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探究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感受到熟悉生活的同时掌握好数学知识。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在数学课堂上解决实际问题。一、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枯燥的数学课堂不会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数学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的过程是我们不断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要尽量将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去.怎样在生活中去学习和消化高中数学知识呢?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引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道理,把数学思想渗透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大课堂中去,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数学还是很有意思的,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才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标非常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结合。这就告诉我们,要打破传统数学的封闭性,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呢?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增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通过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可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把知识学以致用。达到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合理设置课堂情境.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课堂教学情境应当体现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很多学生害怕数学,不喜欢数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而且很抽象,与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不知道如何把它们应用到实践当中。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中去学习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熟悉的蕴涵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所用,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巧用"迁移"规律,把所学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已有经验,并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之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努力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导出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正确认识数学 学习数学应是思维训练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统一。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之后,更为重要的就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也即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在数学概念的引入、定理公式的应用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原来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际,进而乐于学习数学。例如,讲排列组合时,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而问题解决首先使具体事物能够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再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数字化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出数学知识的框架结构,理解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地位和相互间的联系,明确学习目标,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让他们在对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数学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实质、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最终返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高密度的思维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经过课  相似文献   

14.
于成铁 《小学生》2013,(7):63-63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把教学内容融于其中,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使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徐艳东 《考试周刊》2009,(46):58-58
数学应用能力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既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教师要培齐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时必须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拿到课堂上来。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生活事物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  相似文献   

17.
鲁丹 《考试周刊》2014,(63):73-7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联系生活讲数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明 《考试周刊》2011,(6):80-81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忽略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应用能力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既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时,必须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拿到课堂上来。现将几年的具体作法合盘托出,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20.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将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处理,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更加愿意学习数学知识,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为此,本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