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为此提出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完成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机制创新包括构建多元化育人机制、创建校企联合机制、完善实践育人管理和运行保障机制、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四个创新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2.
摘要:针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和各级政府财政越发紧张的现实矛盾,以及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普遍低下的现状,基于创新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分析了多元参与机制的现实需求,参与困境及其创新路径,研究认为: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低下、供给结构失衡以及决策机制不足、供给主体单一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迫切需要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参与困境主要包括公共体育服务市场机制不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不足、公民参与不充分。创新路径包括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纽带作用;创新政社合作机制,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创新公民参与机制,推进公民的个体参与。这对于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竞合供给模式,满足公众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文化育人视角下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福建省内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现状以及文化育人视角下高校机关党建缺位原因;并以资源建设、路径建设、机制建设、意识建设为切入点探析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路径,力求重构育人资源,畅通育人路径,丰富育人模式、提升育人意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渠道,具有增强主流价值导向功能、优化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和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功能,但在现实发展中仍存在多元动机驱使导致的入社目的不纯、理论学习枯燥、形式缺少创新、社团管理松散、层次有待提高、社团学习的实效性有待增强等问题,需要从"坚守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顶层设计支持,多方协同推进""创新实践活动,推动知行合一""打造特色品牌,活跃学习氛围"等四个方面加以解决,切实提升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发展路径和育人模式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和国际教养大学作为21世纪初新建的地方高校选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前者以"人文主义、相互理解、贡献世界"为办学理念,选择了"多元文化校园"发展路径,实施了"混合式"育人模式;后者以"国际教养"为教育理念,以"校际合作共赢"为发展路径,导入了"沉浸式"育人模式。两种模式各具特色,同时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特征,可为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高校思政课程在育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与课程思政相协调,探索育人创新路径,成为当前高校教育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调关系进行探析,提出相应的育人创新路径,以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高校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负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共同使命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共同目标,两者的协同育人机制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方向。本文引入嵌入性理论,将高校党建工作视为嵌入主体,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嵌入客体,探索高校党建工作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为高校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网络文化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日渐提高,高校网络文化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特点。高校网络文化思政育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茧房”促推学生群体舆情环境同质化,“沉默螺旋”效应影响学生群体真实的意见表达,传统高校网络文化教育方式的弊端影响教育的实效性。融合多元渠道,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立体式平台;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培育高校思政网络文化团队;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建立高效联动反馈共同体;优化网络载体,构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新平台;润物无声,打造“四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新品牌是高校网络文化思政育人的突围路径。  相似文献   

9.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庞大、种类多,高校社团户外活动的安全开展,迫切需要一套系统的、规范的、具有应用价值的安全机制来给予保障。基于此,对首都14所高校258名社团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团户外活动开展现状,同时基于2000—2015年典型户外安全事故案例,对社团户外活动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显示:高校社团户外活动内容主要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主;高校社团活动参与者应对户外突发事故能力薄弱;高校社团户外活动安全机制不健全;安全机制建设受资金、政策、法规、人才等因素制约。因此,从高校社团户外活动的准备阶段、开展阶段、事故发生阶段、求救与救援阶段、后续事故处理阶段5个阶段入手,尝试构建“五维度一体”的高校社团户外活动安全管控体系,为首都高校学生社团户外活动安全开展与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推进理论社团建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马克思主义属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随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度不断提升,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宣传为引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新模式.本文以山东高校K大学研究生理论社团为例,总结地方高校在研究生理论社团建设中的创新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