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硕上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为笔试,由招生单位根据考生的答卷对考生的理论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预测和评价。初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分数线,考生才可以参加由各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复试通过,考生才能够被正式录取为研究生。我认为,目前这种选拔研究生的办法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2.
关于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考试招生管理体制到考试形式、考试内容等方面全方位展开。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切实确立招生单位和导师在研究生选拔和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考试机构提供考试服务,政府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完善初试+复试两阶段考试方式,其中初试为全国统一考试,变选拔性为水平考试,由考试机构主办,一年举办多次,成绩几年内有效。重新设置初试考试科目,重在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培养潜能和专业基础知识。根据招生单位对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考生携初试成绩到招生单位申请复试。招生单位以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大学本科成绩、科研成果或论文、专家推荐信、身体健康状况等综合评定和录取考生。  相似文献   

3.
200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已向社会公布。对于未达到一志愿院校复试要求,但符合国家调剂政策的考生可申请调剂到其他院校的相关缺额专业。下面就调剂政策、调剂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做简单介绍。一、调剂政策申请调剂的考生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基本要求,且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专业应为同一或相近专业。调入专业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调入考生初试科目中须有数学。  相似文献   

4.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历史以及现状证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只有从招生考试管理体制、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才能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关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切实确立招生单位和导师在硕士研究生选拔和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考试机构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政府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考试形式应改变目前每年一次的"初试+复试"两阶段考试为一年多次初试,成绩几年内有效,考生携初试成绩到招生单位申请复试的两段制考试;考试内容方面,初试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由考试机构主办,重在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培养潜能和专业基础知识,复试的基本要求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确定,最终录取应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大学本科成绩、科研成果或论文等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5.
滕朝阳 《教育》2007,(3S):19-19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随着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在网上开通,各大高校的考研复试政策也已陆续出台。据称,即使考生在初试统考中取得很高分数,如果在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中成绩不合要求,也将被“一票否决”。而那些有特殊创新能力、学术专长和培养潜质的学生,不仅有机会通过推荐免初试直接进入复试,而且有望在复试中获得加分。  相似文献   

6.
关于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招考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当前硕士研究生报考和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建议,即调整初试考试科目、完善复试环节、取消报名过程中的现场环节、取消考生填报第二志愿、调整初试复试时间等。  相似文献   

7.
加强复试环节 确保招生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复试工作的意义研究生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社会群体,是我国各条战线跨世纪人才的主要源泉。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阶段,注重的是对考生进行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而缺少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复试阶段是考核考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只要通过科学地选择复试内容,合理地制定复试程度,本着公正严明的态度对考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就会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所以复试工作必须加强,尤其是在今年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扩大的情况,复试工作应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筑起一首防波堤,从而确保招生质量。二、复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研究生》2004,(1):47-47
《北大信息周刊》讯:报考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除了要经过专业知识考试以外,还要提交一份研究报告。2004年北大招收博士生将入学考试分为初试、提交申请材料、复试3个阶段。初试即知识水平测试,由考生报考的院系组织进行,通过初试的考生将接受院系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9.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我校在复试过程中采取对考生加测外语的办法,收到了两种明显的效果:一是能够“去伪存真”,防止作弊考生混入研究生队伍中来,保证了研究生的招生质量;二是在考生初试之后到入学前的这个“真空阶段”对考生实施考试,使学生再次“温故”、“知新”,有利于入学后的教学与学习。当然,对复试考生加测外语,只是严把复试关的一项措施,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0.
一、全国统一考试录取硕士研究生 这是我国现行选拔硕士生的主要办法,也是大部分学子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途径。它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对参加复试的初试分数线一般由教育部统一划定,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并确定录取名单。为了逐步扩大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自主权,教育部2003年首先在34所高校进行自定复试基本分数线的改革试点。 (一)报考条件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相似文献   

11.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入学考察的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初试的必要补充,也是导师前瞻性地考察和了解考生创新潜力的重要窗口。旨在选拔出真正高素质、综合能力强、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本文就复试的目的与意义、复试名单的确定、复试组织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即将参加复试的口腔本科生及组织复试的老师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初试成绩好坏在得知自己有复试资格以后就不要再计较了,进入复试并不意味着已经被录取,一些同学仍然会在这个环节惨遭淘汰。在复试中做到最好,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数2011年考研的考生还沉浸在研考之后的放松阶段,殊不知下一场新战斗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考研复试。能够在全国统一  相似文献   

13.
答考生问     
《河北自学考试》2003,(7):14-15
河北宣钢运输部王康蓉、张家口市张北县马场坊小学郝慧等考生来信询问自学考试毕业生能否报考研究生?如何报考?为了答复这个问题,我们访问了省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处分管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负责同志。可以肯定地说,国家允许自学考试毕业生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便于考生了解教育部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政策规定及考试报名办法,现将《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的有关内容经整理刊登如下:一、入学考试硕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  相似文献   

14.
《河北自学考试》2003,(1):33-33
教育部去年发出《关于调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通知》,决定从2003年起,调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以适应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家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段。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5门,均为笔试(含用笔试形式表达的外语听力考试);复试的要求和具体方式由招生单位根据当年国家的规定和本单位考生情况确定。从今年起,初试科目中的专业课将放到复试中进行,其余各科的考试方式与2002年的相同。在所保留的4门考试科目中,…  相似文献   

15.
实验中学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进行,说是要考查学生的一种什么能力。 初试时,我名列前茅。 复试,我拿到试卷和初试时一模一样。考场沸腾起来…… “安静一下,试卷绝对没有发错!如果你们觉得没有考的必要,就可以不考!”监考老师敲着桌子喊道。 考试时间才过一半,我就交了卷,其他的考生也都春风满面,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显然,大家都以为自己稳操胜券。 复试成绩一公布,我仍然高居榜首。可公布录取结果时,我榜上无名。于是,父亲带着我气愤地闯进早已挤满人的校长公办室,异常激动地质问校长:“我儿子两次都…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初试和 复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将两项分值加权, 从高分录到低分,一直到录满计划招生名 额为止。对于这种考试录取制度的优劣, 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2003年实行 差额复试以来,人们对复试中的公平,录 取的合理性等问题更为关注。抛开制度层 面的讨论,仅就考试和录取本身而言,通 过调研,笔者以为有两个环节亟需改进和 完善。 复试现场应开放 增加考生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考研笔试已经过去,对于众多通过初试的学生来说目前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准备复试?复试过程中通常会问哪些问题?怎样迎接即将来临的新一轮挑战?同时,复试也是考生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的最好时机。复试发挥出色,可以弥补先前笔试上的一些不足。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很多时候,只要有准备、有勇气,机会就能争取来。  相似文献   

18.
历经近一年苦行僧式的复习,走过一月份炼狱般的考试,又经过了长达两个月的焦急等待,考研成绩终于出来了!对我们来说,取得复试资格,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自2003年起,考研复试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复试不再是走形式,我们可以把复试看作万里长征的第二步。这里结合我和同学的经历,与大家交流一下如何走好这第二步。改革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规定,复试比例不低于1:1.2。就是说,如果录取10个人,至少有12个人有复试资格。复试的难度加大了。对于初、复试的分数,各个学校有所不同,有的学校是把初试和复试的分数直接相加,有的则是把初试和复试的分数按照一定的比例相加。但是随着考研改革的进行,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2003年北大各院系的这一比例为20%到30%。对考生而言,这种变化利弊兼有:有利的一面是多了一个被选择的机会,初  相似文献   

19.
初试结束以后,摆在面前的又一道门槛是复试。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推行差额复试,一般各个学校有各自特定的淘汰比例。很多学生初试成绩很高,复试还有可能被淘汰掉,所以一定要从思想上给予复试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与中考和高考相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天壤之别。很多考生在初试过后思想意识上便开始松懈下来,等复试通知后才临阵磨枪,终因准备不充分和理想大学失之交臂,实乃可惜。如何做好复试的复习工作,对于能否顺利成为一名研究生至关重要。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谈几点愚见,与读者朋友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