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状态的新闻文本,主要处在两种基本语境之中:一是由它与其他作品及其相关信息载体构成的媒介语境;二是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心理等构成的宏观的传播语境和收受语境,也可以称作社会语境。媒介语境与社会语境赋予传播态新闻作品以“语境信息”,使新闻成为现实传收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闻文本是新闻传播主体创造的劳动成果,是新闻接受主体认知评价的对象,是传、受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的中介.新闻文本既反映着传播主体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新闻接受主体的信息收受活动.无疑,系统分析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对于新闻收受者的理解接受活动有着直接的意义,对于新闻传播主体如何创制新闻文本也有着不言而喻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闻是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构成主流新闻的基本板块、主流媒体的必备要素。它对于建设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国内当今科技新闻传播处于弱势地位,这种情形亟待迅速改变。  相似文献   

4.
新闻接受主体在否定前理解的过程中收受新闻,对新闻信息进行重构、认定与评价,并影响接受主体,使之产生排斥式旁观或者游戏式认同行为.所以说前理解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促使接受主体更好的理解新闻,也可能导致新闻收受过程中的固定成见、刻板印象,成为大量炒作、复制、传播假新闻的根源.接受主体只有不局限于固定不变的前理解,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运用前理解,适应变化莫测的信息世界.  相似文献   

5.
刘晨 《新闻世界》2013,(11):212-213
美存在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之中。而新闻作品也是人们对追求美好未来的审美描述成果。新闻作品是传播信息、记录社会、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表现,在媒介传播中处于优先主导地位。本文从新闻作品形象美的三个角度切入,以典型报刊类新闻作品为例,探究新闻作品的形象美在新闻创作过程中展现的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新闻活动主体与客体内涵的理解常有一定的片面性,表现为把新闻活动主体仅仅理解为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把新闻客体仅仅理解为新闻事实和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7.
像其他信息传播活动一样,新闻传播活动主要由信源、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五个要素构成.其核心内容是新闻传播者向广大受众传播新闻信息. 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我们需要从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去定位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8.
汪平 《中国广播》2014,(11):94-95
新闻传播力通常是指媒体将信息向外扩散的能力。也就是媒体通过对新闻内容及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新闻向外扩散,导致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它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与精度、信息的覆盖面及影响效果。新闻传播力通常是由传播技术、新闻内容、新闻表达、传播渠道等多种因素构成。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先进与否,对报道速度和传播广度造成直接影响,成为传播力构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乃至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传播过程就是新闻语言传递各种相关信息的过程,一件新闻作品就是多种相关信息的集合体,或者说是由若干信息构成的高信息形态。其新闻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两方面:一方面,新闻作品中一定要有足以体现新闻价值的信息量;另一方面,一定要让最具价值的信息在新闻作品中得到凸显。所谓新闻写作,就是记者对采访所获素材中各种信息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处理,从而实现信息含量、信息价值以及信息排序相统一的信息组合。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作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赋予了读者前所未有的中心地位.而在新闻传播的收受活动中,受众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观照下来看,受众的新闻收受依次经过了选择、解码、解读和编码4个维面,实现了"自我"与"他者"(新闻传播者)视野的3次融合,并与新闻传播者构成了双主体结构的互动循环.  相似文献   

11.
新闻真实实现的含义与内在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最基本的要求。新闻真实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新闻传播与收受环境,更需要所有参与新闻活动者的共同努力。这是《新闻真实实现的含义与内在要求》一文阐述的观点。文章通过对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含义及内在要求的深入分析,提出完整的新闻真实实现是由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双重主体即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共同完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闫洁  蓝东兴 《新闻界》2013,(1):7-10
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记者不仅要报道事实,还要充分考虑传播的社会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新闻文本不仅存在开放式,还存在封闭式。新闻文本是传、受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的中介,既反映着传播主体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新闻接受主体的信息收受活动,两种不同呈现方式的新闻文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各有其传播功能。本文探讨了两种不同新闻文本的传播功能及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向读者传输的信息应是多方面的。它不单纯是一个客观事实的再现。具体地说,构成一篇优秀新闻作品的信息组合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客观事实信息。客观事实信息是一篇新闻作品的“眼”,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可从中了解到该作品所反映的新闻事件,达到接收外部信息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新闻作品的主要作用就是向人们传输这种事实信息,以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了解、熟知更多的  相似文献   

14.
从新闻作品内容构成探析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真实性是个老话题,但也是个难以说清的话题,为此人们总想作出自己的努力,试图说清它。本文试从对新闻作品内容构成的分析入手,力求对新闻真实性的探讨实在一些。新闻作品是作者对新闻事实认知结果的陈述,在这种陈述中,往往或明或暗地表达着作者对新闻事实的评价意见。可见,新闻作品的内容由两部分构成:对新闻事实认知结果的陈述;新闻作者对新闻事实的评价意见。显然,后一部分并不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信息,它不是新闻,因为学界普遍认为,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而非对事实的评价。前一部分是对新闻事实的陈述,符合我们对新闻…  相似文献   

15.
杨保军  刘泽溪 《当代传播》2021,(3):23-27,48
新闻真实是新闻领域的基本问题,信源主体、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间信任关系与新闻真实的实现存在着深刻而直接的关系.根据新闻传收过程的展开实际,可将真实实现过程划分为报道真实与收受真实.本文考察了源传信任和传收信任对新闻真实实现的形塑过程与基本特征,认为在事实信息采选和文本创制环节,源传信任使报道真实呈现出协商性、偏向性和博弈...  相似文献   

16.
理性之美:新闻语言的不懈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许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的色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信息传播、宣传、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的思想,它由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的经典作家的著作,以及一系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政党组织的文献中的有关论述构成;中国共产党几代主要领导人、老一代党的新闻工作主要领导人的著作,以及党的文献中的有关论述,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徐坚 《新闻窗》2006,(3):37-37
新闻作品是新闻信息的载体。传播新闻信息是新闻作品的第一功能。衡量新闻作品质量的高下,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看其信息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一新闻传播过程本质上是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以新闻事实(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和主体目的性活动———其作用体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充分。可以说,新闻传播的全部作用和功能,正是在选择中得以完成并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湖北新闻奖消息获奖作品题材多样。这些作品运用新闻敏感的触角触及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湖北省深层的经济改革、民情民态、化风情、社会道德等方面作了全景摄取,为受众全面地传播了新闻信息,满足了受众的信息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