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耕 《现代出版》2008,(1):19-21
自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自改革开放后一批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持续发展道路,无论是从经济规模来看,还是就社会影响而言。大学出版社都成为我国出版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中国出版界原来的补充地位成长为出版界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与此同时,在大学出版社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一直如影随形,这一体制机制对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这一体制机制的局限也日益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2.
曹巍 《现代出版》2001,(1):9-12
编者按:从首批恢复建制的几家到今天的百家,中国大学出版社走过了不平凡的20年的发展之路,成为出版界不可小视的一支劲旅.然而,进入新的世纪,出版界的内外情势正发生着新的变化,e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加入WTO……大学出版生存状态的重大转变已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3.
1978年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也开启了中国大学出版兴起和发展之门。虽然中国的大学出版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大学出版的真正发展和壮大则是近30年的事。30年来中国的大学出版社锐意改革探索,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出版界的一支有很大影响的重要力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特色的独特发展道路,受到世界大学出版界的广泛关注。当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出版社也在进行以转企改制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改革探索。本文简  相似文献   

4.
人民出版社从1950年12月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45年的历程。作为国家批准建立的第001号出版社,曾经有著作以及哲、经、史学术论著,曾经享誉海内外;它所培养、造就的一大批编辑出版工作者,曾经在学术界、出版界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出版社继续紧跟社会主义祖国的步伐,在出版改革的大潮中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缪宏才 《出版经济》2004,(11):16-18
大学出版社近五六年的迅猛发展无疑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个亮点.人们开始关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6.
林全 《现代出版》2003,(4):41-4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出版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中国的大学出版社也走过了轰轰烈烈的20多年发展之路,从最早恢复建制的两家到今天的百家,成为出版界一支充满活力的劲旅。  相似文献   

7.
《现代出版》2012,(3):77-78
三十多年来,我国大学出版社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中国出版界一支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出版社发展道路,因而它理所当然地成了众多出版产业研究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一批在出版产业界有一定  相似文献   

8.
自1869年康乃尔(Cornel)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美国大学出版社发展已逾百年.进入新千年大学出版社的生存面临诸多挑战,从2001年起,大学出版社图书销售的增长率已经跌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图书销售商的退货率也达到了高峰,而且一些大学出版社正面临着即将倒闭的风险--在新世纪,东北大学出版社倒闭,爱达荷州大学出版社苦苦挣扎,与此同时,马萨诸塞州大学出版社在遭受严重的财政削减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美国大学出版社陷入发展困境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如果我们不能借鉴美国大学出版社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那么美国大学出版社现在所经历的,很可能就是我们将来所要经历的.  相似文献   

9.
出版界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已有一段时日。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大方针的指引下,如何推进和深化出版改革,以崭新的面貌迈向21世纪,这已成为出版界人士,尤其是大学出版社的社长们自十五大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1997年12月3日,北京地区大学版协召开了“大学出版社纵深发展研讨会”,与会的12家各具代表性的大学出版社的社长们畅谈十五大以来各出版社的发展思路、改革构想,为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间题求答案、出点子。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司司长阎晓宏、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司长李英惠也在百忙…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出版社成立50周年庆典。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在京出版界同仁、部分高校师生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员工,400余人济济一  相似文献   

11.
传承优秀文化发展按需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专利文献是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主要工作之一,自出版社成立以来,专利文献出版走过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为了充分地反映和展示高校出版社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出版领域取得的首创性成果,《大学出版》编辑部决定举办高校出版社“首创辉煌”(即“若干个第一”)征稿活动。征稿条件是:1在全国出版界第一家出版某学科的教材或学术专著(指填补了某一学科的空白);2在全国出版界第一家完成某一类出版建设项目或第一家举办某项出版建设活动;3某项出版成就的量化结果,居全国出版界第一位。希望各高校出版社和广大同仁对此项活动给予大力支持,踊跃为本栏撰稿。我们将对来稿进行组编,陆续刊出。欢迎大…  相似文献   

13.
曹鹏 《新闻记者》2007,(8):30-32
传媒出版社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个独特的阵营,全国至今已有由报社、广播电视或通讯社系统主办的出版社20家左右,其中为数最多的是报业出版社。自1996年中国报业集团开始试点以来,羊城晚报等报业集团获准  相似文献   

14.
在出版界,大学出版社起步较晚,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一直显得乏力,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近几年,随着大学出版的迅速崛起,大学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的队伍及活动也逐渐壮大。1997年10月在新闻出版署有关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经大学书籍装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从此,大学出版社的美术编辑有了自己的组织。中国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的成立,为中国大学出版社装帧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委员会充分发挥大学出版社的群…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14,(5):5-6
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建社近60年来,人民大学出版社把“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作为自己的出版理念,把服务教育、服务学术、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在令国出版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与台湾出版界的“独行侠”、林郁工作室的当家人林郁(本名翁天培)接触时,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与众不同! 林郁自1987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以来,短短的几年,在强手如林的台湾出版界迅速崛起,拼杀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新潮社、小畅书房、林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国际村文库书店等八家出版社相继成立,传记文学之旅、新译名家名著、当代作家精品、人间智慧文库等十几个系列产品接踵推出,年出新书200余种,再版书达300种……透过这些令人钦服称羡的成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为出好书而“让生命充分燃烧起来”的出版人的喜悅与烦恼,以及他走过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大学出版社从80年代初相继创办以来,20年间走过了从创办到成长的历程。最近五年来,大学出版社已成为我国出版行业的重要的生力军,有些出版社已跻身全国先进出版社的行列。从成长性来看,在大学出版社的满园春色中,明显地呈现大社与小社、强社与弱社的分化。有十多家大学出版社已经形成规模和特色,有四五十家出版社已经崭露头角,另有三十来家出版社仍徘徊于起跑线旁。纵观大学出版社的成长过程,虽然各个大学出版社所秉承的先天资源有  相似文献   

18.
翻开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历史,最早出现的真正以大学出版社命名的,是1929年成立的南开大学出版社,后因日本侵略华北而被迫停办.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出现的大学出版社是1955年5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及1957年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个时期是所谓的我国大学出版社初创时期.我国大学出版社进入群建期,那要回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内重点大学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1985年这一年,我国就新成立了40家大学出版社.截至今日,国内共有大学出版社约108家(因时有大学合并而出版社合并,总数经常发生变化),占我国出版社总数约18%.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50年代后期参加国际书展以来,已有40年历史。迄今共有400多家出版社,2000多人次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国际书展。1994年我国第一次作为主宾国参加了日内瓦国际图书沙龙,在世界出版界引起很大反响。我国图书走出了国门。中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大学出版社从首批恢复和新建的四家发展到今天的一百多家,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出版界一支不可小视的劲旅。进人21世纪,在改革大潮的涤荡下,中国大学出版社何去何从,如何面对国内外出版界的激烈竞争,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郝振省先生。 问:作为研究出版科学的著名学者,您对中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有何看法? 答:中国大学出版社是中国出版界的新军,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和标志。与一些地方出版社相比,大学社有自己得天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