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刘强 《科技广场》2012,(11):14-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复杂产品的开发特点和网络化协同设计,分析了协同设计模式、协同设计管理系统,论述了以协同设计知识为基础的多模式协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剑 《科技广场》2011,(3):100-102
协同工程是一种可重复协同流程的设计建模方法,文章介绍了可重复协同流程的相关背景,分析了传统流程与可重复协同流程的区别,对协同工程方法的基本概念、建模对象、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个使用协同工程方法设计软件公司代码检查协同流程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为突破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困境,引入协同设计的概念和方法。论述了国内外关于协同设计的现状,剖析了当前流行的协同设计方法,提出基于CAD的网络协同设计方法并阐述了作者的研究方法,也分析展望了协同设计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4.
史龍 《科技风》2011,(16):30
本文首先阐述了MBD的技术概念及内涵,分析了以MBD为依托的并行协同设计工作方法,明确了MBD技术条件下的并行协同设计流程。同时,分析归纳了产品并行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各类协同信息及衍生的成熟度设计概念,指出了基于MBD模型的协同产品信息定义模式。最后,详细描述了各类产品协同设计信息在MBD模型中通过属性与标注的具体表达方法,为实现产品协同设计提供了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周燕  徐伟波 《科技广场》2007,48(9):37-39
协同工程是一种可重复协同流程的设计建模方法,文章介绍了可重复协同流程的相关背景,分析了传统流程与可重复协同流程的区别,对协同工程方法的基本概念、建模对象、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个使用协同工程方法设计软件公司代码检查协同流程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机电一体化在多学科设计人员的协同设计效率,运用CAX软件,在基于WEB项目级UML,PDM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构建机电一体化的协同设计平台。以满足机电一体化的协同设计。本文探究了构成协同设计平台完成各项设计的工作站群和基于WEB项目级的PDM,以及这个平台的运营方式。测试表明,该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满足多专业多学科领域的设计团队协同设计工作,大步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产品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协同设计的定义,提出了多设计团队协同的汽车底盘开发方法,论述了设计过程中的多单元合作方式。通过重组多领域中的并行系统,将总体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子系统任务,并建立了多设计团队协同底盘设计工作模型。  相似文献   

8.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设计协同的程度和要求不同。针对CAD设计协同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叶宏武 《科教文汇》2008,(36):276-277
平缝机刺料机构协同设计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敏捷化产品开发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异地协同设计系统的特征和实现网络协同产品设计的环境要求,建立了协同产品开发系统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基于网络的协同产品设计系统的工作模型。  相似文献   

10.
向渝  谭安平 《大众科技》2011,(6):120-121
目前协同设计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协同设计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结果冲突是协同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冲突之一。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SQL2000和VBA开发工具设计出一个统一的图形数据库,使协同设计者准确高效的对CAD图形进行操作、管理。同时数据库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信息量也要少,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群的协调机理与协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系统论、协同论和控制论等理论方法,从协调目标、协调动力、协调主客体、协调效应等4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城市群系统的协调发展机理,提出了纠偏效应这一新的理论论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群系统的一般协调关系模型,并结合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特点,分别构建了主要针对发达地区城市群的治理式协调模型和主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的预防式协调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战略管理领域长久以来关于动态能力是否能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争论,以浙江省567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战略协调柔性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进而试图打开动态能力影响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黑箱。结果表明:内、外部战略协调柔性都对产品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外部战略协调柔性和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却对内部战略协调柔性和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开放数据政策协同推动和保障了数据资源的开放获取,政策协同视角下开放数据政策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可以为图书开放获取政策协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在分析开放数据内涵和开放数据政策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开放数据政策协同的具体措施,并对图书开放获取及图书开放获取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结合政策协同理念与图书开放获取的实际情况,从管理政策协同、利益分配政策协同和技术政策协同三方面提出了图书开放获取政策构建中的政策协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特征、协调方式的有效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试图达到较为理想的协调效果的目标出发,从治理基础和治理手段两方面分析,强调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中协调机制的重要性,并从新的视角科学地构建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七层次协调机制,即:混合层、激励层、协商层、交易层、规约层、技术层、自治层。这7个层次对应说明了其协调问题的难易程度:混合层应当解决的是最难协调的问题,其次是激励层等,自治层应当解决的是最易协调的问题。协调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协调目标的理想程度也不同,分别从协调问题的相对难易程度、协调目标的相对理想程度、协调问题的相对显性程度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工是引发部门间协调的根本原因。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上,由于我国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监管体制,使得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在实践中缺乏有效协调,难以形成合力,而且各监管协调模式之间相对较为离散,缺乏相对统一的规范性依据,无法形成统一的有机的监管协调机制。为了有效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高监管效率,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我国应当从协调模式的选择和协调目标、协调规则、信息获取与沟通以及激励惩慑机制的完善等方面确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杜根旺  汪涛 《科研管理》2019,40(7):1-11
创新政策融合了科技、产业、财政等诸多内容,创新政策协调对于创新政策促进创新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对于创新政策协调的一些关键问题尚不清楚,更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这些影响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开展。本文试图去弥补这一空白,首先介绍了创新政策协调研究的发展阶段,接着从创新政策协调的内涵、影响因素、主体维度、工具维度、测度和调整几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进行研究展望,最终构建了创新政策协调研究的理论框架,以期为未来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探索了医教协同专职辅导员在医教协同教学模式下,如何协调学校与医院之间的关系,通过医教协同教学模式改革,采用适合医教协同点学生的新式教学与管理制度,实现医学院与教学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医教协同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以达到医教协同的教学目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沿海地区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沿海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加快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逐步实现我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的转变。通过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模型,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7—2012年我国沿海地区11个省(区、市)的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的耦合度,除海南之外,都在磨合型耦合与高水平型耦合之间交替出现。广东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最高,逐渐由中级协调向良好协调发展水平改善;河北的耦合协调程度最低,处于严重失调衰退水平;其它地区居中,大致在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之间反复和倒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的视角,使用TOPSIS熵值法测算2004-2018年中国西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度,在此基础上归纳演绎耦合协调发展模式,分析其区域分化特征与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西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中小幅上升态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以2007年为分水岭先后经历了震荡衰退期与恢复攀升期;(2)西部城市耦合协调度发展分为高水平耦合协调发展型、波动同步耦合协调发展型、衍化趋同耦合协调发展型和单轮驱动耦合协调发展型4种模式;(3)西部城市耦合协调性的区域差距呈扩大趋势,西南城市滞后于西北城市,改进重点在于释放中心城市外溢效应以强化城市间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协调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供应链范围内的部门之间和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协调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供应链协调的内涵进行分析,从供应链协调绩效评价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基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柔性4个方面的供应链协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建立了相应的量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