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0,(12):28-29
早期邮票或珍稀邮票常常是不少国家发行票中票的理想选题。美国不常采用票中票的样式,却对邮票的老戏新唱情有独钟。这其中既包括“克隆”百年老票,仅更改邮票上的发行年份或色彩;也包括“起死回生”,动用很久以前设计但被打人冷宫的旧作。在即将到来的2001年,美国邮坛将再次上演老戏新唱的精彩节目。  相似文献   

2.
(一) 2003年第10期张明贤撰文介绍普无号10分解放军图粗齿票版式,笔者对这套票关爱有加,现作一简补。 张克让对此票曾发表诸多研究文章(如《集邮》1991年第2期),确认这套票中的8种胶版票各自不  相似文献   

3.
我的遭遇     
宜尤翁 《中国集邮》2000,(10):26-27
5月28日星期天。这天上午9时许,我提着20多年来搜集整理成册的邮票和邮品,准备找大学路邮市5区的祝师傅(市邮协理事)为我的邮册进行品相鉴定,以增长邮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想对部分邮折、卡、片作些转让或交换。不料,当我走到临近邮市的报刊门市部门前时,被一名貌似集邮“内行”的中年人拦住,问我有何票  相似文献   

4.
1998年10月20日,拉脱维亚为纪念本国邮票80周年发行了“票中票”(如图)。  相似文献   

5.
鼓浪屿     
鼓浪屿是个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具有"海上花园"的美誉,同名邮票(2003-8)以横三连形式构图,把绿树掩映之亭台楼阁,嵯峨多姿之奇岩峭壁,岛屿周围之碧蓝海水一起铺陈于连贯的画面之中,而两直行齿孔又将它们均分为三:岛上最高处日  相似文献   

6.
一、竖向折白票 此折白的位置约在单枚邮票的2/5处,折白宽约0.5mm,见于1998年11月15日上海寄新加坡的航空挂号信上(左图)。  相似文献   

7.
曹骅 《上海集邮》2003,(4):39-39
一、探究的缘由 《上海集邮》1993年第6期发表普21长城图票"更后期"母模特征一种,但长期以来,未见更多实物,亦未见新票、全张。因此,这种变异是母模特征,还是子模特征,尚难确证,但可认为此票的"后期票"中,确有不同版式。我在探寻中,已常发现类似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明贤 《上海集邮》2003,(10):18-18
赵人龙在2002年全国集邮学术研讨会论文《新中国普无号10分细齿票的研究》中,谈到普无号工人图票的版号为"1",农民图票的版号为"2",估计10分解放军图粗齿票下边纸上也应有版号;10分细齿票全张版式及四周边纸宽度按理应与粗齿票相似。笔者曾  相似文献   

9.
10.
2006年普票喷码字母由“D”更迭为“E”,普30八种面值中唯独80分票出现四种版式。笔者一年来对此作了初步查考。  相似文献   

11.
丁一凡 《中国集邮》2000,(11):21-22
邮票的刷色是指邮票图案所印刷的颜色,刷色是邮票的重要特征之一。邮票的刷色同邮票的纸张、印刷工艺及油墨相关,其中决定的因素是印刷所用的油墨。多年来,印制邮票都采用专门的油墨,不同的印刷机或不同的印刷版别,使用不同的特制油墨,如雕刻凹版油墨、平版油墨等。这样不仅保证了邮票图案的色相纯正鲜丽、线条精细光洁,而且对防伪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刷色是衡量邮票印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不少国家没有能力印制邮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广大集邮爱好者来说,了解邮票刷色的一些基本知识,具有指导个人集邮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戴立群 《上海集邮》2004,(12):31-32
《美国林氏邮票新闻》报道:一枚前不见经传的昆士兰州黄绿色维多利亚女王像邮票漏印面值变体"出世"(图刊下页),由澳大利亚全国邮币商协会主席金·皮尔森在今年5月的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邮展上获得。皮尔森业邮已12年,是斯科特邮票目录的顾问。 这种女王像邮票发行于1892-1909年,正票四  相似文献   

13.
始作俑者是太平庄邮局,在1999年。其地距福尼特月坛邮市只有一站路,邮市纪票、普通票皆打折出售,为防止打折票流入邮局,因加强票品管理需要,率先在长城图普票背面加盖局名、电话号码等项,以示区别,在支局及所  相似文献   

14.
黄山 《上海集邮》2004,(9):22-23
在美国,不少华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取得辉煌业绩。不但在科学、教育界,也在文艺、体育界。孟宪铭是一位华裔邮票收藏家,他以其丰富而完全的邮票收藏而受到集邮界瞩目。他收藏世界各国邮票,其中1985年以前的邮票共25万余种,约占当时世界发行邮票品种的95%,其中新票达到99%以上。世界著名的斯科特出版公司就是借用了他的邮票实物,而完善了《斯科特》目录中邮票图的数字化扫描计划。现在当我们翻阅《斯科特》目录时,1985年前邮票图片的原件大部分出自孟宪铭的藏集。  相似文献   

15.
2003-25缺票名     
2003—25邮票,用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镜头作主图,以诗词为陪衬,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中国革命的风雨岁月,成功牵动着人们对伟大领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只可惜,没有将毛泽东在西柏坡、北戴河、庐山、广州四地的地名分别印上,致使邮票没有票名。或许  相似文献   

16.
电子邮票与邮资标签不同,虽然都是投币打印,但前者没有打印日期和地名,其功能与传统的邮票相同;而后者不受固定面值的限制,但必须在当天、当地使用。电子邮票又称自动化邮票、ATM邮票,ATM是英文Aautomatic的缩写。在德国的《米歇尔邮票目录》上,将用户在邮局现场投币打印的电子邮票称为OA票,OA是德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新邮图稿在众多邮迷的期盼下,终于通过专业报刊展露芳容了。拍手称快之余,我们深深体会到国家邮政局的用心良苦。实事求是地说,2000年的邮票设计就总体而言是较为成功的,我周围不少邮友也持有相同看法。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邮票设计也不例外。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新邮图稿的一些观后感,也许有吹毛求疵之嫌,仅供有关部门和个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革”的中后期,全国闹“片荒”,电影界不得不接二连三地重新摄制旧影片,先后将革前的黑白故事片《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年青一代》等改摄成彩色故事片在全国各地上演,以解燃眉之急。无独有偶,“革”邮票的设计中居然也有类似的现象,想来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19.
黄山 《上海集邮》2007,(7):35-37
绘画讲究构图,中国传统称为“章法”,“布局”。邮票作为方寸艺术同样也有构图的问题,而且除了票图本身的构图外,还有票形、票幅,边框的选择,以及三要素(图案、铭记和面值)的位置安排。由它们形成的整体构图是邮票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欣赏邮票时冲击视觉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20.
胡不为 《上海集邮》2000,(10):13-14
这是至今所见唯一贴有2枚“普5”20万元票的实寄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