最重要的是做到"三个一批"和"四个精准"。为做到"三个一批"和"四个精准",各行各业民营企业在参与脱贫攻坚过程中,积极探索帮扶模式,创新帮扶路径、组织形式和合作机制,为加快脱贫攻坚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0年6月底,已有10.95万家民营企业参与其中,精准帮扶12.71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89万个),产业投入达915.92亿元,公益投入达152.16亿元,实现贫困人口安置就业79.9万人,开展技能培训覆盖116.33万人,带动和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学会》2020,(4)
从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出发,以浙北荻港村爱心基金为例,通过对个案的深度挖掘与研究探讨,总结农村慈善组织自主治理的培育逻辑与治理路径。研究发现,以荻港村爱心基金为代表的农村慈善组织的培育逻辑包括从组织性质与使命、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筹资机制、资源分配与使用机制和监督机制来实现自主运行。依据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观点,荻港村爱心基金的自主治理路径体现为行为动机、资源供给、制度支持、合作参与和规范监督,以此提升农村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促进农村慈善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境外在华扶贫类NGO的典型案例:世界宣明会永胜项目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俊魁 《学会》2006,(11):7-10
境外NGO于20世纪80年代初重返大陆开展活动,活跃在扶贫开发、环境保护、慈善救助、公共卫生等社会公益领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本文从一个个案——世界宣明会来回顾该组织在云南省永胜县十年的扶贫历程。该组织在扶贫实践以及培育本土NGO方面给我们很多启示。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在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合作(PPP)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基本现状,指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规范;机制性缺陷阻碍合作的实现;监督和评估体系不健全;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从前提、主体、环境三方面分析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建立的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二者间的合作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优化的建议:建立统一的法律政策框架;健全合作的保障机制;建设全面综合的监管结构;构建社会组织综合能力体系;形成"互联网+"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8.
孙录宝 《学会》2013,(5):25-29
近年来公益慈善组织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自身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它的社会公信力。为此,需要对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机制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忠诚 《学会》2012,(12):47-49
<正>开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发展要求的一种改革和创新,对于加强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互动合作,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组织2108个,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关于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  相似文献   

10.
祝慧  陈正文 《学会》2016,(6):25-36
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大格局的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国家减贫事业的路径多元、效果显著。该文从学术界关于社会组织内涵界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扶贫关系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项目运行机制研究等研究成果进行重点梳理,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进一步对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研究的主要趋势进行了展望,试图归纳出社会组织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功能显现和发展困境,以促进社会组织内生力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在今后的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