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追寻形形色色被统称为“儿童简笔画”之类读物风靡国内的原因不是本文的主要任务,概而言之,恐怕起码是显示了国内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主要是绘画)现状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儿童简笔画?简笔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对儿童进行绘画启蒙教育可否使用简笔画?如果不可以的话那么该怎样对儿童进行绘画启蒙教育?如果可以的话又该如何对儿童进行绘画启蒙教育?一、什么是儿童简笔画似乎还没有权威的描述儿童简笔画的定义。笔者翻阅的一些属“儿童简笔画”类的读物,对简笔画的描述是基本相似的,即:用简单的线条和常见的形状反映出物体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白色风信子     
我是非常普通的女孩子,是的,非常普通。可是我活得轻轻松松,有滋有味。我养了一只小狗,并亲切地叫它“九九”。因为它背上有九个斑点。如果没有这些斑点,它恐怕就是一条纯白的小狗了。我有几个好朋友:添添、草  相似文献   

3.
既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被社交小团体所接受,国际儿童心理组织将这样的孩子定位为“孤独儿童”,也称作“排斥儿童”。最近,据一项在上海市3个小学开展的测试调查显示,20%的孩子有孤独倾向,而真正的“排斥儿童”占5-6%。为此,笔者走访了武汉的几所校办幼儿园及小学,了解到这些“孤独儿童”的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儿童被害人获得正义,也为了威慑潜在的拐卖犯罪,从而保护潜在的儿童被害人,需要对我国反对拐卖犯罪刑事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建议在无需将《刑法》第240条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恢复为拐卖人口罪的前提下,完善我国关于强迫劳动、协助强迫劳动、组织卖淫、协助组织卖淫、强迫卖淫、引诱幼女卖淫、拐骗儿童等拐卖犯罪的规定,建立一个严密的反对拐卖犯罪刑事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四十、非非三岁生日 今年五月十五日是非非三岁生日。中国人特别重视孩子的满月、百日、周岁、三岁,应该说是有道理的。小孩子到了三岁,的确不再是小小孩了。近来非非就老讲“我小时候”如何如何,比如她讲“我小时候去过天安门。”“我小时候把星星star叫tar,真逗。”前几天她还说“我真的长大了”这样的话,在周岁时她下会说,就是在两周岁甚至两周岁半时都没有说过,恐怕也不会说。三岁左右,在儿童身体和智慧的发展中恐怕可以视作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总会听到有孩子遭到意外伤害的消息,如溺水、烧伤、摔伤、发生车祸、被拐卖等。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的死亡儿童中,大约有三分之二丧命于意外伤害。可见,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儿童生命安全的最大“杀手”。因此,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和”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几乎人人能读它的音,个个能写它的形,但它共有几个音、几个词性、有多少个义项,这恐怕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了。“和”,是个用法比较复杂、具有“多功能”的汉字,它共有6个读音,6个词性以及20多个常用义项。如果通过查字典逐一学习,当然可以,但势必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几年数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教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我把班上的几个常爱玩游戏机的…  相似文献   

9.
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形成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是一种严重侵犯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本文探讨了我国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形成的原因,对如何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酒和砖头     
一个人喝了许多酒后耍酒疯,被扭送到法庭。那人预感到法官要惩罚他酗酒,就说:“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出几个问题。”“你问吧!”“我如果吃了沙枣,这不好吗?”“没有什么不好。”“如果我再喝些水,这有罪吗?”  相似文献   

11.
滕朝阳 《教育》2011,(9):11-11
8月18日,备受公众关注的赖宁雕像被迁回原吐——山西太原东仓巷。次日,当地还举行了回迁仪式。如果没有社会舆论的介入,“失踪”了好几个月的赖宁雕像,恐怕仍将处于“失踪”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最近,到附近几所小学做调查。调查中有几个问题是请学生写出自己的愿望、长处和不足。 讲完具体要求,就让同学们开始作答。一会儿,一个大个子男孩儿举手问我:“我没有什么愿望,怎么办呢?”什么,一个人怎么会没有愿望,尤其是一个正处于幻想时期的孩子?我被他的问题打蒙了,心想总不能强迫他写出几个愿望来,可又有些不甘心,就对他说:“你再仔细想想。”他停顿了一下,坚持说:“我真的没有什么愿望。”“那就写上‘无’吧。’我无可奈何地答道。 还没有从疑惑中醒来,又一个声音传过来:“老师,我没有长处怎么办?”什么,难道这…  相似文献   

13.
最近 ,到附近几所小学做调查。调查中设计有这样几个问题 :请学生写出自己的愿望、长处和不足。讲完具体要求 ,就让同学们开始作答。一会儿 ,一个大个子男孩儿举手问我 :“我没有什么愿望 ,怎么办呢?”什么 ,一个人怎么会没有愿望 ,尤其是一个正处于幻想时期的孩子?我被他的问题打蒙了 ,心想总不能强迫他写出几个愿望来 ,可又有些不甘心 ,就对他说 :“你再仔细想想。”他停顿了一下 ,坚持说 :“我真的没有什么愿望。”“那就写上‘无’吧。”我无可奈何地答道。还没有从疑惑中醒来 ,又一个声音传过来 :“老师 ,我没有长处怎么办?”什么 ,…  相似文献   

14.
《广西教育》2004,(7C):16-27
马加爵案件的发生距今已过去几个月.案件本身逐渐被人们淡忘.但它留给我们的除了震惊、惋惜、遗憾,更多的则是反思。如果马加爵能有几个好朋友,如果家长老师能早些发现他有心理问题,如果马加爵能早点悟到人生的意义……对马加爵来说,这些“如果”已经没有了意义,但对于我们,特别是对于与马加爵有同样境况的人,反思这些“如果”,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酒和砖头     
一个人喝了许多酒后耍酒疯,被扭送到法庭。那人预感到法官要惩罚他酗酒,就说:“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出几个问题。”“你问吧。”“我如果吃了沙枣,这有什么不好吗?”“没有什么不好。”法官回答。“如果我再喝些水,这有罪吗?”“没有罪。”“然后我躺在阳光下晒一会儿,这是不是犯法?”“当然不是。”法官说。“那为什么枣加上些水放在阳光下酿成的酒,您就说有罪并声明禁止?喝了这种酒,您就认为破坏了法律?”那人质问道。“先生,”法官说,“现在我向你提几个问题。如果我向你泼一点水,这会使你得病吗?”“不会。”那人回答。“如果我往你头上倒…  相似文献   

16.
何云贵 《重庆师专学报》2014,(4):110-112,152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并探究“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一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维度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客观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前测。第一组参加“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第二组不参加。12个月后,对参加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非留守儿童施测,对各项指标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组留守儿童的客观支持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而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参加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没有显著不同。“留守儿童之家”提升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要问:五年过去了,全球反恐究竟取得几成胜利?这是一个恐怕连反恐专家都很难回答的问题。本·拉登仍未见踪影,一个个“恐怖头目”的落网也未能减少此起彼伏的恐怖活动,似乎是“越反越恐”。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出生的孩子被称为“新新人类”,那90年代出生的孩子有多新,新世纪的孩童又新成什么样子呢?有一句话可以通用于多个领域:“你所不了解的东西永远得不到的。”作为致力于儿童音乐的词曲作家们,我们对这群具有几十年“代沟”、“新出花儿”来的一代孩子又了解多少呢?如果我们只是苦心钻研创作,而不十分了解我们的创作对象,恐怕也将是“作者独自痴,读者难解味。”梁启超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虽不绝对,但也确实涵盖了一定的层面,翻开我们很多版本,不同地区的儿童歌曲的刊物,不由感叹:有一些已成了“现在进行时”的“怀旧…  相似文献   

19.
《皮皮鲁》、《鲁西西》伴随了上世纪70年代后几代人的成长,多年来一直是书店的畅销书,甚至成了童年的一种代名词。如果不知道“皮皮鲁”、“鲁西西”,我们都会惊讶地来一句玩笑:“有没有童年啊?”虽说,童话似乎是儿童的读物,但却不是儿童的专利,它见证了我们很多  相似文献   

20.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与概率”可以说是数学新课程中最让小学教师感到“头疼”的内容了。这个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领域既难教又难学,尤其是让许多成人都感到抽象难解的“概率”,也首次成为小学数学的一部分,它能否真的变成我们所期待的“儿童数学”?这里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有没有必要让儿童学习它?二、儿童有没有能力学习,或者说,统计与概率能否变成“儿童数学”的形态?三、教师有没有能力驾驭这样的“儿童数学”,假如前述两点成立的话?如何让教师具备这样的能力?下文就通过个案研究带给我们关乎上述问题的诸多思考。或许,真正的答案还隐藏在更加深入、普遍和专业的科学研究之中,还孕伏在更成熟的思辨和讨论之中,但这并不削减一项真实调查的价值。当我们直面现状从而激起对这些永恒问题的思考时,这些思考也就有了当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