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大量征地导致失地农民群体的出现,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关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事。全国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文章试从黄石市失地农民的就业及培训现状出发,结合黄石市的实际隋况去探析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从而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72):192-193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北碚区失地农民的走访调查,综述分析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过程中北碚区失地农民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文化、政策及失地农民自身特点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帮助失地农民更好、更快地转变角色,适应新生活,促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失地农民学历低、技能水平低、高技能培训基础弱,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素质的需求。把失地农民变成城镇市民,农业劳动者转变为具备多项技能的、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的人力资源,是失地农民社区教育开展的基本目标。通过对失地农民进行社区教育,可帮助失地农民获得再就业技能,促进劳动力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4.
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心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失地农民心理适应和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发现失地农民心理适应以积极的良性适应为主,但在身份认同上失地农民却仍然偏向于农民身份。此外,研究还发现,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与市民身份认同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可能说明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与身份认同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得出初步结论,从微观层面关注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和身份认同,并有效利用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将有助于帮助失地农民更快更好的完成城市化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必经阶段。此过程中,失地农民经受着生活转型、工作方式转型、产业转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样,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因为家长群体的特殊性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家长家访策略的转变为切入点,针对失地农民家长的特殊性,提出"多维式家访""积谷防饥式家访""任务分解型家访...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尚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其功能,以适应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在目前来看是不客乐观的,妥善地安置失地农民,帮助他们脱离生活窘境,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措施,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等任务迫在眉睫.政府毋庸置疑地成为完成这些任务的主力军,通过解决就业、养老、医疗等问题实现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也对成人教育提出了现实的诉求。成人教育作为对失地农民进行教育与再教育的重要途径,应该开展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其增加经济收入,尽快完成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开展一系列城市生活观念与规则教育,促使失地农民尽快完成社会行为层面的城市适应;开展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失地农民在更高的心理层面完成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人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手段。发挥成人教育的重要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对失地农民进行再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市民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前现行的城镇居民失业保险在费率、缴费与赔付方式、转移接续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逐渐不适合这一频频更换岗位的特殊群体。而失地农民因为失去了其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较之一般农民工在其失业期间更加需要失业保险的帮助。因此失地农民急需一种具有社会福利与商业保险两重性质的新型失业保险,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部分失地农民一定程度上已沦为社会特殊的弱势群体。土地的丧失导致他们的基本权利的缺失,成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保障这一群体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意义重大。因此,用刚性法律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经济社会权利,不仅是对法治社会的要求,更是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承认并正视失地农民承受的不公平待遇,挖掘导致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制定刚性法律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乃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和稳定和谐之重要任务。失地农民权益问题不仅是严肃的法律问题,而且是严峻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量征占用农田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失地农民的后期生产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黔东南作为欠开发、欠发达地区,发展与征地、农民失地与脱贫增产增收致富、国家利益与失地农民群体利益之间相互影响较为突出,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抓紧解决。全面统筹尽可能减少农民失地;加大失地补偿,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是必须考虑落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冯俊丽  樊迎光 《考试周刊》2013,(15):192-19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我国的失地农民数量连年递增。为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进行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势在必行。总体来看,针对失地农民的现有技能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效果不尽如人意。网络化的教育培训针对失地农民的群体特征,形式灵活、直观生动,可有效增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其关键之处在于可持续生计的建立.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的框架分析,指出影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媒介素养这一媒介信息化社会中公民必备素养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失地农民媒介素养与建立可持续生计的密切关系,提出了通过政府、媒介组织及失地农民个体自身的努力,切实提升该群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以促进其可持续生计建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者是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不可缺少的一环。基于武汉市、淄博市、长春市、常州市和西宁市残疾人的问卷调查,揭示残疾人对社会工作者介入辅助器具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辅助器具使用满意度、辅助器具政策了解程度、是否有社会工作者帮助挑选辅助器具的经历与残疾人需求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呈现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与残疾人需求社会工作者介入意愿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进入到快速城市化时期,大量的土地被征用,诞生了一个失地农民群体。当前,失地农民传统的社会资本在不断解构,现代性的社会资本尚未完全构建,这种状况不足以支撑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转型。因此,重构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重构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提供政策、制度支持;引导失地农民和城市市民的全面交往,为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数量还将急剧增加.而当前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的医疗保障制度.因此,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尤为必要,该制度应当包括医疗保险金的筹集、监管、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医疗服务的管理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权力下放的推进下,逐渐成为社区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Y街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深入践行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理念,大力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筹备社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利用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民骨干相结合的模式,在提供个人专业服务、解决社区居民困难、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Y街道社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者专业性受到限制、社区动员能力不足、社区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等方面,还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回应。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发展带来了农村社会的转变,随着失地农民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结合楚雄市在扩城建设中的情况,我们对发展过程中的农民角色转变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思想转变以及楚雄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了规划部门应优先考虑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规划要有科学性、预见性、可操作性;应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劳动就业保障、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失地农民的管理和就业培训机制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河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其中一部分成为新的困难群体,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境遇。对于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依靠和保障,仅靠征地补偿费用是难以维持其长久生活的。因此,面对河南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所作出的牺牲,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事关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