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就饮食民俗中的性别表现来说,新疆民族既有和其他地区、民族相似之处,又有其自身特点,充分体现了新疆民族的性别角色差异。  相似文献   

2.
历史变迁塑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层结构,成就了中国饮食文化多元表象下的一元特性。尤其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主食、辅食之间固有的中心、边缘关系发生了相互转化。就黄河中游与东北饮食文化圈而言,前者以辅食为尊,后者以主食为尊,但同时都将二者视为必需品。这种差异中的同一是饮食文化变迁中对生态环境推进食材原料革命的适应与超越,也是人口的地域性流动促成的彼此间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特定文化地理生态中,主食与辅食之间呈现出了原壤性与共融性的杂合特征。这两种特征的交织与共存,保证了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和整体饮食文化的一致性,为“多元一体”的饮食文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代陕北地区的石油工业的开发和其他民族工业一样,难以逃脱历史的命运。尽管其发展步履维艰,但它填补了陕北地区工业的空白,是陕北工业近代化的先驱。对陕北地区的居民在物质生活、社会意识、社会风俗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清代的满族饮食文化,实际上是研究满族文化进入汉文化地区所导致的文化融合的历史.运用历史学和美食学的研究方法,从全方位去研究满族饮食文化的变化以及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社会功能及贡献.  相似文献   

5.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陕北民歌结构简洁明快,曲调悲壮苍凉、粗狂高亢,描绘出黄土高原无际、空旷的自然环境和生存在这里的人民群众的感情世界。陕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对陕北民歌风格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诗中描写陕北地区的诗歌是陕西地域文学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古代文人的迁徙流动与诗歌创作、辑佚与考订古代诗歌作品、研究陕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民俗、方言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文献。在此主要是从自然、经济、文化、军事等角度对唐诗中的陕北图景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特有的饮食文化。通过对贵州省屯堡地区饮食文化生成机制的分析,关注屯堡饮食文化及支撑文化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屯堡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融合的路径,采取有效的开发策略,实现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目的。  相似文献   

8.
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的寄托了陕北人们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美好寓意,是陕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陕北民歌中蕴含陕北地区丰富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陕北这片土地上,是陕北地区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陕北方言是陕北民歌的风格和特色,本文主要从陕北方言与陕北民歌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积极作用,丰富我国民族地域文化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的寄托了陕北人们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美好寓意,是陕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陕北民歌中蕴含陕北地区丰富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陕北这片土地上,是陕北地区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陕北方言是陕北民歌的风格和特色,本文主要从陕北方言与陕北民歌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积极作用,丰富我国民族地域文化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地名都是当地居民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所起的名称。每个地区的居民生活在相同的文化圈内,他们所起用的地名往往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和居民的心理特征。所以从沿用至今的地名中,可以透视古代的文化。陕北地名及其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本文只择其要讨论其中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陕北地名与古代民族地理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同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氏、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陕北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