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话题围绕一个记者朋友的一次采访经历展开.这是一位名叫"子夜的昙"的记者朋友贴在网上的一个帖子,先请大家看一下: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去一个景点旅游,看见一帮媒体记者聚在一起宣誓,那庄重的神情让人肃然起敬,宣誓完了还逐个在一块写有"不拍作假照片"的大红布上签名.笔者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藏羚羊"与"周老虎"事件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些记者朋友们便立誓决不拍作假照片.  相似文献   

3.
高小定 《今传媒》2007,(10):40-41
一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聚会.一大桌子人,其中有公务员、有在企业当员工的,还有一位记者.刚入座不久,一个在政府里做事的小头目就冲那位做记者的朋友说道:"你们记者现在自以为很牛?可你知道我们在下面说你们什么吗?说出来你可不要生气哦!我们说记者是苍蝇,碰到了也不能往死里打,一旦打死,就会招来一群.因此,我们现在对付记者,都是给塞点甜头,然后哄他赶紧走."  相似文献   

4.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如果在国内是在家,到国外是出外,那么记者所依靠的父母和朋友便是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离开群众'记者便会活动不起来,到处碰壁,一事无成.当国内记者如此,当国外记者何尝不是这样?但是,出外毕竟不是在家,依靠朋友终究不是依靠父母.此中异同,必须辨别.  相似文献   

5.
骆文 《报林求索》2012,(10):52-53
<正>秋天,David和几个朋友十分"冲动"地跳上了从班加罗尔到古城亨比的火车,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印度铁道之夜"。Q:本刊记者A:David,美国某大学博士在读,长年负笈海外,曾在印度实习半年Q:在去印度之前,你对印度的火车有了解吗?A:照片上看过一些,感觉非常拥挤,条件也很简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还有"挂票"。Q:真的有"挂票"吗?  相似文献   

6.
我的相册中保留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它摄于60年前的9月2日.乍看这张照片很平常:在一个杂乱的小院中,居于照片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坐在椅子上30多岁脸容消瘦的妇女,她怀中抱着一个1岁多的婴儿,左右两边还站着两个女孩,一个不满10岁,另一个5岁多点.这是一张十分普通的母子合影.可对于我来说,这张照片却是十分珍贵的.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话说:"黑瞎子掰棒子一掰一个丢一个."于是,就有人把记者比作"黑瞎子".黑瞎子掰棒子掰一个掖在腋窝里,再掰一个再往腋窝里掖时,原先的那个就掉了,结果最后只剩下一个棒子.  相似文献   

8.
年轻女孩拍写真照,还没有取回照片,影楼就把她的照片在大厅里展示。由于涉及隐私权,天津女孩将影楼告上法院,索赔4万元。 今年6月5日,20岁出头的小红和好朋友一起到一家影楼去拍照,经工作人员推荐,她预定三天后拍摄一套个人写真。三天后,小红到影楼进行了拍照,当时照了100多张照片,  相似文献   

9.
迷茫:怎样才是真正的记者 十年砍柴,媒体从业9年半 2008年的一个秋日,我去人事处退记者证. 人事处的老兄把证件上的照片撕下还给我,说:"留个纪念".照片上的我28岁,看着那张清瘦还有些朝气的面孔,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相似文献   

10.
我对《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编辑记者喋喋不休最多的一句话是:寻找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意象.这种意识现在快要变成他们的一种本能了,每遇大事便会瞬间打开. 9月15日,西安等地发生爱国游行,一部分激进分子沿途打砸日系车的行为让这场爱国游行偏离了既定轨道.当晚,"冰点"周刊人物版编辑从玉华在冰点微信群里转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小伙儿举着纸板提醒日系车调头行驶.尽管这张照片在新浪微博上被"转疯了",但没人知道"他"是谁,更没有媒体联系上"他".编辑在微信群里让正在西安出差的"冰点"周刊记者秦珍子"试着联系一下".谢天谢地,在茫茫网海中,记者竟然搜出这个叫李昭的年轻人,并说服他接受我们的独家采访.这简直太牛了!这不就是"冰点"一直孜孜以求的那个"经典意象"?  相似文献   

11.
一年前,一次关于是否应该采访"在恐怖袭击中丧生的民工家属--一位88岁的老母亲"的艰难选择,曾经让一个年轻记者陷入彷徨.几个月前,一组"骑车人雨中摔倒"的照片引发了社会各界长时间的讨论.媒体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职业道德和对"度"的把握前所未有地被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横陈在人们面前.而在各种类型的媒体报道中,灾害报道和带有灾害性质的突发事件报道最能考验记者对"度"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0月11日,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拍摄的《一张鲜血凝成的照片》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我这个搞了近10年文字的记者获此殊荣,真是莫大的喜悦.我所在的《宝鸡日报》为此发了消息,一时间.同事前来道贺,朋友前来道喜,大家都庆贺这份来之不易的收获。说实话,我抓拍的歹徒抢劫乘客钱财的照片能获大奖,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说它预料之中.是因为它凝固了震惊全国的“3.12”事件的历史瞬间.说它预料之外.是因为这张照片的拍摄技巧、用光等摄影技巧、照片制作显得很不理想,所以,它在《人…  相似文献   

13.
王建丽 《新闻窗》2012,(3):87-87
一、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冲突 新闻事实面前,记者首先是记录者,是如实反映社会事件的发生,还是应该参与进去,以人道主义精神避免悲剧的发生?无论是在新闻界还是在普通人群中,这个争论从来没有中断过。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震惊世界的凯文·卡特自杀案。1993年,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下的《饥饿的苏丹》震撼人心,并因此获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照片中是一个跪倒在地的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即将饿死,女孩后方不远处是一只硕大的秃鹰,等候猎食女孩。那张照片传遍世界后,人们在给予非洲苦难人民巨大的同情和怜悯的同时,更加关注那个小女孩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引言:由一个摄影家的故事想到的 1960年,民尔森·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被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这一年,一位叫凯文·卡特的英国移民的后代,出生在南非,后来他成为著名摄影家。 让凯文·卡特声名斐然的是他自己拍摄的一幅新闻照片一“饥饿的女孩”。这幅照片上那个赤身裸体、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正哭泣着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女孩身后不远处,一只兀鹰却虎视眈眈地盯着她骨瘦如柴的身体。 照片的新闻背景是:1993年,非洲苏丹发生大饥荒,凯文·卡特抢拍到了这张照片。当时的卡特拍完照片后,迅速赶走了那只大鹰。他看着由于大饥荒造成的此情此景,不由地独自坐在树下放声大哭。 “饥饿的女孩”写就了又一个触目惊心的“非洲故事”。 1994年5月份,这幅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两个月后,凯文·卡特  相似文献   

15.
<正>方式一二维码扫描用智能手机扫描照片下方二维码,核验新闻记者证信息,如显示被查询人的样证信息和照片,说明是真记者证;如不显示,说明不是真记者证。方式二短信查询移动手机用户发送"CXXM记者姓名#单位名称"到10660840查询,如收到被查询人的证件信息,说明是真记者证;如收到"您查询的记者信息未找到……"等字样,说明不是真记者证。方式三网站查询登录中国记者网(http://press.gapp.gov.cn)首页新闻记者证查询栏,输入新闻记者证相关信息,如显示被查询人的样证信息和照片,说明是真记者证;如显示"没有找到您想要查询的内容……"等字样,说明不是真记者证。  相似文献   

16.
去年<南方都市报>一则<带着记者丈夫敲门捉奸>的报道(下文简称<捉奸>),引起了人们对传媒参与情感纠纷事件分寸的热议.在这则新闻里,记者欣然接受一位男性当事人的"托请",亲历了这一"难得"的捉奸过程,现场抓拍下当事人妻子和一个男人共处一室衣衫不整的照片.  相似文献   

17.
跑了一辈子的农村,也得了一个让我这辈子都引以为豪的称号——"田坎记者"。作为记者,由于工作的关系,交的朋友肯定不少。但在我这辈子所交的朋友中,有一位是已超出了记者与采访对象范围的"田坎朋友"。"成友,你有空来我这里,我俩就街道当前的产业转型发展,好好聊一聊。"前不久,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一个农村镇变为的城市街道)党工委书记黎明,以"命令"式的口吻给我打来电话。  相似文献   

18.
发明照相机以来,世人拍了无数张大同小异的集体照:肩并肩、头朝上,少有新意。而这张照片在狭小的空间容纳了六个人,其中三个还是倒悬着微笑;原本很普通的照片,竟添了几分魔幻色彩。这张照片最大的趣味在于它不是电脑合成产品,是真实场景的真实记录。在日常经验世界里,如不借助工具,这绝无可能。但这是在太空!7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闻站上的宇航员在太空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通过视频传输画面接受地面记者的采访。那一刻,新闻在广漠的宇宙中传递,颇有些穿越时空的意味。记者招待会上的宇航员们,抛弃了重力的束缚,以快乐的姿态颠覆了传统摄影方式,用这张合影告白大家: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不属于人类惯常行为和思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本刊记者从广州出差回来,兴奋的拿出了一张在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拍摄的照片给编辑部的几个同志看。大家都被照片上那座气势宏伟的建筑迷住了,整个建筑设计独特,俨然一个艺术馆,有专门的与生产场地隔离的参观长廊。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碰上一位久未遇面的朋友,与他聊天中,他声称自己"最害怕记者"。我戏谑地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隐私被记者揭露了?"朋友摆摆手,开始"揭露"记者。他是一个局长,因班子工作出色,常有记者光顾。有的对他的描写过了头,比如,单位修住宅楼,有人建议给领导设计大套,他坚持与职工一个标准,将大套计划一笔勾掉。稿子见报后变成了这样的文字:"在职工大会上,他拍着胸脯说,我不要大套,也不上楼,我的房子让给最困难的同志。"他说:"我看了报道,一个星期没敢出门。"因为他不仅上了楼,住的还是好楼层。可这句"豪言壮语"全城皆知。多年过去了,仍有人见面问他是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