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市浦口区铁路小学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书法教育,时间久远,成效显著,一直以来学校注重书法氛围营造,加强学生书法教育普及,重视教师书法培训,成为江北新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书法教育特色极为鲜明的学校,为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的镇江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享有"江南第一碑林"之誉的焦山碑林便是其中之一。这不可多得的书法教育资源,对包括学习兴趣的激发、教育内容等在内的本地学校书法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书法资源,促进书法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日益急迫。书法教师只有在"练""习""研"三个方面下功夫,才能胜任学校的书法教育工作,实现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担当。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苏州市新康实验小学将书法教学和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相结合、传统文化和学校管理相结合、端正写字和方正做人相结合,从低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从小形成正能量理念,系统全面地推进学校书法文化建设,积极拓展学校的书法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学要“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以及“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而在现今的小学生书法课堂上,教师重技能而轻文化、重形式而轻内涵的现象一直严重存在着。因此,研究书法课堂的文化融入对当今的小学书法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书法教育是培养学生书写基本技能、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把书法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规划、夯实师资、创新实践、延展内涵,全力打造书法教育特色,使书法教育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文化基石。  相似文献   

7.
准确理解和把握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大连市中山区教育局区域推进书法教育,从制度上保障书法教育在区域整体工作的地位,以"三维培训""研磨课堂"为主线,锤炼区域书法教师队伍,以"课题引领"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教师迅速成长,以"课程牵动"为策略保障,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以"菜单培训、书法竞赛活动"为切入点,积淀书法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尽管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但书法教育进校园、进课程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囿于种种困难止步不前。如何真正落实书法教育,建设墨香校园?书法特色起步学校需要重视书法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加强练习,高度重视书法师资培养,提升青年教学书法水平,可以先从硬笔书法做起,逐步过渡到软笔书法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书法活动形成习字育人的文化风尚。  相似文献   

9.
每个地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学校要善于从地域文化中寻找书法文化元素,探寻书法教育与地域文化传承的结合点,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让书法教育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学校精神的灵魂,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产品。学校管理和师生成长都需要文化与课程的共同支撑和引领。在创新发展的今天,更应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尤其近阶段,广大中小学校书法课程纷纷得以确立,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多年来客观存在的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通过推进墨香文化课程、建设剑湖书院、打造师资团队,把书法课程和学校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教养的现代国际人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书法教育即培养"写"的习惯,学校可构建持续化、生态化、儿童化、课程化的良好的"写"习惯工程,使写字教育"掷地有声"。书法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写好字"的过程,更是"把'人'字写正"的过程,遵循写字教学规律,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书法教育与启德、益智、审美、健体等有机融合,是学校提升书法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书法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瑰宝,是迄今为止人类抽象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世界上尚未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书法这样以线条、点画的形式来表现情感、理趣的艺术形式。写字是中国公民必须具备的文化基本素质和基础文化技能,文字书写(书法)不光是文化交流、交际沟通、传播资讯的实用的文字书写符号,它可以更好地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气质等方面的情况和特点。书法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蕴含深厚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材。本文着重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文化核心素养,为校园文化与文明建设增彩添色等方面谈述在中职学校实施书法教育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推动书法教育在中职学校里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都提高了对传统优秀文化在传播、弘扬、发展上的重视程度,这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教育教研团队在研究中,明确了书法教育在学校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书法学习、师生的共同进步创设优质的环境氛围。学校通过师资力量的强化、书法练习频率的增加、课程活动的优化,全面推进学校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校本化的书法办学特色,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学生对书法技艺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使用电脑机会越来越多,"提笔忘字"现象越来越普遍的现状下,书法教育就有了更重要的意义。通过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书法特色教育的结合,探索以书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途径,希望能有效提升学校文化功能,促进学校书法特色建设和教师、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全面开设书法课,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书法教育,要达成这一目标,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书法师资短缺。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快速建设一支书法教师队伍?对学校的语文教师和有书法专长的其他科目教师进行系统、标准的书法专业培训,使他们专业素养得到快速成长,以胜任学校的书法教育教学任务,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28):155-156
乡村学校书法课堂教学开展,受地域及乡村文化环境影响,存在学生兴趣、家庭文化艺术氛围、学校教学条件、经费支持、书法师资短缺等重重困难。但在政策加持、乡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网络优质教学资源、书法进入中考高考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下,乡村学校可以凭借自身改革与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乡村学校书法课堂建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书法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由于书法教师的缺乏、学生对书法认识不足以及学校对书法评价的欠缺,导致书法教育效果难尽人意。面对书法教育的淡然现状,学校应重构书法教育内的一方磁场,语文教师要提高书法素养,承担书法教育的责任,把书法教育和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整合,为传承汉字的历史文化写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获奖论文从从学生发展、课程实施、书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不同角度对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好新时期书法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观点是:对新时期书法教育课程功能的理解应与以往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有本质不同,应重在培养良好技能和品行、培育个性审美和创造、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目前书法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中仍存在有违书法规律、教育规律的一些问题;新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书法教育应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实现教材、教师、学生三要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3):7-8
书法是一门兼具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的学科,书法也是美术中的一部分,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书法往往是被一笔带过或是直接忽略的。然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与发展。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改的实施,很多学校开始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以此来加强学校的书法教学。中学美术教师在学生的书法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美术教师的书法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书法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汉字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书法教育在建湖县首先表达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书华夏文明"。建湖书法教育的核心追求是"写灿烂人生",体现的是一种生命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