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1992年大陆赴台参加《联合报》主办的“海峡两岸清史档案学术研讨会”的九名学者,在台北期间于9月15日和18日两次去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访问,受到热情接待。该院始终陪同我们参观的是副院长昌彼得先生,著名清代档案整理研究专家庄吉发先生,以及冯明珠女士等。在9月18日第二次参观时,该院院长秦孝仪先生会见了我们,并赠送每人一些该院的出版物;其间徐艺圃与秦孝仪还就明清档案的相互交流合作问题进行了简短的会谈,然后大家一起照了相。晚间昌彼得先生在阳明山下一饭店宴请我们,气氛融洽友好。这是大陆清史档案学界与台湾同行相隔40多年以来第一次在台湾相聚。正如台大历史系陈捷先教  相似文献   

2.
"版本"现为一词,指同一部书因编辑、传抄、刻版、排版或装订形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本子.①"版"与"板"古通用,故"版本"又写作"板本."在最初,甚至"板本"比"版本"更为通行,以后,两种写法并行不废,而意义无别.时至今日,台湾学者屈万里、昌彼得所写的一部著作,名字还叫《图书板本学要略》.②"版(板)"与"本结合这一词,本是雕版印刷术发以后的事.其最初的含义是指雕版印刷的书籍,以区别于前此的手写本古籍.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论文丛刊》(台北市汉美图书公司出版,下称《丛刊》)是我国第一部以博士、硕士论文为内容对象的丛刊。由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研究所胡述兆、李德竹、昌彼得、卢荷生教授主编。据“弁言”称,“每集齐十册,即出版一辑”,今后是否将连续不间断地出版下去,每辑种数有无调整,内容怎样变化,均不得而知。不过,仅就已出版的一至三辑而言,此《丛刊》与《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基本丛书》(亦由台北市汉美图书公司出版,下称《丛书》)属联袂篇,两者相辅而行。《丛书》出自专家学者之手,多有力作;《丛刊》由后起新秀所成,亦不落窠臼,可谓彼此相得益彰,蔚为大观。《丛刊》系我国第一部青年学者  相似文献   

4.
《太平广记》卷三八录“李泌”一条,言出《邺侯外传》,宋曾■《类说》卷二录二十五条有关李泌事,言出《邺侯家传》。又商务印书馆排印本《说郛》卷七、宛委山堂本《说郛》卷一一三分别收录《邺侯外传》一卷,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中亦屡次引用《邺侯外传》文,台湾昌彼得《说郛考》一书,对《邺侯外传》有如下说明:  《古今说海》、《历代小史》、重编《说郛》卷一一三收有《邺侯外传》一卷,题李繁撰。其书盖自《太平广记》卷三八录出,与《家传》实非一书,而作李繁者,非也。  昌氏考定《家传》与《外传》并非一书,《外传》作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坛的一代巨匠刘炳森先生,离开我们已近四年了。对于先生的人口艺德,我们由衷赞佩;对于先生的高风亮节,我们甚为感动;对于先生浓浓的故土之情,我们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6.
近日,青岛市市南区档案局征集老舍先生的部分珍贵档案资料进馆。此次征集的档案资料由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捐赠,其中包括老舍先生手迹、生前用过的物品、珍贵照片、多种纪念章、《骆驼祥子》影视剧照以及多个国家多种语言文字出版的老舍先生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顾颉刚先生的衣钵传人,刘起釪先生(1917-2012)一生为学术默默耕耘,著述丰硕,但鲜有人知。直到九十四岁上,因为凄凉晚景曝诸报端,加之网络效应,才备受关注,成为世人藉以观照和评断世道人心、学界生态的活符号,境遇才得改善。未及两年,又传出先生猝然谢世的消息,不免又引发人们的一阵唏嘘。刘起纡先生是湖南安化人,1941年先生考入重庆中央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深为金毓黻、顾颉刚、缪凤林、丁山诸先生所赏识。1945年,先生本科毕业,继续追随顾、丁两先生在南京中央大学研读。1947年底,先生研究生毕业,因顾、金两先生都在新成立的国史馆任纂修,遂被推  相似文献   

8.
鸣镝飞逝名永留-于鸣镝其人、其事、其文、其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为人、处事、行文、著书等几个方面概述了于鸣镝先生的一生,以此作为了解先生、缅怀先生并学习先生的一个纪念。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周振甫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回想起先生在世时的许多往事,仿佛昨日,依然是那样清晰,真切,令人怀念。我与先生相识二十馀年,从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省档案馆又征集到一批名人档案,其中有著名考古学家、书法篆刻艺术家孙太初先生,著名画家、出版家柯德恩先生,滇军将领杨如轩先生,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惠荣先生,现  相似文献   

11.
王元化先生驾鹤西归,离我们远去了.在怀念先生的日子里,以往与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也从记忆深处渐渐浮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黄宗忠先生仙逝前,e线图情采访了先生,文章以人物访谈形式,展现了黄宗忠先生与图书馆事业的一世情缘.  相似文献   

13.
袁绍文先生是工程技术界的优秀科学家,是杰出的华人代表,为中美科技合作作出过重大贡献。笔者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因袁绍文先生向浙江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和古籍相识相交,并成为好朋友。袁绍文先生高尚的品质、真诚的为人令人敬佩,永远值得后人学习。谨以此文缅怀袁绍文先生,向杰出华人袁绍文先生致敬。  相似文献   

14.
孙慧玲 《兰台世界》2008,(11):59-60
宋初三先生,指泰山孙复、安定胡瑗、徂徕石介三位理学先驱.<宋元学案>卷二<泰山学案>有黄百家按语:"宋兴八十年矣,安定胡先生、泰山孙先生、徂徕石先生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濂洛兴矣.故本朝理学虽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始,故晦庵有'伊川不敢忘三先生'之语."[1]73其意很明显,即三先生为理学开山人物.研究自宋代而始,至元明清而不衰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理学诗派,当自三先生始.  相似文献   

15.
本刊对余秋雨、余杰两位先生的独家访谈刊发后,引起一定的反响,日前,余杰先生特地将他答余秋雨先生的公开信传至本刊。因篇幅所限,我们对余杰先生的文章进行了删节,在此向余杰先生和读者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参加图书馆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会上遇见金泯先生的夫人余葭生女士,这使我想起了金泯先生。金泯先生在世时尽管学会还没成立,但他当时所在的辅导部其实是承担着学会的一部分工作和职能的,除了举办干部培训班外,还配合中心图书馆举办业余大学和北大函授班。下面我将我和金泯先生的点点滴滴回忆出来,以追忆金泯先生。  相似文献   

17.
介绍傅增湘先生的生平,从其自述的视角展示傅增湘先生的藏书校书事迹。以《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傅熹年先 生提供的傅增湘先生的日记为资料来源,详细论述傅增湘先生赴日访书的背景、经过和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陈望道先生(1891—1977)诞辰120周年。1991年,在望道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欣然命笔,盛赞先生德高学富,功业长存。应该说,望老之于近现代中国的贡献,是多维的,至少在中国革命、中国修辞、中国教育诸方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王元化先生遽归道山,忽忽已近两年.我结识王元化先生很迟,但也有好多年了.每每想起元化先生生前的音容笑貌,总不能自已.  相似文献   

20.
刘修业与王重民遗著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桂玲 《图书情报工作》2003,47(5):26-29,82
本文简要介绍刘修业先生的小传及其对王重民先生遗著整理的成果;详细阐述在整理 过程中,刘修业先生所作的具体工作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