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正东 《兰台世界》2012,(22):71-72
一、抗战时期根据地开展体育活动的背景抗战根据地,主要就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革命圣地。当时的抗日根据地,除了肩负消灭日军、保家卫国的重任,也在努力展现着当时中国社会在落后贫穷的状态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这一时期在根据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当然,在历史的特殊时期,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这些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根据地体育活动和体育  相似文献   

2.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推行“以华制华”方针与“分治合作”原则,日军在其军事势力所及之处,加紧建立各种受其控制的伪政权,并直接利用中国人组织伪军,或征用劳工。随着各地伪政权的建立,日军还加强了各军特务部的建设。这些特务机关除了负责当地的治安,以及协助日军的“扫荡”和“清乡”等工作外,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辅助”各地的伪政权,有些地方甚至直接将日本军方人员安插在伪政权内部。所谓“辅助”,实际上就是加强对伪政权的控制。然而,各地日军特务机关却缺乏精通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人员,这是日军亟待解决的—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上海档案》2007,(8):F0003-F0003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也是"八一三"事变爆发70周年。最近,上海市档案馆推出了《日军占领时期的上海》一书,此书精选了450多幅照片编辑而成,真实、深刻地揭露了日军在上海的侵略暴行。该书共分15章,从"八一三"前夕日军的调兵遣将、蓄意挑衅到日军投  相似文献   

4.
据盟军规定,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为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区域之一。文章梳理了相关资料、当事人及后世史著的记录,对奉派进入该地区中国军队的单位、日军投降的单位、日军投降的人数、参加受降典礼的日军投降代表等问题进行了辨析与订正。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期间,我八路军、新四军在与战场上俘获了大量日军官兵,由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的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对日军战俘进行了积极的教育改造,这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人道主义的光辉篇章.后来,从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走出的大量日军战俘,接受改造后积极加入到反法西斯的斗争中.  相似文献   

6.
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5月,日本政府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无理要求,并从东北调大批日军人关,以武力相要挟。10月,日军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暴动,11月,日军又策动汉奸进行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活动”。与此同时,平津地区的日军开始加紧演习,进行挑衅。日本特务到处横行,大小汉奸及日本浪人公然游行,叫嚷“自治...  相似文献   

7.
《兰台内外》2014,(5):20-21
正世界上有着偷袭"传统"的军队,日军算得上是"第一号"。纵观历史,不乏日军偷袭战例。1894年,日军突然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挑起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前两天,日本海军突然袭击了驻仁川和旅顺港的俄军舰队;1931年"9·18"事件爆发前,日军先"偷袭"了东北军驻地;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日军先对中国军队进行偷袭;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拉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从其军事思想上看,日军崇拜《孙子兵法》中"出其不意"思想,认为一场成功的"偷袭"能直接将对手置于"死地",决定战争胜负,为以  相似文献   

8.
2013年是日军拉开侵略华北序幕的80周年.1933年日军在占领了中国东北之后.开始准备把罪恶的黑手伸向关内.而山海关是连接东北华北的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日军于1933年初。开展了对榆关的可耻进攻。本期要公布的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珍贵档案.是抗战时期的河北省反帝大同盟执行委员会的一份告兵士书.号召士兵们团结起来停止内战共同抗击日军侵略。档案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湖北档案》2005,(7):43-43
日军占领大冶钢铁厂(1938年10月16日) 大冶市政府被日军轰炸后的惨状 日军在黄石城内扫荡 吞侵黄石的日军部队日军进犯湖北罪证:进犯大冶黄石$汉阳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10.
交行“复业”时期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香港的唐寿民被日军逮捕。次年,日军将唐寿民押回上海,勒令其主持交通银行的“复业”。1942年他出任交通银行总经理兼董事长,1943年3月又出任商统会理事长。唐寿民的落水给他的人生履历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笔,致使其在战后淡出金融界,比较起张嘉璈、钱新之、陈光甫、李铭、吴鼎昌、周作民等银行家来,人们对唐寿民的了解显然要少得多,与此不无关系。一、上海交行落到了日军手中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后,“孤岛”时期结束,整个上海都处在日军的白色恐怖之下。设在租界里的大部分中外银行,被日军定为“敌性…  相似文献   

11.
陈传芝 《编辑之友》2011,(4):121-124
抗战时期,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在日本侵略军的军事围剿和文化洗劫中,通过图书出版维持商业生存的文化抗战,大大加速了商务人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同时也加剧了商务印书馆、出版业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一日军对商务的军事围剿与文化洗劫抗战时期,商务印书馆已成为当时世界三大出版社之一(另两家是McMillan与McGraw-Hill)。在日本侵略者的两次空前的摧毁与洗劫中,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战场以毒气、病菌等为武器,对我军民实行灭绝人性的毒气战。本组史料比较具体地反映了1941年宜昌、常德日军两次用毒情况,为揭露日军罪行提供了有力证据。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13.
桂南会战期间,为断绝日军后勤补给,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组织民众破坏日军交通线,袭击日军驻地和交通,使得日军前线部队难以利用交通线补给和获得增援,其驻地的后勤也出现严重问题。学生军的行动,成为导致日军从桂南撤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1941年的上高会战,是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对日军进行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围歼作战。本次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1.2万余人,粉碎了日军对上高的进攻,确保上高不被日军占领。战前中国军事当局对第三、第九战区作战地境线进行了重新划分,是上高会战胜利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军队良好的后方勤务,也确保了本次会战能够取胜。  相似文献   

15.
伪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利用汉奸及国民党投敌分子组织的军队,是日本“以华制华、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他们在日军的监视下成立,听命于当地的日军占领军并受其严密控制,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16.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他们占领平津后,又准备攻占上海.日军在进攻上海前夕,即8月5日,蒋介石、汪精卫、何应钦等五人在军委保密室内召开了讨论军事的绝密会议.会议最后做出两项重大决定:一、趁日军主力进攻华北之际,国军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歼灭日军在上海的军舰和海军陆战队.二、为保证战役顺利进行,命令海军封锁长江下游江阴要塞.因为江阴要塞江面狭窄,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7.
1939年9月23日,日本大本营为统一指挥中国关内各地的日军,配合汪精卫筹建伪政权的活动,撤销了日军华中派遣军战斗序列,在南京成立了以西尾寿造大将为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与中国共产党长期的交手,侵华日军已深刻体会到游击战的威力,这不仅体现在军事作战方面,更体现在物资隐藏方面。中共军民通过有技巧地藏匿物资,为自己积蓄了力量,也让日军的战时补给陷入窘境。为此,日军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搜索与剔抉要领,妄图开展全面“扫荡”,剔抉中共力量。在实践中,日军更多的是采用血腥暴力方式去实现所谓的“搜索剔抉”,使广大农村民众进一步认清其侵略面目,中共则借助人民力量,巧妙应对,使得日军的图谋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19.
从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漫长的8年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到处杀人放火,制造了无数的惨案,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在华北,日军受到我抗日军民的顽强抵抗,我和平居民也由此遭受了亘古未闻的野蛮杀戮。日军的屠刀更是挥向了天真幼稚的儿童。  相似文献   

20.
《大公报》渝馆总编辑王芸生撰写了一篇题为《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的社评,发表在1941年5月21日的《大公报》重庆版上。为此,当时正在重庆的周恩来同志连夜疾书一信致《大公报》负责人,对社评涉及的在山西南部中条山战役中有损八路军的言论给予澄清。由此引起的“笔墨交锋”,曾经轰动山城重庆。1940年秋,八路军在华北发起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日军在重新检讨了自己的作战方略后,制定了《剿共办法纲要》,决定采取一切措施,剿灭共产党的势力。但在1941年的上半年,日军在选择打击目标时,却改变了原有计划。日军决定首先击破晋南国民党军队后再全力对付八路军。1941年3月,日军进犯中条山的迹象已很明显,各地不断有敌情上报,然而,驻守中条山的国民党军却未引起警惕,未作应变准备。日军于5月7日下午开始全面进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在这次中条山战役中,中国守军损失惨重,日军以极小代价占领了中条山地区。日军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到处散布谣言,以混淆视听。日语对华广播说:“以中条山为中心盘踞于山西省东南之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主力,于我军攻击重庆军时,不但始终持对岸观火态度,且出动游击队威吓重庆军侧面,并乘机解除败残军之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