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字练习课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运用,体验书法创作的过程,感知传统书法作品的内涵,体会学习书法的成就感,提高毛笔书写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它是一种重要的书法技能教学训练创新课型。基于区域整体教学模式,结合书法集字练习课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学本五步集字练习"课堂教学范式,通过对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的教材分析,理清"学本五步集字练习"课堂教学范式的基本定义、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苏少版《书法练习与指导》五年级下册第11课《全包围的字》一课的课堂实践教学中,执教老师在传统教学硬件下,通过引导观察、书写示范、巡回指导、师生互评等方法,对全包围结构字的认知和写法要点进行了有效教学,学生处于课堂"本位",通过学习,掌握了全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要领,提高了观察、比较、思考的读帖能力,提升了书法学习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教材,每学期16课,其中14课属于临帖技法课,2课属于集字练习。从课程编排不难看出,技法课成了小学书法课的重头戏。因此,临帖书写技能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在书法常态课教学中,笔者从以下"五步"不断提高学生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选题说明】《学习"成、咸"》一课,是小学书法三年级下册中的基本笔画练习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斜钩"的笔法,学习带有"斜钩"笔画的"成、咸"两字,并理解、把握其结构和特征。遵循书法学习的规律,以笔画为依托,以笔法为核心,进行科学训练,从观察到比较,了解"欧、柳、颜"三家书体"斜钩"的区别,并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斜钩"的书写技巧,通过练习体会笔法,使学生循序渐进提高临摹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5.
小学书法教学要遵循学生的书法学习心理,创设结构更合理的课堂,重难点突出,书写技能的训练新颖且有梯度。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将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结合起来,还原汉字蕴含的情感和意象。教师创设多元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领略书法历史,探索汉字字源,练习书写技能,完成集字练习,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让课堂浸润在浓浓的书法文化中。  相似文献   

6.
青岛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中建议,要重视书法实践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书法、用书法,积极开展书法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社团活动、艺术节、文化节等多种形式创设书法学习环境和氛围,拓展书法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书法学习成果,提升实践能力。《集字》一课就在遵循这一原则,不仅仅是让学生练好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拓宽眼界,参与书法活动。  相似文献   

7.
书法学习、鉴赏、创作的过程,也是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的过程。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寓美育于书法教学之中呢?书写汉字既是技术又是艺术,书法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法技巧,还要对书法艺术有足够的理解和较高的欣赏、感悟能力,更应该把自己定位为美的传播者,通过书法教学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在枯燥的书法练习中,由"知之者"成为"好之者",再由"好之者"成为"乐之者"。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理念】书法课标中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感知中国书法的美。小学阶段主要是以书写为主要目标,既然是书写,就有一定的枯燥性在里面。我觉得任何好的课堂一定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这也体现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快乐地学习这一教学理念。我一直追求一种理想的、趣味的书法教学,因此本节课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心  相似文献   

9.
易靖 《江苏教育》2022,(5):43-47
同一个楷书字,结构基本相似,不同风格的字只是笔画形态的处理有区别。学习汉字楷书关键在掌握其结构,而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支点,找准这些结构支点的位置,字的结构也就准确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找字的"关键点"和"重心点"的方法,提高观察、比较、思考的读字能力,提高学生的书法素养。  相似文献   

10.
写字教学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校就提出"人人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我们的做法是: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坚持长期的教师书写培训,开设书法社团,营造充满书法气息的校园环境,把写字与育人相结合。我校的写字教学,正好体现了"井"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选题说明: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小学书法的教学,不只是书写技能的学习,更需要文化的渗透,趣味化的方法、过程、材料、内容等,来培养孩子持续、自主的学习热情,本课立足此理念,为小学书法的趣味性学习进行探索。教学中的内容以"美"字的书写和镌刻为主,通过"美"字不同书体和写法的呈现,让学生个性化地自主选择,再通过自主观察,根据自己已有的  相似文献   

12.
生字书写微视频,立足课本,以指导学生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为基本出发点,适当地渗透书法教育,或单字成一个视频,或以三四个字成一个视频,时间一般为3分钟左右。它可在课堂上、写字课上、家中播放,供学生观看学习,增强写字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写字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书法课堂上,除了要教授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书写习惯、用笔方式,引导学生对结构有正确的把握外,还要唤醒学生对美的意识,关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本节课是书法的起步课程,教师的教学目标没有单纯地放在对概念的讲解和练习上,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对书法这一艺术种类进行认知,即关注书法课堂中人文性与书写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的书法教学是学生步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启蒙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对书法产生兴趣,并尽快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于学生的书法学习至关重要。为了点燃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教师需从耳濡目染的书法氛围、生动有趣的书法故事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方面激发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法教学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端正的书写姿势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指导、细心的读帖习惯培养和多元的评价方式使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儿童深度"的书法课堂,追寻让儿童在书法课上真正习得技法、懂得审美、涵养文化。教学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下《学习与运用(一)》一课,基于儿童深度、教材开发、学书法则三个原则,致力让教学目标更具梯度,教学内容更具浓度,学生学习更具深度,让学生在书法课堂中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6.
通过书法教学,一是能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二是能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书法美的陶冶,因此,搞好书法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亦显得十分必要。 一、了解学生基础,因人制宜 书法课开始之前,应首先了解学生现有的写字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最有效的选择讲授方法,才能控制教学的深浅度。了解学生现有的写字基础,最直接的方法是让学生在课堂内写字,看学生的姿势、执笔、运笔和书写速度。可以规定一些字,让他们自己练习,或指定一种帖上的某些字,让他们临摹。所规定的字要照顾有各类点画形状,并有繁简字体,这样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书写水平。  相似文献   

17.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是一套独具美感的教材,教材中"书写准备课""书写技法课""学习与运用课"这三类不同课型,分别该如何教学?南京市中央路小学的经验是:"书写准备课"教学:赏美、观察、体验;"书写技法课"教学:发现规律、萃其精华、体贴儿童、循学而教;"学习与运用课"教学:任务驱动、基础训练、迁移学习、形成策略、回归生活、创意运用。  相似文献   

18.
钟超文 《江苏教育》2022,(93):57-6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与坚持是写好书法的必由途径,写好毛笔字还必须在笔法、字法、章法上下功夫。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观察汉字、识读汉字、表现汉字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在新时代的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书法的图像识读,能更直观、更形象地辅助学生从笔画细节、结构特点、章法构成中进行分析,让学生从多维角度对书法范字、书写练习等形成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19.
金心瑶 《江苏教育》2022,(29):55-57
在《书法练习指导》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还应举一反三,让学生感受汉字结构之美,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书写和审美基础,因此,在《女字旁与女字底》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女”字由来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汉字演变的规律与女字旁、女字底在构字搭配时的变化,同时讲练结合,融一通十,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感悟汉字之“妙”。  相似文献   

20.
在书法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一方面先写后导,在充分激发学生习字自主性的同时,教师得以依据学生的"试写"情况确定教学的"第二起点",对教学的重难点实现精准突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观看微课自学将一部分教学任务前置,让教学重心下移到"评改再写"环节,使学生在"写—导—评—写"的"二次练习"中实现书写水平的逐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