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依据智障儿童身心特点和缺陷补偿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智障儿童自信参与的劳动来补偿智障儿童的身心缺陷,增强智障儿童的健康体格,促进智障儿童的运动协调,发展智障儿童健康的个性品质,从而让智障儿童全面发展。本文以智障儿童的劳动教育实践为基础,将美育与智障儿童的劳动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劳动教育丰富智障儿童美育的内涵,拓宽智障儿童美育的实施途径,试图挖掘美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综合功能,从而使智障儿童从生活的真正意义上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2.
智障学校的教育课程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来开展,学校对智障学生开展的各种教育都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能够独立生活作准备,而社会实践课是智障学生走向社会开始独自之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能最直接零距离的和教学内容接触,因此加强社会实践课的管理和研究能大大提高智障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智障学生是不幸的,有着自身的缺陷,同时他们又是幸运的,可以平等享受教育和教育资源的权利。特别是体育教学作为智障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素质差异,从智障学生的实际需要着手,有效的组织课堂,为他们的充分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最为主要的问题便是智障学生的体育兴趣不高,笔者就如何激发智障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培智学校美术教学,应尽量根据智障儿童的年龄特点及生长发育基本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单元、制定多元的教学评价目标、采用多样的美术教学策略,给学生的才艺展示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多方位地发掘智障学生的绘画潜能,使美术课堂成为智障儿童才艺培养、个性展示、身心发展的摇篮。  相似文献   

5.
江树英 《孩子天地》2017,(6):105-106
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是最重要问题,帮助智障学生集中注意力,是每一个教师进行智障学生教育重要内容,需要不断提高学生教学实践研究活动,提高教学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对于智障学生而言更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在智障学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来开启他们的音乐之门,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通过有效的歌词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语言能力;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培养智障学生的节奏感;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智障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智障学生通常语言发展滞后,词汇贫乏,理解能力较弱。培智学校教师应重视发挥个别化语言训练作用,让智障学生“能说”;重视发挥互动性语文课堂作用,让智障学生“会说”;重视发挥综合性实践活动作用,让智障学生“说好”。  相似文献   

8.
在特殊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交往”来重建教育课程。“交往”教育暗含了对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包容心态的倡导,以及对主体的弘扬和对个性的崇尚。沟通是交往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交往的重要目的之一。从智障学生的生活情境与人际关系着眼,努力构建丰富多彩的智障生人际沟通机制,拓展人际沟通渠道,优化智障学生的人际环境,是我们改革智障课程的目的之一。近来,我们在加强智障学生沟通教育方面也作了一定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心理卫生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关系固原民族师范学校王安全当前,在学生中间出现目光短浅,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吃喝享乐,考试作弊等不良品行的学生已不是个别现象。我认为,学生不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多数是因为心理卫生状况不良而造成的。一般认为,心理卫生包括个性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在特殊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交往”来重建教育课程。“交往”教育暗含了对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包容心态的倡导.以及对主体的弘扬和对个性的崇尚。沟通是交往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交往的重要目的之一。从智障学生的生活情境与人际关系着眼。努力构建丰富多彩的智障生人际沟通机制,拓展人际沟通渠道.优化智障学生的人际环境,是我们改革智障课程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绘本为载体对智障学生进行品格教育,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和良好品格的养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分析出绘本在学生的品格养成中起重要作用,又通过多种形式运用与品格有关的绘本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一些品格价值和美德的认识有所提升。绘本不仅能帮助智障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还有助于智障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是维护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自觉防止与消除妨碍学生成长的消极因素、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学习环境的重要保证。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研究,对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当中,智障人群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为了帮助智障人群很好地在我们现今的社会生存下去,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智障学生采用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智障学生融入社会、回归社会。在进行智障学生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对于智障学生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把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相应的转换,教把育的重点——生活化的教育引入到教学当中。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智障学生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接下来我们就生活化的教学进行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识字教学是平日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高年级学生中重度智障学生来说,他们反映比较慢,接受知识的速读要慢于普通的学生,所以在开展针对智障学生的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来实施。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针对高年级中重度智障学生开展听读游戏识字教学:划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分层教学,实施个性施教;多样开展,实现寓教于乐;评价改革,实施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现代英语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语法教学,能力培养,特别是口语能力的运用成为教学重点。智障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智障学校开设英语课,要从残疾儿童的言语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文章通过大量教学实践,从英语口语的特点、智障学生的言语特征、如何培养智障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福利机构的不断完善,中重度智障类学生开始被吸纳到托养机构、培智学校等进行生活能力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然而由于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尝试起步较晚,对应的制度和资源供应并不完备,考虑到中重度智障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远低于正常人,因此建议我国托养机构在不断优化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技能培训方式的过程中适度增加中重度智障学生行为、价值观、态度、思想等的科学干预,循序渐进地推动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技能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障碍(以下简称智障)儿童少年作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很少,学校、教师、家长都有忽视智障儿童少年心理教康教育的倾向。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校从2001年起,开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智障儿童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探索。我们对全校智障学生进行了心理状况的摸查,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提倡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智慧、个性差异,建立综合化的课堂、生活化的课堂,并对不同程度的智障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在教《大象鼻子用处大》这篇语言训练课时,笔者从智障儿童的实际出发,借助于鲜明的教具、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使智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教学情景的创设出发,引入教学媒体、问题设置、运动演示及生活经历等要素,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弥补智障学生的缺陷,促进智障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观察法,访谈、分析归纳等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真正走进智障学生的心里,不仅要了解他们的个性,揣摩他们的心思,更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地激励他们,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用爱去为智障孩子架起一条通向幸福的彩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