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凡 《新闻前哨》2010,(8):72-73
在目前互联网的采访权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很多网站都把网络专题作为其发挥新闻报道原创性的中心环节,而重大国际突发性公共事件,因其新闻价值较大,更是成为各大网站国际专题中重要的一部分。有鉴于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国际专题中的显著地位,本文针对国内网站,在对国际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专题报道时的操作特点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窦钢洪 《东南传播》2010,(10):128-130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网络已经展现出"强势媒体"的势头,广播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不过,广播线性的、听觉文本的传播属性却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发挥出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以南平广播电台对"6·14"延平山体滑坡的报道为例,着重探讨地方广播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时期的不同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3.
突发公共事件是危及人民群众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可谓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关切。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如何向社会发布信息是一门艺术和学问。这方面应避免陷入认识和方法上的误区。政府发布与公共事件相关的信息时,应"早说事实、慎说原因、细说道理"。  相似文献   

4.
余霞  任红丽 《新闻世界》2011,(11):123-124
本文通过对“百度贴吧”中关于日本地震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的研究,结合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引导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邬建红 《新闻实践》2014,(12):52-54
在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重大变化的过程中,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不仅考量了媒体的立场和责任,而且直接反映出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展和能力水平。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和"7.5公交车放火案"比对分析,可以管窥出5年来杭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你是你,我是我"的水火不融对立状态,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趋势,佐证了媒体融合有利于加速推进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能力与日俱增,突发的公共事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广大媒体是公共事件的主要传播者,会对公共事件问题做出大量的报道。但是现阶段,有的媒体在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时,存在不专业、不具体、含有虚假成分、"博眼球"等问题,这样的报道一旦发出,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本文结合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实报道进行分析,探究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影响巨大,伴随它产生的网络虚拟社区的舆论对其发展和解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着重研究虚拟社区中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生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合理引导网络舆论,促使虚拟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动态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研究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播模式的形式再现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系统内外部因素的构造、功能也被进一步阐释,这其中包括对系统外部噪音、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组织和受众的作用方式及动因的解构。最后,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孙玮 《今传媒》2013,(5):14-15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生成经历四个过程与阶段,在新媒体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出了微博发展迅猛影响力日益扩大、移动互联快速成为网络舆论传播新通道等5个方面新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风险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从风险社会视角来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历时性风险共时态存在、风险责任主体模糊、公众风险传播理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一系列困境。从风险社会理论这一全球化的语境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进行研究,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视阈,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行有效公共治理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发卫生公共事件,而在此次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出现给疫情工作带来了众多困难。网络谣言也始终与事件伴生存在,煽动公众负面情绪,对社会稳定和疫情防控产生不利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对于重大突发卫生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网络谣言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网络谣言产生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以新冠疫情期间的事件为研究样本,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勋宗 《新闻界》2013,(14):67-70
当下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网民道德观表现和价值追求的即时平台,而突发公共事件则成为他们各种道德观、价值观反映的诱因,他们会迅速地在网上形成不同的舆情分场和舆情攻势,一旦不能有效引导网络道德舆论,将使突发公共事件在现实社会中肆意蔓延和恶性扩大,乃至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直至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重点关注大学生网民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评价和价值诉求,对于我们正确引导和树立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与公众的民主意识和知情权意识增长成正比.特别是在大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这种增长要求则越发显现出来.本文以网络环境下,我国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基础,由此探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的建设完善措施,以对实际工作给予借鉴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杭州5·7和8·4两起标志性交通肇事案的发生,闹得全国舆论波涛汹涌。突发公共事件一时又显得此起彼伏,为各媒体热议。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呈现海量、快捷和恣肆的流动特征,传统媒体在采擷过程中已被逼出了一个抢的业态,而网络传播又显示出其快捷、灵动、无孔不入的特征,导致政府在处置这些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总  相似文献   

15.
孔建国 《新闻爱好者》2010,(10):F0002-F0002
本刊讯"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8月16日~2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突发公共事件逐步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时,政府与媒体对它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了大量关于政府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媒体如何应付突发公共事件以及政府与媒体两者间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文献资料,对政府与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所呈现出的关系作了梳理。  相似文献   

17.
后真相时代,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尤其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形成"舆论场",影响事态的发展与演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着眼于当前社交网络格局,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的网络谣言传播"为例,探索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及传播特征,评估不同主体的行为,提出有效治理网络谣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传播模式建构及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谣言,历来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伴生物和导火索.本文基于我国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案例分析,对突发公共事件谣言程度公式进行了建构,并结合事件先行类、相互推动类、无中生有类、刻意制造类等四类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发生及传播特点建构了相应的传播模式,提出消解策略.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突发事件中存在着多方的信息传播伦理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分析伦理选择的"色散与滤光"模型,并据此模型,以突发的甲型H1N1流感为例,对甲型流感传播中涉及的传播伦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了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田全喜 《东南传播》2011,(1):145-147
2009年3月底至4月初,南美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国内各大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关注,"第四媒体"网络利用其特性建立专题给予强烈关注和全面跟踪,四大门户网站——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代表了我国国内网络新闻专题报道的领先水平,本文以四大门户网站的甲型H1N1报道为考察对象,分析网络作为"泛媒体"专题新闻报道所彰显的优势与缺陷。同时,面对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信息环境,对网络专题报道的优化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