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 创新教育的核心 1.创造性思维必须有宽松、进取的学习研究型气氛。为此,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教学心理气氛和情境,使学生思想处于高度活跃并充满向往的状态,引导学生(员)自觉主动地发现新问题,挖掘新问题,挑战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浅谈几点拙见。一、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设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一、鼓励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例如我们在学习完两角和的  相似文献   

4.
1.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这忍俊不禁的气氛中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5.
1.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和环境.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当中的创新能力,应该营造一种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而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家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氛"和"土壤".  相似文献   

6.
燕蓬 《甘肃教育》2014,(13):97-97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思想性、工具性、基础性极强的语文学科,必须注重创新教育。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创设情境,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自由",要"宽松",没有"自由",没有"宽松",就不会有创新。自由、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是学生创新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养料,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思路广阔,思维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对通过开放性阅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不断探索,获得了以下一些感悟和体会。 优化教学气氛,创设开放性阅读环境 开放性阅读首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相似文献   

8.
陈胜兵 《考试周刊》2007,(48):53-54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中就要通过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平等的创新时空,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学生创设创新契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训练,做到全方位平衡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探索多种途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创设主动求知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热情。只要更新教学观念,政治课也能收获创新之果。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造民主氛围,激发创新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忍俊不禁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里自由,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宽松的环境中迸发出来。如一位教师,在他的教学中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可以补充,没好的想法可以再想,不同意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想法可以提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1创设"和谐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使学生的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因此在课堂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以创新意识为动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兴趣外,还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创设英语教学气氛、创设语言环境启发学生思维、利用现有教材语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训练,并把握创新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李琼芳 《孩子天地》2017,(5):111-112
创新教育是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素质。而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认真创设教学情景,从培养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性着手,积极拓宽学生的思维,及时培训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前提,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从三个方面入手: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做到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发展其创新思维;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拓宽思路、开拓想象空间,通过想象思维运用的范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不迷信权威,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一、营造氛围,保持好奇,诱发意识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快乐、有趣与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要做到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自由地与教师、  相似文献   

20.
陈玉芳 《考试周刊》2013,(18):66-67
<正>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创新环境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营造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