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课文用简练优美的文字为我们叙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赞美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2009年07月11日,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因突发心脏病病逝。他的两篇散文《怀念母亲》《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如同两朵娇艳的鲜花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开放着。他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他崇尚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美好境界永远指引着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今  相似文献   

3.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为我们叙述了两度在德国街头的所见所闻,语言朴素洗练,含蓄蕴籍。开篇,作者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接着,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尔后,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的窗口,鲜花盛开的街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几十年后,作者再次来到德闰,美景依旧,  相似文献   

4.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这是德国风情留给我们的印象,那季羡林先生呢,他在那里生活了十年,他又是怎样评价德国的?请大家读读第1自然段。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课文《怀念母亲》是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这是继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之后,学生再一次学习季先生的文章。对于季老的生平成就,学生并不陌生了。相对于其他课文,《怀念母亲》比较特别。  相似文献   

6.
一、在内容和形式上找准平衡点 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短短几百字,并不深奥,但是,面对五年级的孩子们,我们该用来教些什么呢?他们自己能读懂很多,还有哪些需要教师来“教”呢?在备课初期,为了追求所谓的“深度”,我独辟蹊径,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5课。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读过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季羡林碰钉子》这篇文章,看看季老在年轻的时候碰到了怎样的钉子,这颗钉子扎疼了他吗?1936年,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列文。在读完第四个学期后要撰写毕业论文。踌躇满志的季羡林查阅了大量资料,点灯熬油好不容易完成了整篇文章,并自认为是叫得响的"大手笔",随即交给了导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出乎季羡林的意料,一个星期后,导师将文章退了回来,全文被教授两个小  相似文献   

9.
教材解读《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选自季羡林先生的《再返哥廷根》。文章讲述了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35年后,重返哥廷根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课文语言朴实洗练,意味蕴藉,既有娓娓动  相似文献   

10.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教学用书和许多参考资料均将本课的目标定位在了解德国的民俗风情和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上。然而,我在反复研读文本时,文末的"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一句中的"思乡"二字让我  相似文献   

11.
    
正同学们,你们读过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吗?其中叙述德国人养花很独特的一段文字,很有意思,不信,你读一读: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德国人养花的确很独特:一是养花的人多——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二是养花都是给别人看的——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大文学家季羡林先生真会遣词造句!在他的笔下花也有了"脊梁"。  相似文献   

12.
历岗 《小学语文》2010,(5):43-43
问:季羡林先生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五年级下册第25课)这篇文章中说:“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13.
曹静 《安徽教育》2015,(2):26-27
前不久,笔者执教了一节观摩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得到了听课专家和老师的认可和好评。一阵幸福过后,我又静心回顾了一下这节课,感觉大家赞同的正是我多年来一直向往和追求的"尚简求真"的语文教学。现略作梳理,以就教于大家。一、删繁就简,使教学目标更简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第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的短文。文中,作者先点明德  相似文献   

14.
教材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 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作者季羡林教授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对花的特别喜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莫妮 《教师》2009,(13)
[教材简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集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在本课中,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亲眼所见德国家家户户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相似文献   

16.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季老通过对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的介绍,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走进文本,就仿佛走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文中所描绘的景色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字新词,利用音乐、图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文章描绘的奇丽景色,感受德国奇特的风俗文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节选散文,心中有一种憧憬的感觉,真想走进德国的小城哥廷根,感受那份沉淀于城市甚至民族底色的美丽。再读季老的《重返哥廷根》,觉得作者曾对这个寄居十年的“第二故乡”又有着太多的感情。课文中“颇耐人寻味的境界”也的确让我沉浸其中。如何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品味,走进这充满异国风情和独特文化的境界里,接受人文熏陶,  相似文献   

18.
范国强 《海南教育》2014,(22):50-50
哲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句话用于教学生涯同样合适。笔者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次,几年来不断深入文本研读,深刻感悟到季羡林笔下德国民族养花、爱花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花”只是花。人自打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鲜花怒放,清纯美丽。懵懵中,知道了这是花,于是对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看花是花,很单纯、很真实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是一篇500字的美文,篇幅不长,全文直接描写花的“奇丽”更是惜墨如金。  相似文献   

19.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下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异国风情为主题,力求通过文本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之窗.课文作者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此文语言精美隽永,意境淡雅悠远.文章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的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绮丽风情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20.
花开一度:万紫千红由疑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第一篇文章,如何为学生打开审美视野,在新奇与惊喜中去领略异国丰富绚丽的文化魅力显得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开课伊始,师板书不完整课题,让学生比较课本和黑板上课题的不同,引发"花是给别人看的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有什么不同"之思考,从而进一步萌生探究之意: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又怎么让别人看?紧跟着,问题串感悟明道理:从哪儿看出德国人特别爱花?对花有着如此偏爱的德国人又是如何养花的呢?多么矛盾、多么令人费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