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往往大部分的高中理科生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语文成绩也不太理想,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同样,给理科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对理科生学习语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进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方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养成对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相对而言,一个坏的习惯则有可能使人误入歧途。语文这门课的学习一直是学校学习的重点课程,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自身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做到以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学好语文知识,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习惯成就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在当前的新农村背景下,很多留守儿童面临监护缺失,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强化培养无疑成了"真空"地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老师,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从"头"开始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界的泰斗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转化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的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仍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纳入总目标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陪伴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从细微之处抓起,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可见,有一个好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是直接关系到其在未来进行初中、高中、大学乃至进入社会后的继续学习行为。在小学低年级开始针对语文习惯进行培养,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的引导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学习基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本文主要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听说习惯以及书写习惯四方面来分析如何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宋秋梅 《新疆教育》2013,(3):112-112
“语文真难教,怎么努力都难出成绩;学生不会学语文,缺乏自觉性,等等”。其实,当静心思考这一问题时,可以发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力量。《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丰收,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那么,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哪些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养成良好的乐学习惯、自主学习、阅读以及观察习惯,学生才能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获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让学生受用终身,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具体说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识字等九个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明确意义,强调作用;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坚持不懈,严格训练;为人师表,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提高自身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将受用终生。有多少文人志士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以,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吕淑湘先生也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7.
胡健 《考试周刊》2010,(18):61-61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那么,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得方法,人轨道”。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是语文教育者的重要工作。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健康成长都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的共同关心,共同引导。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董家康 《小读者》2013,(8):18-19
一个学生有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其语文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必须重视培养十二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好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语文教育一定要从思想上去加强认识,从教学中强化训练,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语文教育的始终,使学生真正学会"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