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缘何集邮     
王攀 《集邮博览》2009,(1):18-18
选择一位青年,选择一位有品级无段位,但想要有段位的集邮初学者,选择他每个月的集邮生活,选择他的集邮过程,选择他的集邮梦想……是机缘让我们选择了中国矿业大学的王攀同学。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后,王攀还集邮吗?我们衷心希望他不仅还在集邮,而且还能因他的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来集邮。也许,他一个人的集邮史能记录我们事业的变迁。二十岁对于我们很多人已成为过去,但是,通过一个孩子的集邮历程,我们是否又找回了那难忘的青春岁月?邮友也好,邮长也好,请大家用宽厚的胸怀来包容一个后进的成长;请大家用广博的邮识来点拨一个青涩的梦想。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关心这位"集邮宝贝",来信来稿,为他指点迷津。也希望王攀同学用他的美好未来还大家这一份真诚。  相似文献   

2.
蒲实 《集邮博览》2010,(11):28-29
北京西南郊,一个独屋,门前一条小河,几只流浪的猫狗在游荡,周边是葱茏的野草,秋天里的田野是一片成熟的景象,李乃山悄悄地"躲"在这里,静心、写作、集邮,过着他的"桃源"生活,他说这样的生活很幸福。  相似文献   

3.
"集邮——陶冶情操,增知长智,怡情会友,丰富生活。"这是张士千常说的一句话。今年65岁的张士千,曾是河北省峰峰矿区邮电局的一名职工。他热爱邮政,喜欢集邮,以邮交友,以邮会友。  相似文献   

4.
把邮票当老伴在我的眼里,周紫枫对于集邮的痴迷"痴"到了"家"。他9岁起开始集邮,徜徉于方寸世界,乐此不疲,终生不辍。周紫枫50多岁丧偶,我们曾劝他找一个老伴,他说:"邮票就是我的老伴,我要与邮票相依相伴过一辈子。"他履行了这一宣言的承诺,对集邮一往情深,老而弥笃。他生前并未在国家级以上邮展获过金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集邮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初识周良先生是在《集邮博览》杂志社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据介绍他对极地集邮研究颇深,造诣很高,且是从测绘行业的一个司局级位置上退下来的老领导。一见面,果然是高大宽厚、儒雅长者。作为本期"九问"嘉宾,他的一句话让人为之动容,"我永远怀念她",怀念他的妻子、他集邮活动的第一伴侣——吕明琏女士,相濡以沫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6.
    
正又是一年春草绿。春,来了﹗集邮,一如生机勃勃的春色。有"国家名片"、"小百科全书"之誉的邮票,包罗了大千世界众多的文明成果、历史记忆,一枚枚邮票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以其特有的魅力令人心驰神往。今日中国,集邮这一"王者之好",已成为民间收藏的时代侧影。民乐方能和静,大众乐于集邮,当是和静、和美生活的一个证明。置身于集邮百花园,醉于美不胜收,留下多少  相似文献   

7.
朋友陈君在纽约生活,他每年都去参观当地的Postage Stamp Mega-event(暂译为:集邮大会。以下简称"大会")。这是一项由美国邮政局、美国集邮联和美国邮商联合会共  相似文献   

8.
新春伊始,2022年第1期《上海集邮》闪亮登场,新辟"年少邮为"栏目让人眼前一亮。要让集邮有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就必须充分重视青少年这支集邮队伍。郭润康生前积极宣传集邮。我十分赞成他的观点:"集邮从娃娃抓起,已成共识,但鼓励孩子集邮,首先要焕发孩子的兴趣……宣传集邮的意义和讲解集邮知识,使同学们树立集邮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甘肃省的集邮精英、骨干都会聚集兰州,参加"三会"的例会。几年来,这一天已逐渐成为陇原邮人的节日。例会到的最早的,是一位年届70多岁的老人,他就是兰州市集邮协会顾问、"三会"召集  相似文献   

10.
强人李少华     
林衡夫 《集邮博览》2009,(11):41-41
牡丹吐艳、芳香四溢的2009年4月12日,中国残疾人集邮联谊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古都洛阳举行。我非常熟悉的李少华先生不负残疾邮友的期望,挑起中国残疾人集邮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重担。李少华两次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奇迹,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他对"集邮"的牵挂。他装着假肢,在坎坷的人生道  相似文献   

11.
八木 《集邮博览》2008,(6):34-34
作为集邮类杂志的记者、编辑,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不少集邮者,从人员构成来看,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少年儿童屈指可数。记得曾在某杂志上看到一张美国漫画,一个孩子天真地问老师:"什么是邮票?"的确,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兴趣爱好也日新月异,他们还知道邮票吗?他们喜欢邮票吗?有多少孩子集邮呢?"六一"儿童节前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一夜的绵绵春雨,仿佛滋润着申城集邮者的心田。一年一度的上海集邮者的节日--主题为"集邮,使您生活更精彩"的2003年上海集邮节于3月5日上午在上海集邮大楼拉开序幕。 这天清晨,数百名集邮者冒雨来到上海集邮大楼边门,排队购买纪念邮品,加盖纪念邮戳和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13.
罗桃红 《集邮博览》2008,(12):42-43
随着我国文献集邮的蓬勃发展,各地的文献藏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93年3月26日,李锦林将他42周岁生日这一天,定为自己多年筹建的"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成立日,并且宣布文献馆的宗旨为:藏而不秘,藏以众用;以刊会友,以文会友。15年来,李锦林和他的集邮文献收藏馆赢得了集邮界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集邮爱好者除邮品之外,通常都有兼项收集。而本文作者的集藏兼项则较为特别,在60年的集邮经历中,他以集邮为"媒",意外地收藏了数百枚世界七大洲邮友寄来的圣诞新年贺卡,而这些贺卡,也反过来见证了他60年的集邮经历—一般来说,集邮爱好者除邮品之外,常常还兼项收集钱币、火花、烟标、税票、纪念章等。而我的集藏兼项则较为特别,在60年的集邮经历中,我以集邮为"媒",意外地收藏了数百枚世界七大洲邮友寄来的圣诞新年贺卡。这些贺卡风格迥然不同,然而都饱  相似文献   

15.
其一1992年的一天,一位50多岁的老先生来到集邮门市部,询问如何集邮,在交谈中得知他是外地人,20多年前大学毕业分配到这里工作,以前忙于工作,也没啥爱好,现在清闲了,想参加集邮,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给他讲了一些简单的集邮知识,并告诉他1980年发行的猴票面值8分,现在市场上已经卖到上千元了。他想了想说:“可能买过,说不定家里还有用剩的,因为前些  相似文献   

16.
在河北省保定市集邮协会活动室里,每周五都有几十位集邮爱好者欢聚一堂,开展集邮沙龙活动。 这些以老年人为主体的集邮爱好者,每当星期五下午,都会自动地聚在这里进行学习、讨论、观摩,聊有关邮票、邮戳等与集邮有关的内容。大家自由参加,不论集邮水平,不论职位高低,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4月24-27日上海市黄浦区集邮协会赴安徽、江西集邮旅游,基层代表与特邀嘉宾50人参加了活动。 4月26日在景德镇市政协礼堂,黄浦区邮协举行“2009黄浦区邮协专题邮票研究会暨著名集邮家、集邮作家林霏开向景德镇市老年人集邮研究会赠送集邮著作仪式”。  相似文献   

18.
他经历了旧中国的战乱与动荡,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坎坷,但是唯有集邮,终未放弃。编辑邮刊、撰写邮文、操持会务、举办邮展,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被后人称为"新光之母"。他志趣高洁,淡薄名利,心灵自由无羁,是个地地道道的乐观派集邮家。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张包子俊"。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上海集邮》发行员大会于11月19日在上海集邮大楼召开。受龚丽敏主编委托,副主编张乐民在会上谈了《上海集邮》明年的改版设想。 张乐民副主编首先汇报了今年初《上海集邮》举办"读者咨询活动"的情况。他说,今年初举办的"读  相似文献   

20.
黄勇 《集邮博览》2012,(6):51-51
我出生在东北海林林业区的一个小镇,改革开放前,封闭的小镇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集邮是陌生的。那时,父亲经常出差到内地,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收集邮票自娱自乐,他的集邮嗜好,犹如一粒种子,在茂密原始森林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