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柳沟碑刻群搬迁清理时发现了两通石碑,两通石碑分属兄弟两人,碑文相互照应,关系密切。碑文中记载了晚清捻军起义的若干史实,与《荥阳县志》相互印证,对于复原和认知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碑刻作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形式,历史悠久,数量巨大,内涵丰富。寒山寺是一座历时一千五百余年的著名的寺院,碑刻十分丰富,其中最著名者为三块《枫桥夜泊》诗碑,分别为宋朝王珪、明朝文征明、清朝俞樾所书,近现代仍不断有人题写《枫桥夜泊》诗碑,寒山寺碑廊中的《枫桥夜泊》诗碑数量不断增多。今天寒山寺建造的"中华第一诗碑"更是将寒山寺诗碑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顾春军  吴流芳 《寻根》2020,(2):119-126
清代和民国时期,香山地区人才辈出,有辛亥革命的发动者孙中山,也有以容闳为代表的赴美留学生,更有以莫仕扬为代表的商业买办,他们对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探索,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名人身后留下的碑刻文献,反映了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足以为研究晚清、民国历史,提供传世文献所缺少的文字记载,《皇清诰封恭人郑恭人墓志铭》就是这样一方碑刻文献。  相似文献   

4.
清水江流域林业碑刻,包括条款制定的"公议"程序、石碑竖立的"公立"仪式、条款执行中"公罚"处理,都始终贯彻生态教育功能。"公议"的内容宣扬神树崇拜、风水信仰等敬畏自然的生态认识论,宣扬林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生态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公众爱林护林的公共生态意识。"公立"表明立碑过程的公众性,广大民众参与立碑的仪式就是接受生态教育的过程。"公罚"体现禁条执行的大众性,其场面使广大民众在现场受到普遍的警戒教育,强化了育林护林的社会风尚,维护了社会团结和道德凝聚力,具有普遍的生态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泰山与石刻     
泰山的刻石主要为:①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②寺庙创建重修记;③石经墓铭;④颂岱诗文;⑤题景;⑥楹联。泰山石刻的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碑刻,一种是崖刻。泰山有碑刻800余块,崖刻1000余处。碑刻主要集中在岱庙,崖刻则多分布于登山东路即中轴线和岱顶。这一山的石书,既有千言大观,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笔,也有盈尺小碣;既有精雕细磨的龟碑,也有粗犷急就的凿石;大字如斗,小字如蝇;真草隶篆,代不绝书;琳琅满目,瑰丽多姿。一座朴素自然的泰山,被这一山的石书装点得斯文典雅。泰山因此成为一座蔚为壮观的中国石刻书法艺术的天然博物馆。秦刻石泰…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425年左右,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海湾岸边高地上竖起一座面向大海的新坟。墓前石碑上刻着如下铭文:“此墓收葬吕克瑟司之子希罗多德的骸骨,他是用伊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历史学家之中最优秀者,他在多里亚人的国度里长大,但是为了逃避无法忍受的流言蜚语,他来到图里奥伊,并最后长眠于这里。”这位客死异乡的人,正是因创作《希腊波斯战争史》(简称《历史》)一书而名扬古今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在古罗马时代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  相似文献   

7.
《寻根》2020,(4)
正2015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附近清理搬迁了一批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古代和近代碑刻。这一批碑刻原分别立于须水镇各个村庄,后因农田水利建设,被集中于现在中原西路与须水河交会的柳沟村西,称为柳沟碑刻群。为配合郑州西部村镇的拆迁安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柳  相似文献   

8.
正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中则说:"人正则书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书正矣。人由心正,书由笔正。"这种源于人们长期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将书画作品的好坏与人的品  相似文献   

9.
正班固评价司马迁说:"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唐代的史学家刘知也说:"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司马迁著史的"实录"精神,历来为人所称道。但考察《史记》一书就会发现,司马迁之著述《史记》,固然多"直书"之笔,在采  相似文献   

10.
流浪是人的一种命运,漂泊是最高形式的人生.生命始终在赶路,精神总是被自我或外部世界放逐,人的精神总是以"生活在别处"作为基本存在状态,家园意识成了作家们永远走不出的精神乐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作家们苦心追求或营造的精神家园千差万别,五花八门: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作者生活过的某个环境、有的是一种文化、有的是某种情结、有的是作者永远无法到达的梦幻世界,也有的是作者始终流淌在心底的一种情绪……不管它以什么方式出现,只要作家认定它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就会全力以赴地苦苦追求,哪怕是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也要皓首穷经、终生守望.  相似文献   

11.
汉代公文在碑石上表现为三种体式,一是在铭赞体碑文中载录公文的复体式公文碑,二是以格式公文为主的单体式公文碑,三是在纪事碑、铭功碑中记载公文颁发之事或公文主旨的法律纪事碑,前两者是汉代公文碑的主导体式。与唐宋公文碑相比,汉代公文刻石外观辨识度不高,在碑石上刻写公文的制度尚不规范,故汉代"公文碑"尚处于初兴状态,未成为独立的碑刻类别。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翁牛特旗梧桐花乡国公府村的山野上,巍然屹立着一通巨大的汉白玉石碑雕刻,它就是著名的元代张氏先茔碑。石碑高563米,宽1.35米,厚0.对米,碑首正面篆书额题:“大元敕赐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蓟国公张氏先茔碑”。碑首背面为八思巴文,内容同前。碑身正面为汉字楷书,字体端庄雄健,共39行约2000余字(满行100字)。碑文的书写者即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大家、西域人康里■(公元1295-1345),这是他传世字数最多的正楷作品。在碑身右侧,刻有“大都西南房山县独树村经山铭石”字样,表明石碑是在今北京房山县…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都江堰渠首鱼嘴外江河床出土东汉石像2尊,石碑1通。石碑碑文约400余字,涉及东汉都江堰"监北江堋"的堰官姓名、上下级官吏姓名、职务、堰功活动,以及汉代经学、郡县建置、乡党孝悌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光 《中国文化》2010,(2):165-175
<正>一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浙江学人历来富有社会批判精神。东汉时代的大哲学家王充(浙江上虞人)就是一位伟大的批判家。他立足于"元气自然"宇宙观和"无神无鬼"唯物论,以"实事疾妄"为著书立说的根本宗旨②,系统而深刻地批判了盛行当时的"天人感应"论、"王权神授"论、"天命目的"论、"灾异谴告"论、"人死为鬼"论以及关于历史兴衰、政治得失、自然灾变、风水时令、民风习俗等方面形形色色的歪理邪说与谶纬迷  相似文献   

15.
尚方超 《寻根》2016,(4):16-19
在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大社村北的太行山脚下,有一座修建于北魏太和三年(479年)的盘谷寺。寺前最显眼的一处石阶上,有一座八角重檐尖顶的御碑亭。亭中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碑首刻有"歌盘合契"四个大字,意思是将歌颂盘谷寺的文章合镌在这块碑上。碑文分三个部分,一为唐朝大文豪韩愈的著名散文《送李愿  相似文献   

16.
<正>《吕氏春秋·序意》是文信侯吕不韦本人为该书所写的提纲挈领性的文字。在《序意》篇中,明确地指出了本书的编纂动机和宗旨。"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是要"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而要知寿夭吉凶,则要"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并且书中要求天子行事制令要"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孟春纪》)。可见"天、地、人"三要素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笔者将深入分析《吕氏春秋》"天、  相似文献   

17.
正画如其人,书如其人,此理已为世人皆知,自法国人布封拈出"风格即人"一语后,更为品评者爱用。赏评者据此得以为切入点,探赜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品画境,体情思。而这里想要说的是,在汉字文化圈的文人墨客好借汉字的表意之特征,每每托名号以表志向。由是,人如其名号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下面将要言及的横山大观便是其中的一位。若以"横山大观"四字所示出的意象特征去宏观地观照其人其画,恐不失为一梳理机杼的妙道。如想把  相似文献   

18.
蔡一鹏 《寻根》2010,(3):57-60
<正>闽南漳、泉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占卜活动,本地人称之为"听香",其活动内容是听人说话,以卜休咎。陈桂炳先生《泉州民间风俗》一书中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家李劫人被定位为地域精神气质的作家,有鉴于此,本文另以人性的视角重新敞亮其主要作品"大河小说"的超越性蕴涵.具体说,"大河小说"通过"历史"与"人"互动形成的"人的历史"、"历史的人"的艺术空间,在历史书写的题材、人性书写模式、历史书写面貌、人物塑造等方面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次独特的人性建构,形成了作品的深层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文如其人"之论,认为诗像人一样,是一个血气灌注的生命有机体,是人内在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因此常常以人喻诗、以人论诗、以人评诗。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鼎盛时期,"诗眼"说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晚唐五代出现了大量研究诗法诗格的著作,对于字句锤炼及"诗眼"问题颇多论述。"诗眼"说发展到宋代,不但正式提出了"诗眼"这一规范化的范畴,而且对"诗眼"的内涵、结构、功能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且扩大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以研究诗法句法为着眼点,以提炼"警策"之句、之字(眼)为关键,以"以少胜多"为表达效果的"诗眼"说不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形成共识、论之者众,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所及,传到了海外,特别是在日本和朝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