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涛 《科教文汇》2010,(15):19-21
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了以"孝"文化作为核心价值的感恩教育,将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感恩的人作为育人目标,带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和谐发展。我们以营造"感恩校园景观"、建设"感恩幸福教师"、培养"感恩快乐学生"、培育"感恩教育"理念、坚持"感恩教育"活动、体验"感恩教育"快乐为基本途径,形成了我校以"感恩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要一点就是要"减负增效",这是目前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焦点问题。全社会都在反思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行为,我们教师更要用专业的精神来思考"减负增效"这个问题。因此,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就要成为一个"减负专家"。"减负增效"要求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洪猛 《科教文汇》2010,(31):112-113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授人以渔"已成为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作用日益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我们应该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以前瞻性眼光看待英语,积极主动营造英语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意识。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一俊遮百丑。"在学校,学习好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本文想通过一个个范例告诉大家,越是大个儿的甜果子,越容易生虫;越是长得快的树苗,越需要剪枝。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从人本主义出发,既要看到"优等生"在学习上的长处,还要重视"优等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优等生"加强"军规"学习,磨砺其意志、塑造其品行,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5.
孙瑜春 《科教文汇》2011,(6):140-14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体育教育的基本理念。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更新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握体育教学目标,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慧琳 《科教文汇》2012,(18):120-120,123
当前我们农村的义务教育基本上处于一种"低标准,瓜菜代"的状况,存在很多问题。最近几年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农村教育的口号,正在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如燕 《知识窗》2013,(12):1-1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段话,它让我们看到了一幕最美丽的教育场景,一种关于"慢"的教育艺术。慢是生命成长的特征,教育是对生命特征的唤醒,"慢"理应成为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该做的不是急躁冒进、揠苗助长,而是多一份耐心、多一点从容,静静地等待花开。  相似文献   

8.
周伶鑫 《知识窗》2013,(22):1-1
我们今天提到教育,往往是对"高效"的顶礼膜拜,对"模式"的孜孜以求,对"现象"的大势吹捧,更多的是想随"旋风"扶摇直上。正因为这些"浮云"渐渐多了,教育原本的面貌和立场也就渐渐地模糊了,甚至被掩盖了。有位教育局长曾在一个教育论坛上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和工厂出来的乒乓球一样,每个都一模一样!"面对他的"大面积丰收",强调"因材施教"的孔子恐怕要汗颜了,强调"多元智能"的加德纳也要面带愧色了。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打着改革的旗号,使我们的教育渐渐偏离理性和科学的轨道,还理直气壮地冠以理性和科学之名,  相似文献   

9.
"物价猛涨,成本提高"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热的议题,我们技工教育也不例外。近几年技工学校招生人数增长迅速,教学经费却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导致实训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因此科学分析、合理核算、有效降低实训成本迫在眉睫,我们要使投入的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0.
戴婧 《科教文汇》2014,(35):156-157
"孝道"精神是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亦是作为人安身立命的内在修养。"敬养兼施"是儒学孝道的世俗涵义,表明了子女对父母不仅存在着供奉养育的责任,并且应当从心底里尊敬爱戴自己的父母;而当代"尚青爱幼"的思想成为父母与子女相处的主要法则,子女在父母的单向爱护下,缺失了"反哺"的渠道。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儒学孝道的精神内涵、实施孝道教育,重塑儒学孝道教育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并非仅仅是"技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教育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技术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社会变迁、社会互动、人的社会化等因素,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都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教育技术的社会学研究是教育技术学科的基础研究之一,将成为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陈晶 《今日科苑》2010,(18):15-15
人,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很难。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孩子"学会做人"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最终奋斗目标。我们不仅要在常规管理,常规活动中把"学会做人"的教育落实到实处,而且要注重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落在实处。可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我们将不懈努力,切实深入开展"学会做人"教育,将这一教育抓得更实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顾勇峰 《科教文汇》2012,(15):151-152
"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少年健康的高度重视。我们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义不容辞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教育规模成倍增长,培养模式不断丰富,我们尝试把"新公共服务"理念引进到研究生的管理中,实现以"服务"为载体开展工作,积极引导他们,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肖丽群 《科学中国人》2014,(8S):207-207
"爱心",这个词在教育理论中被众多教育家提到过无数次,以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被很多教育家强调过很多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由此可见,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工作者实施各项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人只有对自己所爱的事物才甘愿付出真心、充满信心,并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充满爱心,那我们就会对我们的学生付出真心,充满信心,并以极大的恒心和耐心引导学生往积极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张彪 《科教文汇》2012,(19):32-32,38
"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力军,如何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与创新意识,是摆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了"90后"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冯源 《科教文汇》2011,(16):21-21,61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教育公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只有推动教育公平法制化才能解决矛盾,而政府应该成为教育法制化的主体,而非"局外人"。  相似文献   

18.
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成为该"校校通"工程的重点,同时,教育城域网也成为实现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及教学资源共享的关键。本文应用高性能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对教育城域网系统的结构、系统集成、功能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最终得出符合地/市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的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冯樱 《科教文汇》2011,(31):26-27
目前的中国教育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被选择"问题。本文将从我们是如何被选择的、我们为什么总是被选择这些方面来深入剖析没有选择性的教育是否还是教育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何瑞莺 《科教文汇》2011,(12):111-111,115
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知识中心"教育模式的影响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一份"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敏锐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点。报告明确指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将伴随一个人的终身。这就是说,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只让学生"学会",不让学生"会学",那么我们的教育要为知识经济服务,只能是一句空话。时代的发展在呼唤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