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本文介绍了TD—SCDMA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物理层结构;着重阐述了TD-SCDMA中的码资源及相互对应关系;最后以小区搜索、上行同步为例,讲述了码资源在TD—SCDMA物理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图像数字水印系统的鲁棒性,引入TD—SCDMA帧相关交织算法,并将该交织算法由一维拓展至二维。实验结果表明,TD—SCDMA二维交织算法结合DCT变换域应用于图像数字水印系统中,可有效提升图像数字水印系统抗几何攻击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TD—SCDMA的核心技术之一。本给出了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并着重阐述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及其在TD—SCDMA中的应用:阐述未来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周原  李平 《天中学刊》2009,24(5):34-35
TD-SCDMA网络的室内分布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TD网络的成本和性能.目前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往往存在着方式单一,复杂建筑物覆盖深度不够,补盲补热灵活性差等问题.针对不同室内环境特点,综合考虑网络性能的要求和成本因素,提出了基于TD-SCDMA网络的室内分布系统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种抑制智能天线主波束内多用户干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种抑制SA主波束内多用户干扰的方法,首先给出了采用智能天线的TD—SCDMA下行链路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抑制SA主波束内多用户干扰的方法,然后推导出了权向量的确定,最后就TD—SCDMA系统应用环境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该方案不仅可以减少智能天线主波束内存在的多用户干扰,而且可以降低移动台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TD-SCDMA系统接入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入控制是移动网络为接入用户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讨论了TD—SCDMA系统的传统理论控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多用户检测因子时TD—SCDMA系统上行链路负载及相邻小区间干扰的影响,同时考虑相邻小区间干扰对接入控制的影响。基于理论公式,在上行链路引入小区间干扰,对传统接入控制算法进行一些改进,通过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能更好的提供接入用户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地区的SCCPCH在不同时段承载的传输信道组合格式不同,理想的解码算法不适用于实际工程。详细分析了TD SCDMA系统中SCCPCH在无传输信道复用时的解码算法,深入研究了传输信道复用时SCCPCH解码中的关键步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传输信道复用时的SCCPCH解码算法,以不同地区TD SCDMA下行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TD—SCDMA是由中国提出并由中国企业主导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精确定位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TD—SCDMA的移动通信精确定位仪。  相似文献   

9.
王翊 《初中生》2008,(11):60-62
今年4月1日起,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等8座城市正式启动了国产3G网络(TD—SCDMA制式,简称“TD”)的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  相似文献   

10.
TD—SCDMA干线放大器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提高网络质量和扩大覆盖的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我国在国际通信行业中的地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TD-SCDMA通信系统时上行同步的要求着手.提出了TD-SCDMA干线放大器中低噪声放大器应满足的要求及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的TD-SCDMA技术及其进展,并对我国的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3G移动通信系统(3G)的概念、设计目标和主要特征,简要介绍了3G系统中最具势力,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并对3G系统的三种主流技术标准从技术成熟性、频率利用率、频率适用性、全球漫游能力和建网的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地比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通信业进入3G时代,移动通信市场呈现崭新的竞争局面.通过研究A市移动公司TD终端市场现状,分析了现阶段A市移动公司TD终端营销工作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营销策略改进建议.对中国移动市级公司在开展TD终端营销工作时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移动的3G系统,采用的是中国大唐公司的TD-SCDMA系统,它涉及到与另外两个成熟的3G系统不同的核心技术,比如TDD、智能天线、联合检测、软件无线电、动态信道分配等,因此它的网络优化是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的。通过对TD-SCDMA系统网络结构、网络常见问题的分析,给出了城市热点地区的TD系统网络优化方法,最后结合南宁市热点地区的实际案例来解决网络优化方面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准确利用TD路测软件,再结合专业分析与现场参数合理配置,达到网络的性能指标最佳状态的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认知口译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TD眼动跟踪实验的视译(SI)研究方法,初步建构TD眼动跟踪的SI研究范式。研究者对所教授的非英语专业的83名本科生做了SI眼动跟踪实验。通过对被试者的TD眼动跟踪轨迹研究,实验数据解析及SPSS统计比较计算,发现:1)平均眼动跟踪轨迹TD占位率高于偏离率,且TD占位率越高,SI平均成绩就越高;反之亦然;2)眼动跟踪轨迹回视率越低,SI成绩就越高;反之,眼动跟踪轨迹回视率越高,成绩就越低。应对策略:1)TD占位策略:眼动跟踪轨迹紧跟TD;2)零回视策略:眼动跟踪轨迹正向流动,非逆向流动;3)认知灵动策略:积极认知TD内容,激活LTM信息,发挥WM功效,精准快速对应SL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处理器的超声波室内定位系统,阐述了超声波室内定位系统硬件电路构成、工作原理及软件设计。系统采用单向测距法,降低对被测表面的要求,应用范围广。数据通过USB口传给计算机,可实现实时跟踪,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7.
对现有GSM室内分布系统进行TD-SCDMA改造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典型场景,通过对比、理论预算和测试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实现TD-SCDMA室内良好的覆盖.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施工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不熟悉制图规范及设计相关尺寸,室内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构造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绘图能力达不到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改革相关制图课程,对任课教师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以实际项目导入施工图教学,将施工图绘制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Indoor air quality and thermal comfort are important features of indoor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k-ε model of CFD is used to analyze factors such as loading, exterior-protected construction, blowing-in rate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airflow field of the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 Exterior-protected construction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indoo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the influence is limited only in a small area near the external wall when the indoor heat source is the main cooling load. The height of a room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indoor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of active region is basically unchanged. In the system combined with a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 and a cooling system, the height also has little influence. When the cooling load is high,the indoor heat source creates a strong convective plume, which will make the average indoor air age lower, the ventilation efficiency higher and the elimination of pollutant easier. Air supply ra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s. The increase of air supply rate that can be realized by increasing the air supply velocity and enlarging the area of air inlet will increase the mass cap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diminish the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is simulation are creditable.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高大空间建筑喷口送风系统的吹风感分布,在大空间实验室中进行了夏季工况的实验测试,得到了喷口高度为4m时人体活动区域温度场、速度场和吹风感的分布.然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实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将室内垂直温度和冷吹风感分布的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喷口高度处工况的模拟计算,通过分析3个工况下人体活动区域的吹风感和温度,获得了较理想的送风工况.模拟结果显示,喷口高度为5m时吹风感分布较为理想,温度场和速度场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