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本文在用迎头色谱法测定固体微粒物质的比表面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此色谱流出曲线直接估算微孔比孔容和平均孔半径的简易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估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多环芳烃的分配系数(Kow)与其二阶连接性指数(^2x)这间的定量关系方程,估算了42个环芳烃的Kow,估算值与实验值吻合,相关数R=0.9914。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定位,分析目前DV-HOP算法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将加权质心算法和二维双曲线概念引入到算法中,将接受信号RSS作为参考标准,有效减少误差。针对距离估算问题,采用改进的二维双曲线算法,在二维双曲线基础上引入权值概念,使得估算距离更加精确。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校正值定位误差及最大估算误差都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苯甲酸甲基衍生物的气相标准生成焓与取代基的初级效应、次级效应和障碍点有关,本文确立了估算苯甲酸甲基衍生物的气相标准生成焓的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相关系数r≥0.990。  相似文献   

5.
练永琦 《考试周刊》2013,(45):60-60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139页有一个几何概型问题,教材在Excel中用随机数的函数模拟的方法估算了圆周率的值,此算法对于产生的随机数的统计随着试验次数增加有些不易,而用课本必修3第一章的算法,即用BASIC语言可以很便捷地估算圆周率的值。该程序主要是用随机函数模拟撒豆实验估算圆周率的值,随着重复输入n值的增大,输出的结果将越来越接近圆周率。多次试验验证,编写的该程序科学、实用。应用该程序既避免了人为统计数据的困难,又使学生对算法和程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次探索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很重大的指导意义,是一次新课程教材发展的尝试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由于进行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的过程中产生了滞回电压现象,导致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结果不准确,估算时间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采用双极化等效电路模型作为基础,加入二极管构建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模型,消除滞回电压现象造成的理论误差;同时将模型离散化处理,辨识锂离子电池参数;根据参数辨识结果,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SOC状态.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SOC值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0.5%~0.4%左右,所提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估算时间.  相似文献   

7.
利用紫外激光对硅材料进行加工时需要估算硅材料表面剥离深度、温度分布与入射光功率密度的关系。激光与硅材料相互作用涉及多种复杂的物理现象,直接利用现有理论进行计算,确定相应的温度分布和剥离深度十分困难。文章探讨了在不同功率密度范围内,根据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主要形式的不同,建立相应的估算方法。实践证明,在一定功率密度范围内,估算值较好地符合了实验测定数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已有研究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合成及测定的水合硼酸盐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归纳总结。利用基团贡献法对硼酸盐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预测与估算,并根据实验结果推算了硼酸盐多聚配离子的基团贡献值,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了水合硼酸盐的热力学数据及内容.  相似文献   

9.
对气体的三个输运系数公式进行了修正,所得结果有效地减小了理论估算值和实验测量值的相对偏差,其中黏性系数的修正公式和比较精确的理论推导结果几乎相同。除此之外,还对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过程中吸放热过渡点求解方法以及自动热传递过程中系统吸热计算公式给予了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0.
内含报酬率是一个常见的投资决策分析指标,计算该指标通常采用逐次测试法。在测试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确定初始估算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提出用“等值估算法”确定初始估算值,并且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了“等值估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压汞计和预吸附相结合的方法,首次直接测量确定了活性炭的全部孔体积.不仅提出一个直接测量多孔物质全部孔体积的方法,而且扩大了压汞计的使用范围.实验证明,即使在中孔和大孔范围内,吸附过程也是从小孔开始,逐渐扩展到较大的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以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对斜面孢子进行质量考察,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选出最适宜菌种生长的最佳相对湿度,提高菌种质量。  相似文献   

13.
饱和粉土振动孔隙水压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饱和粉土的动三轴试验,总结和分析了饱和粉土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提出了振动孔压力比与振次比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的孔压发展模式,说明了饱和少粘性土振动初期孔压急剧上升随之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其粘粒的影响,验证了Lee提出的振动孔压比U/σ0'可以表示为大主应变ξ1的单一函数这一结论,推导出振动孔压发展极限值与团结比民间的关系,为实际工程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IGA - 100型智能重力分析仪测定在100 ~300℃,0.01 ~ 10 kPa下,5A分子筛对正己烷的吸附速率曲线,分析了不同二次孔分布的成型5A分子筛颗粒5A-1和5A-6对正己烷的吸附扩散性能.结果表明:5A-1与5A-6分子筛具有相近的微孔和中孔孔径分布;5A-6分子筛在孔径0.1~1 μm范围内拥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分析了在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在三轴固结不排水应力路径下考虑土应力应变非线性的孔隙水压力方程,根据有效应力路径唯一性原理,推导出适用于其他应力路径下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的孔隙水压力方程,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验证方程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氨水浸渍法对果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讨论不同氨水浓度(5%、10%、15%、20%)对果壳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改性后的果壳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水浓度对果壳活性炭的结构及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氨水浓度为10%时,活性炭表面形态清晰,凹槽分布均匀,比表面积提高至775.1382m2/g,较改性前提高了6.5%;改性前后活性炭微孔孔径集中分布在3.5 nm;果壳活性炭的吸附率随氨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氨水浓度为10%和15%时,吸附率分别达到86.51%和86.54%,吸附率相比改性前有所提高。而当氨水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率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以果壳活性炭为载体,制备活性炭(AC)/二氧化锰(MnO2)纳米线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同步热分析仪(TG)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所得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可实现活性炭与MnO2的有效复合。在复合材料中,MnO2纳米线多以无定形态的形式存在且尺寸均一,将活性炭有效胶结在一起,从而使得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降低,但其孔径大小保持不变。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AC/MnO2复合材料对于有机染料具有明显、高效的降解效果,对亚甲基蓝的降解主要是吸附和光催化两者协同效应的结果。该结果拓展了活性炭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孔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对其吸附低浓度钨酸钠溶液中钨酸根的量的影响。聚合阶段,致孔剂用量为28%,交联度为5%,共聚单体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的比例为70:30;胺化阶段,用二乙烯三胺,胺化温度为110℃,胺化时间为4h时,树脂吸附钨酸根的量最大。在0.315-1.25mm范围内,树脂粒度越小,其吸附钨酸根的量越大。  相似文献   

19.
土的固结过程与渗透性质关系密切,但传统的固结仪不能进行渗透试验。该文研制了一种渗透固结装置,既能进行固结试验和渗透试验,又能测量固结过程中的孔压。装置构造简单,操作便捷,密封性能好,可自动记录孔压、时间等参数。该装置应用于研究生的土工试验教学,促进了土力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课件制作平台根据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平台和专用平台两种。高校开设的学科课件制作课程大多使用通用平台,存在难学难用等缺点,而学科专用平台则具有诸多优势。笔者在物理课件制作课程中引进专用平台《仿真物理实验室》,将初中物理教材知识点配套课件的制作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了教学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