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外语教育事业肩负着重要使命和挑战。王季愚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外语规划观、德育为先的全面育人观、严格按外语教育规律办事、多元化的师资建设观以及突出外语教育的民族性理念,对现今我国外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于现代育人工程,就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与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之间的民族文化联系,加深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行透析和诠释。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理论高度,为高校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外语教育重要性日益突现的今天,对高校外语教育成本和效益的思考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外语教育的特殊性,对当前几种教育产出观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对高校外语教育“产出”的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崔化 《文教资料》2006,(13):97-98
近年来,随着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进入“瓶颈”,社会各界对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高校教育体系重要环节之一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对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以其自身的灵活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给“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了重要补充,能够发挥课堂教学难以起到的作用。那么如何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展开校园文化活动呢?本文将从当代社会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时代内涵、高校外语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特点、当前现状和问题以及笔者所在学院第二课堂文化活动的实践经验来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苏轼“书如其人”观的确立,与其贬居黄州时的际遇与心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对“书如其人”观的历史渊源,苏轼“书如其人”观的形成原因、化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考察,并揭示了“书如其人”观在当代社会政治、化、教育及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凡成功学校的教育都有鲜明独特的校园文化。科学教室作为《科学》新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应独具科学教育之专业文化。科学教室文化营造应体现“多功能、大教材”的课程资源观。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体现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的目标教学观;体现“以人为本”的知识营销理念;体现变化与创新的生命价值。本文旨在通过探寻科学教室文化的创设途径与经营理念,提升科学课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体现。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作为衔接多元语言文化的人文学科,持续性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爱国人才,切实解决语言专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有利于语言专业迈上新的发展征程。将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作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媒介,深度探索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可以促进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实现思政元素的全方位渗透,  相似文献   

8.
许卓 《教育与职业》2012,(6):103-105
文章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出发,审视我国英语专业建设的现状,指出了英语专业改革尤其是课程设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英语专业和通识教育的融合从外语专业人文性的共识、课程的合理设置及融合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是国家层面推动学科规划的重要举措,“大外语”为未来外语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河南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以“新文科、大外语”为背景,分三个阶段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的英语教育规划政策。从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分析河南省英语教育的现状,完善河南省英语人才培养规划,以促进英语教育内涵式发展,树立大外语学科建设观,满足国家需求,服务河南省英语教育的发展,构建适应新时代的英语教育规划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外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迫在眉睫。CLIL为外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提供新视角、新内涵:开辟文化“第三空间”,倡导用外语传播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开发显性和隐性整合课程,实现多元交互;重视“即学即用,即用即学”,促进意义建构。未来还需要协同外语课程思政所涉所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形成更大时空范围内的整体认识和行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大思政课”为背景,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探讨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五个方面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促进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潘利锋  刘芬 《零陵学院学报》2014,(2):170-172,176
英语“表面化”和母语“苍白化”现象的存在已经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重视。如何走出英语学习“表面化”和汉语学习“苍白化”的困境,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加强双语学习,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当前外语教学应该反思的战略性的问题。论文以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呈现的“两化”现象的成因与表现入手,分析了当前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表面化”和母语知识“苍白化”的现状、原因和解决的对策,提出了英语专业学生不但要重视学习英语语言内涵中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根基上,形成了至少4种人主体现:“圣人观”、“真人观”、“超人观”以及“无人观”。彼此之间差异巨大,并对当前的主体性教育有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当前的主体性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不同观点中做出抉择,构建切实可行的主体性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4.
在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应发挥外语学科的天然优势,与相关学科实现联动互通、融合创新,加快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构建跨学科“大外语”,培养符合新时代新使命要求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借助高校所在地的丰厚旅游文化资源和“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信息技术,以“学业导师制”为抓手,构建“三全育人”精准育人模式,实现“外语融于技能,技能突显外语”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适合地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产学研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和合”文化内涵,明确“和合”教育理念,综观“和合”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涵,把弘扬“和合”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创建和谐教学境界有机融合到教书育人实际中,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得到和谐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民族中学始终坚持以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以特色发展深化学校内涵的办学策略,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有机结合,将“中华民族”的“大民族观”教育,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有机统一;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以培育优秀民族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润泽,实现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的愿景,形成了“外显民族特色,内蕴和谐发展”的民族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8.
张书民 《中国教师》2012,(22):43-45
“爱的文化”,即以爱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研究和实施爱的理念,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通过研究“爱的文化”价值取向,“爱的文化”教育理念,“爱的文化”教学观、教育观、学生观,构建“爱的文化”教育体系,营造“爱的文化”环境,让师生伴随着“爱的文化”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客观上不仅要求地方高校做好外语教育规划工作,还要做好外语人才培养工作。本文以山西省高校外语教育现状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需求现状与特点以及外语类院校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推进特色英语专业建设、科学规划小语种专业、加强教师培养等建议,旨在为山西省高校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的最高价值是"崇高",教学质量观要体现这种最高价值。无论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还是现代和当前的教育思想,最高文化价值的内涵在发生着重要的变迁,这影响着教学质量观的变化。未来中国最高文化价值的新内涵应该包括:每个人都得到基本的尊重;素质高而受人尊重和推崇;贡献大而受人尊重和推崇。体现最高文化价值新内涵的教学质量观的内容包括:学生素质的全景发展;教师素质的全景发展;教学生活的崇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