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广涛 《体育文化导刊》2012,(7):120-122,134
墨家思想提倡博爱和尚同等理念,蕴含侠义精神、体育教育思想、武术思想等。墨家思想中的尚贤尚同、终身教育、言传身教、自我修炼、兼爱互利等思想对现代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以"非攻"、"侠义"为主题的传统体育是墨家关注的重点,墨家以其深厚的哲学思辨滋润着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墨家文化的有关层面进行分析,得出墨家文化对中国武术德行思想的形成有着极深影响的结论。研究认为:挖掘武术文化中精神财富的潜质,实现由“术”至“道”的升华,对于武术的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对墨家思想有一定的继承。墨家的组织成员结构特点使武术技艺主要流传于民间;墨家严密的组织纪律促使民间武术牡团大多具有严密的组织和严厉的行规;墨学“无务为主”的思想使后世武术技艺多以口传身授的形式流传;墨家“尚力”的观念对武术技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墨家“贵义”的思想为后来的一些民间武术社团所继承与割裂。  相似文献   

4.
武术电视传播:文化为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讲用 《体育科研》2009,30(4):55-58
中华武术是受中国传统儒、道、墨、释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体育文化,讲求武德伦理、自修兼济、艺术审美,蕴含着儒家的仁义思想,墨家的非攻思想,道家的自然思想,佛家的救世思想,强调身心一元;目前中国电视对武术以固定化栏目传播的主要是技击武术。对武术技击的放大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戕害了武术文化,导致了受众对武术的误解,从长远来看不刹于武术文化的整体传承;在后奥运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武术电视传播需以“文化传播”为魂,采用“文化、技击、艺术”等多元传播形态,运用多种节目形式展现武术的“原貌”与“全貌”。  相似文献   

5.
墨子的教育思想虽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教育尤其是武术教育仍有很大借鉴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墨家有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思想进行整理分析,对当代武术教育有很大启示,认为武术教育应术德并重文武兼备,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求法,从而达到'德艺双修'的特殊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     
G852 试论中国墨家对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的影响[刊,中, I]/高会军(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3,16(2).-12-13参7(LF) 武术//经济//政治//伦理//教育//军事//墨家//古代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当时与儒家并称 "显学"。墨家从经济、政治、伦理、教育、军事等诸 方面对于中国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 体现了墨家的重要历史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化史占有的 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武术教育文化传承进行研究与探讨,在阐释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内涵及价值的基础上,透过文化视角去研究武术教育发展。重构了武术文化层次,解构了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思想基础,认为文化是决定武术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武术教育文化传承可以修正武术异化,使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得到不断增殖与增值。  相似文献   

8.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健身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武术教育也是中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武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身体方面、智力方面、思想品质方面等。文章主要从身体形态、内脏器官功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探究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同时,研究武术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价值对于探究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文化全球化影响下,竞技武术成为学校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然而,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影响着武术的继承与传播。文章从文化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使武术长期以"体育"的身份传播,限制了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教育与教学概念模糊以及武术发展中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发展模式等,造成了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重视身体体悟为教学途径,以营造武术大教育环境为条件保障的方向回归,是重塑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4,(3):83-87
采用思辨研究的范式,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教育的文化性进行研究。认为:武术教育的本身就是文化的传递与延承,武术教育是一种文化精神与价值的传承过程;武术教育的演进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不同时期的武术教育主题各异;中国武术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其文化层次主要涵盖器物、思想和方式三个层面;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可以导致武术传承和武术本身的异化;实现由单纯的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的转变,彰显武术的文化性特征是消弭武术异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当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从经济、政治、伦理、教育、军事等诸方面对于中国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体现了墨家的重要历史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化史占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术近代以来在西方体育思维映照下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文化学层面的思考: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断裂,导致武术西方体育进程的开始;西方体育思维的确立使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传统,直接影响了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是我国千余年来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健身、格斗等功能,在世界各国的普通人群中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然而国内对武术产业的开发还停留在创办武术学校、进行武术演出等重实用、求短期回报的表浅层次,对如何才能真正体现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精品产业开发思考较少,本文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设想。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在武术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习武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在发生着不同的改变,那么,习武者的人生价值取向受到影响的程度与受到的思想教育是否存在着关系呢武德作为武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怎样才能让习武者了解到武术的真正内涵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蔡龙云先生在多年对武术的研究,并构成其特有的武术思想体系作为研究根本,深入了解蔡龙云武德思想对当代习武者的人生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论述了李小龙武学思想的基本特征。结论认为:对武术本质的追求是其武学思想的基础;在习武过程中保持独立个性与自由又是其思想的目的。另外,通过搏斗认识人的本性也超越了传统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与武艺     
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孔子用武思想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了解到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乃至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的武术也从其中吸取了不少了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养料,如“文武兼备”、“德技并重”的思想都推动了武术的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示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兵家著作现今存世较多,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兵家的这些辩证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对当时及后世武术影响甚大,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冷兵器时期,武术与兵家武艺相互交融与促进。今以武术与兵家间渊源关系、发展、变迁和分野为考证对象,进一步揭示武术的本质,为当前武术发展提供充分理论依据,以促进武术可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论述了构建武术教育信息化模式中,现代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和影响,阐述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对武术教育的要求,也是武术教育适应21世纪挑战的客观需要,成为中国武术与国际接轨、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文章通过对武术教育信息化领域近年来成功实践的回顾和剖析,探讨构建武术教育信息化模式的规律和需求相融合的必要性、渐进性和实用策略方案。在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武术教育信息化模式的影响及目前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武术教育信息化模式构建过程中所应采取的一些方法和对策,进而论证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的全面融合,是现代武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网络模式,在互联网上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是实施武术信息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下,竞技武术套路在创编、演练、裁判评判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其他表现难美的项目一样,武术竞赛中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有关赛前心理训练及比赛期心理调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的教学、指导训练等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