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是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展的,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进步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为实現共产主义而奋斗,为什么要讲馬克思主义哲学呢?馬克思主义哲学同无产阶級革命、共产主义运动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说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呢? 为了讲清楚这些問題,最好从头讲起。現在我們簡略地讲讲: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十九世紀中叶。那时,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制度已經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社会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机遇和现实条件。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现阶段我们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建立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了。如何把它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培养这个阶段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需要作新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共产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同共产主义一样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但是,它也“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的一部分实践。消灭什么样的现存状况呢?在中国就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消灭半封建半殖民地现存的封建主义、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最终实现是共产主义社会.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都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起码条件,是共产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必须全面理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性,要看到它是建立在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还要辩证分析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艰巨性,同时,要充分认识践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刻地表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但是,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往全部历史发展的结果。辩证、历史地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以资…  相似文献   

9.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多本著作中都明确提出过这一伟大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虽然这一思想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的,但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刊在今年第一期社论“积极努力,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而奋斗”一文中已经指出:为了巩固和发扬已有的成绩、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人,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什么是共产主义道德呢?列宁教导我们:“巩固与完成共产主义事业的斗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这就是说:从共产主义道德的角度来看,凡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利的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反之,就都是不道德的。现在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年代里,为了顺利地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地消灭城乡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并继续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对新生一代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的共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立足于人的解放,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着眼于对经济事实的批判,使这一思想蕴含多重特性。文章基于对经典的解读,从生成逻辑、实现条件和路径等方面揭示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性;通过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共产主义思潮的批判以及关于未来社会的表述揭示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超越性;从本质规定和唯物辩证法视角论证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从以人为本和人的解放视角说明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和制度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与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完全不同的经济道德体系。社会主义经济道德以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尊重劳动为价值核心,以典型式教育为实践基础,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其中包括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把个人与集体、国家有机地统一起来,尊重劳动,倡导平等、互惠的劳动理念和坚持典型式教育,将广泛性与先进性结合起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There is a growing realization that many of our social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s are out-of-sync with the new realities of the recently emerged post-industrial, information/knowledge age. These new realities are touching the lives of every individual, every family and community, the host of organizations of our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and our overall society. They affect the future of humanity as a whole. Questions arise. What are these new realities? What are the meanings of societal transformations? What is our role in facing the massive changes that confront us today? Are we only spectators of these changes? Are we their victims? Are we at the mercy of others who control these changes and the experts who design systems for us? Or is it up to us to shape our future and create and recreate the systems to which we belong? What kind of capacities and capabilities should we develop that will allow us to design our own lives, shape our systems, and give direc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our communities, our organizations, and our society? I have struggled and worked with these questions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y have been the focus of my research and teaching. I explore these questions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define an approach—the systems design approach—by which we can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create a better future for ourselves, our families, our communities and our society while enhancing human performance, adding value to our organizations, and most importantly, creating just and ethical system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4.
There is a growing realization that many of our social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s are out-of-syne with the new realities of the recently emerged post-industrial, information/knowledge age. These new realities are touching the lives of every individual, every family and community, the host of organizations of our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and our overall society. They affect the future of humanity as a whole. Questions arise. What are these new realities? What are the meanings of societal transformations? What is our role in facing the massive changes that confront us today? Are we only spectators of these changes? Are we their victims? Are we at the mercy of others who control these changes and the experts who design systems for us? Or is it up to us to shape; our future and create and recreate the systems to which we belong? What kind of capacities and capabilities should we develop that will allow us to design our own lives, shape our systems, and give direc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our communities. our organizations, and our society? I have struggled and worked with these questions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y have been the focus of my research and teaching. I explore these questions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define an approach–the systems design approach–by which we can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create a better future for ourselves, our families, our communities and our society while enhancing human performance, adding value to our organizations, and most importantly, creating just and ethical system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共产党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共产党人要严格按照党的宗旨"做人"与"为官",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手段,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开辟了广阔天地,必将会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两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在社会性质上,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发展阶段上,认为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具备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但表现得还不完善,还存在旧社会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青年不仅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也是重要的建设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青年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已成为重要的力量。青年是人力资源生成的最佳时期,共青团组织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自觉地参与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履行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社会职能中,做好党的助手和政府的帮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观.他明确区分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指出共产主义社会虽然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但也是充满着矛盾的社会;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但也不会在一国首先实现;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必须分阶段进行.但阶段的划分应该根据各国的不同情况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